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目錄導 言
一、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研究的對象和目的
三、《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的結構體系
第一章 太平天國的軍事教育
第一節 太平天國軍事教育的地位、目的和內容
一、太平天國軍事教育的地位
二、太平天國軍事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第二節 太平軍的軍事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二、軍事思想及技能教育
三、軍紀教育
四、法制教育
五、科技教育
第三節 太平天國對民眾的軍事教育
一、禮拜堂教育
二、講道理
三、帶徒弟
四、其他形式的教育
第四節 科舉取士和招賢制度
一、科舉取士制度
二、招賢制度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中的軍事教育
第一節 洋務軍事教育產生的歷史背景及主導思想
一、洋務運動及其軍事教育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洋務派軍事教育的主導思想
第二節 湘軍和淮軍的訓練
一、湘軍的組建和訓練
二、淮軍的組建和訓練
第三節 新式軍事學堂的創辦
一、軍事技術學堂
二、軍事指揮學堂
三、洋務軍事學堂的成效
第四節 軍事留學生的派遣
一、派遣幼童留美
二、船政學堂生的留歐
第五節 洋務派與頑固派在軍事教育問題上的爭論
一、西藝的引進之爭
二、武科改革之爭
第六節 張之洞的軍事教育思想
一、政治與教育相表里,主張大力興辦教育
二、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變器不變道
三、變法必自變科舉始
第七節 洋務軍事教育的特點及挫折
一、洋務軍事教育的特點
二、洋務軍事教育的挫折及其原因
第三章 維新派的軍事教育
第一節 維新派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教育思想
一、教育為本
二、廢除八股取士,改良科舉制度
三、廣設學校,提倡新學
第二節 維新派的軍事教育
一、停止武科舉考試
二、廣設軍校
三、軍官必自軍校出
四、派遣軍事留學生
五、新法練兵
第四章 清末新軍的軍事教育
第一節 清末新軍的編練
一、清末新軍編練的歷史背景
二、新軍的創立和發展
第二節 軍事學堂的興辦
一、武科的廢止與軍事學堂的興起
二、北洋軍事學堂
三、南洋軍事學堂
四、其它陸軍學堂
五、海軍學堂
第三節 清政府對新軍教育的極力控制
一、創辦陸軍貴胃學堂
二、統一規範全國陸軍軍事教育體制
三、籌劃統一的海軍教育體系
四、北洋大型軍事學堂管轄權的收回
第四節 軍事留學的熱潮
一、赴日留學的熱潮
二、軍事留日學生的派遣
三、赴西方的軍事留學
第五節 袁世凱的軍事教育思想
一、堅持軍官必須通過軍事學校培養
二、較為完整的軍校教育體系構想
三、重視文化素質的培養
四、極力模仿日本軍事教育制度
五、注重灌輸封建意識,禁錮學生思想
六、牢固掌握辦學之權
第五章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軍事教育
第一節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軍事教育活動
一、徐錫麟、秋瑾的軍事教育活動
二、黃興早期的軍事教育活動
三、蔡元培早年的軍事教育活動
四、孫中山早期的軍事教育活動
五、南京陸軍軍官學校
第二節 蔡鍔的軍事教育思想
一、強調軍隊紀律的教育
二、練兵要從戰爭需要出發
三、要進行愛兵愛民的教育
第三節 孫中山的軍事教育思想
一、注重革命精神教育
二、以三民主義為中心進行政治教育
三、提倡武力與國民相結合,加強國民軍事教育
四、學以致用,注重實踐
第六章 北洋政府前期的軍事教育
第一節 北洋政府的中央軍事教育機構
一、北洋政府的軍人統治
二、軍事教育的統領機構
第二節 對前清陸軍學堂及其學員的接管
一、收束前清陸軍學生、軍人的學堂
二、續辦軍事學堂
第三節 新創辦的陸軍學校
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二、陸軍講武堂
三、陸軍軍需學校
四、地方軍事實力派的學校
第四節 海、空軍學校
一、海軍學校
二、航空學校
第五節 對士兵的常年訓練教育
一、陸軍士兵的訓練教育
二、海軍士兵的訓練教育
第六節 北洋政府前期軍事教育的特點
一、國家實施和軍閥私屬的雙重性
二、軍事教育的系統化和規範化
三、注重士兵教育
四、奠定了中國軍事教育近代化的格局
結 語
一、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發展歷程
二、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特點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