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3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三次懇親大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四次懇親大會在舊金山召開。 這一次懇親大會實際上也就是中國致公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3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三次懇親大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司徒美堂、黃三德及海外不少洪門團體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次大會著重討論了改堂為黨和成立中國致公黨的問題。會議決定在金門(舊金山)成立籌辦中國致公黨委員總會,具體籌劃將致公堂改組為致公黨的工作。這次懇親大會還討論了黨綱草案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在大會結束時通過了《中國致公黨黨綱草案》,為中國致公黨的成立做了必要的準備。1925年8月籌辦委員總會又發出《通告全體洪門人士書》,就有關建黨的具體事項,通告了全體洪門人士。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四次懇親大會在舊金山召開。來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門和上海等地的洪門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的主要內容是:決定以洪門致公堂為基礎,組織華僑政黨,定名為中國致公黨;通過《中國致公黨黨綱》;選舉早年加入同盟會並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的陳炯明(1878—1933)、唐繼堯(1883—1927)為黨的正副總理。這一次懇親大會實際上也就是中國致公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
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致公黨的成立,標誌著華僑政治力量的新崛起。中國致公黨成立後,在美洲凡是有堂的地方大多建立了黨組織,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致公堂組織也相繼改堂為黨,使致公黨的組織遍布美洲、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00多個總支部、支部和10萬餘名黨員。但由於洪門會黨之間有較強的獨立性,大會關於改堂為黨的決議,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門團體中普遍實行,所以在實際上形成了黨堂並存、黨堂不分的組織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