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學學院,組建於2000年,標誌著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體系發生了重大改變,教育資源重新進行最佳化。

一批在物理學科前沿領域工作且學術造詣深厚的研究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其中包括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如“兩彈元勛”彭桓武院士為研究生開設了《理論物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黃昆院士與王守武院士等一起開設了《固體物理學》,談鎬生院士開設了《物理流體力學》,胡海昌院士開設了《彈性力學》等課程,形成了獨特的專職和兼職師資隊伍並重的教學隊伍格局。另外,研究生院還先後聘請了許多國外著名的科學家來校授課,其中以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開設的《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開設的《相位與近代物理》,國際著名力學家林家翹教授開設的《套用數學物理》,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黃克遜教授開設的《統計物理》,U. Fano開設的《原子分子物理》等課程影響最大,這些課程不僅面向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學生,同時還面向全國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推動我國物理學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樣多層次富有特色的師資隊伍結構和教學模式不僅保證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基礎課良好的教學質量,同時也為研究生日後迅速進入科研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知識儲備。物理系是研究生院較大的一個系,專職教師一度達50餘人,承擔了中科院十幾個研究所研究生的基礎課教學任務,每年開設80餘門課程,學科範圍覆蓋了物理學、力學、天文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等一級學科,教學質量優異。專職教師的科研工作成績也很突出,長期承擔國家攀登計畫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面上項目及中科院的科研項目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的批准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比例,每年平均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並曾先後獲得過多種國家及部委級學術成果獎勵。
2000年新組建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掛牌成立,標誌著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體系發生了重大改變,教育資源重新進行最佳化。物理系同時也步入了大發展的時期,其組成結構和職能也相應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按照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育的“三統一,四結合”方針,物理系不僅組織並承擔了每年四、五百研究生的基礎課教學任務,同時還組織完成了8個一級學科(物理學、力學、天文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300多門碩士研究生課程的設定和部分教學大綱的編寫任務,並參與組織了某些一級學科學位點的申請工作。中科院新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對我們現有的師資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的同時,更要提高教學管理和服務水平。
隨著貫徹實施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的辦院方針,深入推進知識創新試點工程的前進步伐,科學院及時提出了“科研與教育並舉,出成果與出人才並重”,“堅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協調發展,堅持提高質量與發展規模有機統一,樹立把我院辦成一所大學校的新觀念”的重大戰略構想。因此,把研究生院本部建設成為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手段先進的教學中心和管理中心就成為未來幾年中國科學院的重要工作。在這樣難得的發展機遇面前,為了更好地落實“三統一、四結合”的辦學目標,提高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更好地為各對口研究生培養單位服務,同時也為了適應研究生規模增長的實際需要,實現研究生院的跨越式發展,在原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物理科學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