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學發展 實施搬遷調整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北京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要舉辦2008年奧運會,對環境保護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雖然首鋼在環境治理上處於全國鋼鐵企業的領先水平,但是北京地區自然形成的大氣污染本底值很高,環境容量非常有限,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適合再繼續發展鋼鐵冶煉工業。首鋼必須搬遷,重大歷史選擇和嚴峻考驗擺在了首鋼人的面前。要將一個8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搬遷,這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涉及國家、地方、企業和職工利益的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搞好當前的生產經營,又要壓縮北京地區鋼產量、安置富餘人員,還要在外地建設新鋼廠,多條戰線同時推進,其實施難度、時間的緊迫性、資金投入的強度和技術的先進性、職工隊伍穩定工作的艱巨性,都是史無前例的。
首鋼堅持從大局出發,不等不靠,主動進取,在爭取國家批准首鋼發展規劃的同時,先期啟動搬遷,2004年在河北遷安市依託首鋼礦山基地建成了首鋼遷鋼公司,在河北秦皇島市與首鋼中板廠配套建成了首秦公司,為首鋼更大規模的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練兵廠、試驗廠,積累了經驗。200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了《關於首鋼實施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的方案》。以此為契機,首鋼走上了一條“創新、創優、創業”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遷鋼、首秦、冷軋,首鋼京唐鋼鐵廠相繼建成投產,新鋼廠總體技術裝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標誌著首鋼搬遷調整的新鋼廠、新布局、新優勢基本形成,成為我國第一個向沿海搬遷的大型鋼鐵企業。
堅持挖潛增效 提高運行質量
首鋼正處於搬遷調整戰略轉型期,又要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特別是2008年又遇到了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嚴峻形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雙重壓力和挑戰。首鋼提出要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到“抓結構、保質量、打品種、提效益、創品牌”上來,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堅定信心,打好搬遷調整攻堅戰,打好產品結構調整和經營生產攻堅戰,打好企業轉型升級和科學管理攻堅戰。圍繞提高盈利能力,按照“細、準、實、快”的工作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實施了“降低成本、產品研發、市場開發”三個目標倒推機制;加強月度計畫的組織協調,建立了從生產到產品開發、市場銷售聯動的經營機制,組建了“8+1”的產品開發項目部,成立了6個降成本攻關組,通過與先進企業對標找差,明確工作著力點,細化攻關措施,堅持不懈地開展對標挖潛、增收節支活動。通過搬遷調整開闢新的發展空間,促進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
從2002年到2008年,集團鋼產量從817萬噸增加到1219萬噸,增長49%;銷售收入從385億元增加到1320億元,增長2.4倍;實現利潤水平從4.8億元增加到44.88億元,增長8.3倍;資產總額從475億元增加到2070億元,增長3.3倍;職工人均年收入從1.73萬元增加到 4.9萬元,增長1.8倍。通過搬遷調整,首鋼遷鋼公司、首秦公司、順義冷軋公司、京唐鋼鐵廠各新項目建設,創造了我國鋼鐵業建設發展的高起點、高水平、高速度,實現了從以長材生產為主向高檔板材和精品長材轉型的歷史性轉變,具有優良傳統和90年歷史的首鋼在實施搬遷調整中開闢了新的發展空間,展現出新的活力與前景。
推進技術進步 著力自主創新
首鋼要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新鋼廠,必須解決先進技術來源。首鋼從以生產長材為主,向生產高檔板材轉變,必須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要在幾年時間內走完其他企業十幾年走過的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搬遷調整,是首鋼面臨的十分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首鋼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搬遷調整的中心環節,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科技創新工作。做好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 95%,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開發,2008年拳頭產品達到908萬噸,占鋼材的比重達到77%。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初步形成了船板、管線鋼、冷鐓鋼、耐腐蝕板、高強度機械用板、高層建築用板、優碳系列盤條、合金焊線等系列品牌集群。首鋼技術研究院在全國56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比中,由 2001年184位上升到2009年第4位。
確立產銷研結合、產學研結合、多層次聯合協作的技術創新體系,解決新鋼廠建設的先進技術來源。與德國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開展冷軋技術與人才培訓合作,與英國伯明罕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開展軋鋼工藝、能耗控制研究,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合資開發世界領先水平的熔融還原項目;與中國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聯合成立的汽車用鋼、電工鋼、寬厚板三個研發中心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為首鋼新鋼廠投產後實現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鋼京唐鋼鐵廠的建設集中體現了“自主創新、技術先進;裝備大型、產品一流;流程緊湊、管理高效;循環經濟,環境清潔”的特點。主體工藝裝備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220餘項,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占三分之二以上,全部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1%,主要產品覆蓋熱軋帶鋼、冷軋帶鋼、熱鍍鋅板、彩塗板、電工鋼等,將廣泛用於汽車、造船、管線、電力、家電等多個領域。
