九味丸

九味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種痘新書》卷三。主治痘瘡虛泄。

組成

白朮、茯苓、豆蔻、訶子、砂仁、木香、龍骨、赤石脂、枯白礬。

用法用量

上為末,米糊為丸服。

主治

痘瘡虛泄。

附方

名稱:參術調脾散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訶子肉、白芍、神曲、白扁豆、砂仁、苡仁、炙草、山楂、豆蔻霜、家蓮子

用法:上為細末。以米飲調下

主治:痘瘡虛泄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名稱:參苓白朮散

組成:白朮、人參、茯苓、苡仁、蓮子、山楂、神曲、肉蔻、訶子、陳皮、白芍、木香、炙草

主治:痘瘡虛泄。小便清利,其糞或白或黑,或飲食不化,其氣腥,其泄則滑溜自下而無聲者

出處:《種痘新書》卷四

功用:健脾去積

名稱:九味湯

組成:半夏、紫菀、款冬花、蜜、桂心、生薑、細辛、阿膠、甘草

用法: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半夏,取六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五合,五歲兒服一升,二歲服六合

主治: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

出處:方出《千金》卷五,名見《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嬰孺方》

名稱:九味湯

組成:黃芪、厚朴、陳皮、白朮、訶黎勒皮、防風、甘草、桂、細辛

用法:上每服三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煎至九分,去滓,空心溫服

主治:肺氣虛冷,胸中氣微,不能太息,形體怯寒,鼻多清涕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六引《護命》

名稱:三豆飲子

組成:茜根、芫荽子、荔枝

用法:好酒一鍾,煎至五分,候冷,用半盞,和入熟水半盞。時時慢慢餵之,二日服盡,次再用水煎之,如前慢餵。此就五歲兒份量,每歲加之。服後色轉熱退。可補則補之

主治:痘疹標點稠密無縫,如蠶種者,或,發熱一日即出者,或一齊擁出者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