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教程:元明清時期

中國通史教程:元明清時期

《中國通史教程:元明清時期》是2006年8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義華。本書的內容包括元時期、明至清道光時期和晚清時期的概述部分。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條形碼: 9787309047998

尺寸: 23.1 x 17 x 1.7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姜義華 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章太炎思想研究》、《理性缺位的啟蒙》、《中華文化讀本》、《史學導論》等。

陳支平 廈門大學人文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等。著有《明史新編》、《民間文書與明清賦役史研究》、《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等。

陳春聲 中山大學學院院長、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十八世紀廣東米價分析》、《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等。

王 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著有《黃河故道考辨》、《元朝政治史研究》、《韓日中交涉史考》、《中外關係史地研究》等。

鄭劍順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晚清史研究》、《甲申中法馬江戰役》、《中國近代人才思想研究》等。

範金民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江南絲綢史研究》、《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明清商事糾紛與商業訴訟》等。

王日根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等。

內容簡介

《中國通史教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編撰。

重點撰述如下歷史過程: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統一的中國國家形態的形成與發展,中華文明和各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和外部世界聯繫的形成與發展。這一敘述邏輯貫通全書,系統地表達了對中國歷史進程問題的創新性思考。

《中國通史教程》在各有關問題上力求反映學術研究的最新進展,基本完整地把握了傳世的與出土的歷史資料及其基礎研究背景,大量吸收或討論了相關領域前沿研究的積極成果。在此前提下,各卷作者以其長期研究積累,分別闡述了立論明確、論證規範的獨到見解。

第三卷《元明清時期》撰述13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期,中華各民族、中華大一統國家、中華古代文明的普遍發展和傳統經濟的局部變化,以及19世紀中期之後,中國反抗外部侵略勢力並開始嘗試向近代化轉變的歷史演進過程。本卷設立了元時期、明至清道光時期和晚清時期的概述部分,進而對各時期典章制度、社會經濟、社會關係、社會生活、思想文化和中外關係等展開了較為系統又有新意的闡述,力圖體現通史與專門史的基本統一。

目錄

關於本卷幾個問題的說明 姜義華

第一章 元時期概述

第一節 漠北合一和蒙古國的征戰

一、蒙古的起源與漠北的統一

二、蒙古國的征服戰爭

三、漠北的建設與汗國的分裂

第二節 元朝的建立與社會政治

一、元朝的建立與中國的統一

二、政策的演變與帝位的爭奪

三、短暫的改革與政治危機

第三節 民族壓迫與民族融合

一、推行民族分化和壓迫政策

二、民族融合的緩慢進程

三、邊疆治理與經濟文化建設

第四節 社會動亂與元朝的滅亡

一、社會矛盾激化與白蓮教的傳播

二、農民起義的爆發和地方割據

三、朱元璋削平南方勢力和北伐大都

第二章 明至清道光時期概述 陳支平

第一節 從“洪永盛世”到宦官專權

一、明初的由亂入治與“靖難之役”

二、從正統到正德年間政治格局的演變

三、明中期的吏治敗壞與社會矛盾

第二節 明末清初的王朝更替

一、嘉靖萬曆年間的內閣紛爭與張居正改革

二、明末的政治沒落與北邊危機

三、農民大暴動與清兵入關

四、南明政權的覆滅和鄭成功收復台灣

第三節 暗潛危機的“康雍乾盛世”

一、清朝前期的統治政策

二、邊疆管理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三、思想控制與百年“文字獄”

