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背景
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套用背景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同志在2012年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座談會談話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簡單的硬體設施不是教育信息化,只有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教育教學的過程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要從套用切入,而不是從單純的硬體切入。
同時指出,當前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點是“三通兩平台建設”。“三通”指加強學校寬頻網路建設,基本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加強優質數字資源建設,初步實現“教學資源班班通”;加強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兩平台”指“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即資源雲服務平台。
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問題
現階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後,對其後期套用缺乏總體規劃,重設備輕套用。不但不利於教育信息化持續建設,反而會帶來更多的阻力,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 硬體投入多,後期套用少
教育信息化建設主要在硬體設備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水平,但對後期套用還沒有大規模的開展,沒有總體的方案推進,投入的信息化設備沒有發揮出套用價值。
(二) 資源建設模式不適應信息化的要求
教育資源中心對教育資源的建設停留在“集中建設”而非“群建共享”模式。資源由資源提供商集中批量生產,結構封閉,缺乏針對性,且內容無法表現本區域的教學特點,沒有實時性且無法改動,直接套用效果差。其資源大多“以教為主”,沒有“學教並重”的套用模式。資源為“預設性資源“,只支持點播觀看,無法通過教學過程、學習過程形成“生成性資源“。
(三) 沒有區域整合平台支撐,資源和信息孤島現象嚴重
由錄播教室錄製的大量課堂實錄資源、課件資源、教育管理資源分散存放在各種系統中,各學校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的數據標準和套用標準,因此大量的優質資源分散在教師個人、各部門內部、學校內部,沒有形成區域性的資源,也無法起到提升全區教育水平的作用。總之,沒有形成區域內共建共享資源的支撐環境。
(四) 相對固化和封閉的教研模式
教育信息化建設沒有促進教研模式的轉變。傳統的教研模式帶來極大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也無法切實收效,主要是教研開展的模式過於單一,網上教研模式停留在文字交流,無法完整回現完整課堂信息。
(五) 教研活動效果無法檢驗
對於教師而言,對自身能力沒有直觀的統計分析數據;沒有自身和校內、區內其他學校教師能力的對比,教師也就無法了解自己教學各項能力的優弱項,無法有針對性的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
對於教育管理者而言,對區域教研活動中反應出來的不同學校教師能力、教師成長過程沒有有效的數據跟蹤統計、對比分析和展現方式,造成教育管理者無法全面的了解教研活動是否達到目標,教師是否通過教研活動得到成長。
平台架構
資源雲
存儲由錄播教室、多媒體教室或其它數據中心形成的教育資源,並在平台上進行展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結合中慶教育雲的套用模組,充分挖據以課堂實錄為核心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價值。數據云
存儲教育機構、教師、學生等教育管理對象信息的基礎數據和教育教學狀態數據,實現這些數據的互動互通,消除“信息孤島”現象。支持與第三方系統進行數據交換。為教育規劃、教育監管和巨觀決策提供了信息和數據的支持。服務雲
運用雲技術,將資源和數據匯聚到平台,通過獨立模組進行深化套用。最終實現區域和校本優質資源的建設和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個性化,方便區域和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支持區域內跨校和區域間的協作和共享,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版本
學校版
以學校為單位的校本資源建設、管理和深度套用平台。基礎功能如下:- 資源管理和展示:按照學科、年級、教材、主講人等結構導航;
- 資源評價:對資源文檔進行評論和評分;
- 直播課堂:可觀看教師授課直播實況;
- 自動上傳:支持錄播檔案自動上傳到校平台;
- 自建校園角色和定義許可權:如校長、班主任、學科代表等;
- 教學評估:可設定多套評估標準開展教學評估活動;
- 支持手機、PAD等移動設備。支持獨立模組選購。
區域版
在學校版基礎上,以省、市、區縣為單位的區本資源建設、管理和深度套用平台。基礎功能如下:- 三種部署方式:按照學校是否部署伺服器,分別支持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三種區域部署方式;
- 三級資源體系:教師、學校、區域三級資源管理和展示平台;
- 統一用戶認證:採用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策略,實行統一身份認證;
- 多級許可權識別:不同角色可定義不同的管理和套用許可權;
- 區域資源管理和展示:對區域內各所學校資源進行管理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