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形字大典

《中國象形字大典》為國際大16開本,書芯用128克銅版紙彩色膠印。封面用硬殼精裝;圖案過油;書名燙金。全書約810頁,包容迄今為止學術界公認的古漢字頭約15000個。其中除首次發表作者大量全新的學術見解外,還用仿漢畫像石效果的版圖詮釋每個象形字的字源、字義。並在書中穿插了近百幅“象形字書畫”作品。

簡介

《中國象形字大典》(簡稱《大典》)是古文字學者,象形字書畫創始人熊國英先生繼出版《圖釋古漢字》、《古漢字源流》後的又一力作。《大典》將中國新石器時期以來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書、竹木簡牘直至隸書按照時代順序,從發生、發展及演化過程逐字進行講解。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對古人、前人失準處進行客觀分析和審慎校改。特別難能可貴的是熊國英先生以自己首創的“象形字書畫”融入對古漢字的直觀講解中。大大豐富了古漢字典籍的識讀功能。不僅是文字教育工作者必備的案頭書,更是書畫家、工藝美術工作者演習“象形字書畫”技法時目前唯一的範本。

學術價值

《大典》書名由中國書法界泰斗歐陽中石先生題寫。扉頁由已故美術大師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先生題寫。《序言》由著名古文字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撰寫。全書810頁,包容迄今為止學術界公認的夏、商、周、春秋戰國,截止西漢前的甲骨文、金文、古文、籀文、石鼓文、小篆及相對應的簡牘、帛書和隸書。其中除首次發表作者大量嶄新的學術見解外,還用仿漢畫像石效果的版圖詮釋每個象形字的字源、字義。最為珍貴的是作者將書中數千個象形字全部用本人首創的“象形字書畫”描繪出來。僅此一項《大典》就兼有了一部完整的《象形字圖譜》的功能。這種表達方法首創了教科書、字帖、畫譜三者合而為一的綜合藝術形式。自然具有一書在手,統覽訓詁、書法、繪畫、石刻等多重藝術效果的學術價值. 概括起來有三點:
一.首先是為了弘揚大中華傳統文化,使過去僅為少數學者在研究室或大學課堂中才能見到的神秘文字清晰明白地展現在國人面前。使所有中國人都能看懂自己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從源頭上了解漢字的由來。深刻理解漢字的字形字義,使國人進一步認識我們祖先的聰明睿智和高超的造型能力。從而激發出對本民族文化的崇敬和更高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用漢字為興國大業服務。
二.《大典》對古漢字的理解和詮釋有很多新的觀點,特別是突破了封建社會文人雅士因避諱過多而不敢觸及古人造字時的原生態理念而造成的漏釋和誤判。為今後研究古漢字的字形、字義撕開了一個進風口。其學術價值不可低估。
三.也是為了宣傳象形字本身的藝術性,即通過熊國英先生獨創的“象形字書畫”,為千年不變的傳統書法和繪畫找到了新的創作模式。特別是改變了書法藝術上的“白紙黑字”,與時俱進地踏入“彩色世界”。印證了“書畫同源”的學說。同時為衍生“工業藝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就在《大典》剛剛出版的幾天時間內,李瑞環、唐家璇、李建國、戴秉國等十幾位領導同志就看到了這部書並給予很高評價。
目前,各有關方面正積極研究《大典》傳送全世界100多家“孔子學院”的運作事宜。大家堅信中國文字這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將發揮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書名的由來

盡人皆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最早使用象形字並一脈相傳至今的唯一民族。其他幾個國家的象形字由於種種原因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中國的象形字雖經歷了隸變和簡化的多重改造,但基本構成仍未脫離象形元素。雖然自春秋戰國至秦漢逐步形成了“六書說”。特別是《說文解字》將古漢字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六類劃分。但《大典》的作者熊國英先生認為:古漢字的基本構成元素仍是“象形”。如一個“人”是象形字,兩個“人“念“從”;三個“人”念“眾”。列為“會意字”,但其基本元素還是由“人”組成的象形字。又如“弓”和“長”都是象形字,合在一起念“張”,列為“從弓,長聲”的形聲字。但書寫時仍是先寫(畫)一張弓,再畫一個長發老人。仍脫離不了象形字的表達方式。即便所謂純形聲字,如“洋”,左邊的形符是“水”當然是象形字;右邊的聲符“羊”也是山羊、綿羊的形象。因此從本質上講古漢字都是象形字或稱“是用象形字組成的會意、指事、形聲字”。為此,作者將《大字典》定名為“中國象形字大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