四、清朝國力由盛入衰的逐漸轉化

第四節 嘉慶道光年間的社會政治危機

一、統治階級日益衰敗

二、財政虧空,邊防廢弛

三、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不斷發生

第三章 晚清時期概述 鄭劍順

第一節 外國列強叩關與侵華戰爭

一、鴉片走私與鴉片戰爭

二、英法聯軍侵華戰爭

三、邊疆危機和中法戰爭

四、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第二節 社會動盪與民眾抗爭

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二、各地的反洋教鬥爭

三、義和團運動

第三節 統治危機與維新變法

一、辛酉政變

二、同光年間的洋務運動

三、維新變法運動與戊戌政變

第四章 元明清時期的典章制度 範金民

第一節 政治制度

一、中央政治體制

二、地方行政制度

三、教育科舉與官員選拔制度

四、法律制度

五、軍事制度

第二節 經濟財政制度

一、土地制度與地租形態

二、賦稅徭役制度

三、財政與金融制度

第五章 元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 範金民

第一節 農業的緩慢進步與邊疆的開發

一、農作物的改進及經濟作物的推廣

二、農業技術的遲滯與生產的起伏

三、農田水利與邊疆開發

四、林業、漁業和畜牧業

第二節 手工業生產的轉型和發展

一、官營手工業向民間手工業的轉變趨向

二、手工業生產的拓展與局限

三、手工業生產方式及其特點

四、近代工業的產生與艱難發展

第三節 商品經濟的活躍

一、國內貿易的發達與商品流通

二、地域商幫及其經營特色

三、城鎮經濟與市場網路

四、海外貿易與白銀貨幣的發展

五、西方殖民勢力衝擊下商品經濟的新格局

第六章 人口變遷與社會關係 王日根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遷移流向

一、人口數量與地區分布格局的變化

二、人口政策與國內人口遷移的類型

三、海外移民的激增及其流向

第二節 階級結構與社會關係

一、社會等級結構與階級關係

二、貴族的興衰更替與階級關係的複雜化

三、生業的擴展與城鄉關係的多樣化

第三節 基層組織與社會管理

一、政府對基層社會管理的演變及其衰落

二、鄉族組織與宗法關係

三、民間宗教與秘密組織

第七章 社會生活與風尚習俗 王日根

第一節 婚姻家庭與日常生活

一、婚喪嫁娶

二、家庭結構

三、日常生活與消費趨向

四、運輸、商路與交通方式

第二節 社會禮俗與民間習俗

一、社會禮俗的變化

二、歲時節令風俗

三、民間文化娛樂

第三節 社會風尚的時代特徵與地域差異

一、社會風尚的時代特徵

二、社會風尚的民族與區域差異

三、“西風東漸”下的民俗流變

第八章 元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 王日根

第一節 理學的北傳與心學的崛起

一、理學的北傳及其官方地位的確立

二、心學的崛起與分化

三、理學異端與社會思想的發展

第二節 經世致用與西學為用

一、儒學的“由王返程”與實學的興起

二、傳統儒學的困境與更新

三、“西學東漸”與“中體西用”

四、大同思想與民權啟蒙

第三節 宗教傳播與中西衝突

一、“也里可溫”與耶穌會士

二、“禮儀之爭”與禁教令

三、不平等條約下的傳教活動

第四節 文學藝術的發展

一、元代雜劇及散曲的成就

二、明清小說與其他通俗文藝

三、晚清小說的發展與變化

四、繪畫與書法藝術

第五節 史學成就與漢學興衰

一、馬端臨的《文獻通考》與章學誠的《文史通義》

二、乾嘉漢學的興盛與衰落

三、官方學術及類書、叢書的編纂

第九章 科學技術的緩慢進步 王 範金民 陳支平

第一節 元代的科技成就

一、郭守敬與《授時曆》

二、王禎與《農書》

三、地理勘測與《輿地圖》

第二節 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

一、造船與航海技術的發達

二、明代後期的科技進步

三、清代科技的緩慢發展

第三節 晚清科技向近代化的轉變

一、軍事工業中的科技水平

二、民用機器工業與近代科技

三、近代科技知識與專門人才

第十章 元明清時期的中外關係 王 王日根 陳支平

第一節 元朝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一、元朝與欽察、伊利汗國的關係

二、元朝與亞非各國的關係

三、元朝與歐洲的關係

第二節 從鄭和下西洋到閉關自守

一、鄭和下西洋與朝貢貿易

二、沿海倭患與抗倭援朝

三、鴉片戰爭前清朝的閉關自守

四、中俄邊界與東正教布道團

第三節 鴉片戰爭後的屈辱外交

一、不平等條約的嚴重後果

二、國力衰退下的外交機構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