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科普事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更需要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迅速變化。新的形勢要求科普創作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創新。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科普創作的歷史——歷史是輝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來是更加輝煌、更加美好的。書系囊括新中國成立以來,著名科學、科幻作家經典獲獎作品。本書是叢書系列之《偷腦的賊--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選》,由潘家錚編著。
作者簡介
潘家錚,1927.11—2012.07.13,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1950年8月畢業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中國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木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原資深院士、科幻作家。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從事文學和科幻創作,是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過《春夢秋雲錄》、《千秋功罪話水壩》、《潘家錚院士文選》、《一千年前的謀殺案》、《偷腦的賊》、《老生常談集》等。他的科幻作品構思巧妙、想像大膽,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在傳播科學精神和知識的同時,也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讀者喜愛。
圖書目錄
偷腦的賊
數學大師的傳人
世紀棋王之戰
精神病專家的疑惑
一條光學定理
胡博士要求保護
ITR技術的兩大突破
全部沖零
高科技殺手
離奇的命案
密封的房間
教授參戰
兇殺過程的重現
靈芝看見了復仇女神
厲隊長的破案哲學
畫蛇添足滿盤輸
不接受審判
UFO的辯護律師
一、福爾摩斯接到了業務
二、尋根究底的大偵探
三、碎片中的信息
四、損壞了的浴缸
五、雷隊長陷入窘境
六、在模擬法庭上的交鋒
七、回到現實世界
八、不幸的結局
九、尾聲
雀巢夢
小強遇見了外星人
TRM:給人歡樂惹人愁
時間老人的哲學
思想探測儀
閨房昵語
毛遂自薦
攻克頑固堡壘
局長在想什麼
道貌岸然的長者
兩多一少
崑崙仙客
眾叛親離
誰更重要
一千年前的謀殺案
聯合休假組
大冰谷生涯
“燭影斧聲”之謎
冰屍
解凍
解開千古疑案
意料不到的失敗
“科幻歷史小說”的誕生
宋徽宗之死
不打不相識
工地挖出個大糞窖
太陽變成了月亮
兩個勞改犯
九弟不肯救父兄
徽宗決定上吊
均州葬禮
古墓沉冤
異鄉遇舊
神秘遺稿化劫灰
凍結了的寶籍
墓主人之謎
千古沉冤話改嫁
《聲聲慢》之恨
罕見的政治迫害
曇花一現的天書
尾聲
序言
我熱烈祝賀“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的出版!“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講得多么深刻!本書系的出版,正是科普工作實幹的具體體現。
科普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業。1953年,毛澤東同志視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時說:“我們要多向民眾介紹科學知識。”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技術研究和科學技術普及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雙翼。1995年,江澤民同志提出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而科普工作是科教興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則既是科普工作的指導方針,又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宣傳內容;不是科學的發展,實質上就談不上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科普創作肩負著傳播知識、激發興趣、啟迪智慧的重要責任。“科學求真,人文求善”,同時求美,優秀的科普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真、善、美的閱讀體驗,還能引人深思,激發人們的求知慾、好奇心與創造力,從而提高個人乃至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國民素質是第一國力。教育的宗旨,科普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只有全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中國才有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實現習近平同志最近提出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箇中國夢!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普事業經歷了1949—1965年的創立與發展階段;1966—1976年的中斷與恢復階段:1977—1990年的恢復與發展階段:1990—1999年的繁榮與進步階段;2000年至今的創新發展階段。60多年過去了,我國的科技水平已達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地步,而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的科普工作也早已是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結出了累累碩果。同時,展望明天,科普工作如同科技工作,任務更加偉大、艱巨,前景更加輝煌、喜人。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正是在這60多年間,我國高水平原創科普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書系中一部部不同時期、不同作者、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優秀科普作品生動地反映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科普創作走過的光輝歷程。為了保證書系的高品位和高質量,編委會制定了嚴格的選編標準和原則:一、獲得圖書大獎的科普作品、科學文藝作品(包括科幻小說、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學詩歌、科學傳記等);二、曾經產生很大影響、入選中國小教材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三、宏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時代精神與人文精神俱佳的優秀科普作品;四、每個作家只選編一部代表作。
在長長的書名和作者名單中,我看到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的名字,倍感親切。作者中有許多我國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老前輩,其中有些已經過世:也有許多一直為科普事業辛勤耕耘的我的同事或同行;更有許多近年來在科普作品創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後起之秀。在此,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科普事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更需要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迅速變化。新的形勢要求科普創作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創新。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科普創作的隊伍中來,只有新的科普創作者不斷湧現,新的優秀科普作品層出不窮,我國的科普事業才能繼往開來,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不斷為推動科技發展、為提高國民素質做出更好、更多、更新的貢獻。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科普創作的歷史——歷史是輝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來是更加輝煌、更加美好的。我深信,我國社會各界有志之士一定會共同努力,把我國的科普事業推向新的高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