已建成投產的北京順義冷軋廠,整體技術和裝備水平居當今世界前列。堅持走國產化道路,一些關鍵設備和技術採用“點菜式”引進,國內配套設備製造重量占總重量的87%;體現循環經濟要求,國內第一次在冷軋廠使用中水,採取一系列節能、節水、節地新技術,達到同類工廠國際先進水平。
先期建設的遷鋼公司、首秦公司於2004年投產,依靠自主創新,提升了技術、培養了人才,成為搬遷調整的試驗場和練兵場。遷鋼公司2160mm熱連軋生產線,投產一年後,即批量生產了管線鋼、船板、耐候鋼板、汽車板四大系列高端產品,210噸轉爐實現了我國第一個完全由國內自主設計的自動化煉鋼;遷鋼獲得了全國多名院士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總體上達到了同類型鋼鐵企業國際一流水平。首秦公司以“做精每件事,創新每一天”為工作標準,以建設“專精深強”的國內一流的寬厚板企業為目標,按照“節能環保型、循環經濟型、清潔高效型”冶金示範工廠的要求,進行建設和管理,該公司生產的高強船板、鍋爐板、壓力容器板、橋樑板、機械工程用板、管線鋼、耐候鋼、模具鋼、高強低合金鋼板、高層建築用板等寬厚板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其中,高強船板通過了中、美、德、法、英、日、韓、意、挪等九國船級社認證,中(寬)厚板取得了出口歐盟建築鋼材CE認證。
發展循環經濟 打造“綠色鋼鐵”
首鋼始終把首鋼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環境保護作為履行社會責任、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任務,多年來以“人、技術、環境和諧一致”為目標,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以來完成環境治理項目400餘項,累計投入資金20多億元;先後關停了部分涉鋼系統工廠和設備,逐年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兌現“綠色奧運”承諾,2008年首鋼壓縮北京地區400萬噸鋼產量,其中三季度採取非常措施,每月按20萬噸鋼組織生產,僅相當於原產量的27%,各項污染物排放較同期下降70%以上,全年下降50%以上,為改善北京環境質量、成功舉辦奧運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首鋼已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乾熄焦工程、污水處理廠、報廢機動車拆解項目;形成23項可產業化套用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包括冶金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12項、煤焦領域6項、污水治理和大氣污染控制領域5項;擁有國家授權的環保新技術專利41項;主持參與《耐磨瀝青路面用鋼渣》等4項國家標準和《普通預拌砂漿用鋼渣砂》1個行業標準的編制任務;與國外企業合作開發處於國際前沿的熔融還原技術,並承擔了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項目“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技術研究”的多項研發任務,為鋼鐵工業清潔化生產做好了技術儲備。2007年,首鋼在河北遷安建設了全國冶金企業首家循環經濟產業園,包括11個資源利用項目,目前鋼渣處理、尾渣制磚、渣鋼提純等一批固廢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已建成投產並開始發揮效益,成為河北省科學發展的示範園區。
首鋼京唐鋼鐵廠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對餘熱、余壓、餘氣、廢水、含鐵物質和固體廢棄物充分循環利用,基本實現廢水、固廢的零排放。噸鋼可比能耗達到649千克標煤,噸鋼耗新水3.84立方米,水循環率97.5%,噸鋼粉塵排放量0.3千克,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0.25千克,達到同類工廠國際先進水平。實施海水淡化,每年節約淡水2000萬噸,為社會提供濃鹽水1800萬噸。電站採用海水直流冷卻,年節水1070萬噸。通過自發電每年節約社會供電55.1億度。高爐水渣、轉爐鋼渣和電廠粉煤灰用於生產水泥和其他建築材料,每年減少石灰石開採250萬m3,節約山石開採約35萬m3,可向社會提供200~300萬m2居民住戶採暖熱源等,為打造“綠色鋼鐵”提供了科學示範。
深化改革開放 激發創新活力
面對搬遷調整新形勢,首鋼進一步加大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力度,列入市國資委改制計畫的108家單位,到2008年底全部完成改制,其中輔業改制94 家,總計涉及職工和離退休人員5.8萬人,國有淨資產23億元;另有14家企業通過合資合作、劣勢企業退出等方式完成改制。採取首鋼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參股等形式,實行本企業經營者和職工持股,增強了激勵和約束機制,企業經營狀況明顯改善。另外,歷史遺留的20多家外埠企業全部劃轉地方管理;北京城區8 家企業劃轉區縣管理。
首鋼以開放的思維,創建開放式企業,2001年以來,累計與國內外150多家上下游和其他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同時,積極落實國家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企業聯合重組,完成了對山西長治鋼廠、貴陽鋼廠、新疆伊犁地區資源等的重組,標誌著首鋼最佳化區域布局、最佳化產品結構、實施資源戰略取得了新的突破。
隨著北京地區涉鋼產業停產,首鋼將在北京發展首鋼總部經濟,發展高端金屬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生產性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實施工業區改造,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研發基地等。通過創新發展,將把首鋼建設成為自主創新型、運行高效型、循環經濟型、和諧發展型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鋼鐵工業的振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