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是於2004年設定的學術工作者榮譽獎項,已經連續表彰了一批在學術方面有重要創新和貢獻的學者。

中國發展百人獎

宗旨

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賀信 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賀信

「中國發展百人獎」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動員和組織學術、理論工作者加強對科學發展觀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學術研究,推動對科學發展觀的宣傳普及,探討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相應體制、機制和具體措施及辦法,提出切合實際並能指導實踐的理論,鞏固科學發展觀研究成果,表彰有重要貢獻或傑出成就並獲得學術界肯定者。

主題

弘揚科學實踐精神,激勵中國學人創新

目標

1、發現在科學發展觀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研究中的先進事跡,宣傳、交流並推廣創新研究成果,並進行獨立的評估和獎勵。

2、表彰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政黨建設及其他領域開展學術研究的有所創新和突出貢獻的集體、個人;

3、鼓勵中青年學術研究人才,提高學術水準,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

4、培養青年學子積極從事基礎研究事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評選標準

品德,創新,影響,貢獻,持續。

原 則

1、非營利:該項目並不以營利為目的,不會給國家、個人、機構和地方政府增加負擔。

2、獨立:對選拔和表彰過程是獨立於政府和企業的。

3、公正:選拔過程是公正的。

4、透明:整個活動的運作是公開透明的。

第一屆中國發展百人獎

董輔礽簡歷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曾是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委,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入選理由:

董輔礽在理論和實踐上為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做出過重大開拓性的貢獻,在學術上取得了多方面的豐碩成果。董輔礽在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的關於再生產數量關係的數字模型,被譽為"中國經濟成長論的代表"。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勇敢地就提出了企業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政企分離","政社分開"的政策性建議。他最早提出並一直堅持所有制改革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關鍵,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理論勇氣使他享譽海內外。1984年他獲得了首屆孫冶方經濟學獎。這些矚目的成就使他得到了"一代經濟學大師"的美稱。

胡乃武簡歷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經濟學分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國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教授、人民大學教代會副主席、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學術委員。

入選理由:

胡乃武教授是50年來持之以恆地在經濟學研究和教學領域嚴謹治學、辛勤耕耘的"老將",先後培養博士和博士後50餘人,為我國高端經濟人才的培養貢獻不凡。他是我國國民經濟學的學科開拓者之一。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社會主義是商品經濟,應當重視價值規律和市場"的觀點;他是較早提出應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作為黨的十三大政治報告的重要內容的學者;他創立了中國巨觀經濟管理學的理論體系;他是當代經濟理論研究領域墾荒者和播種者之一。先後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著作獎。

第二屆中國發展百人獎

陳棟生簡歷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著名區域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研究生院教授,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入選理由:

陳棟生教授先後承擔、主持了《"七五"和後十年(1990-2000年)中國生產力布局戰略研究》、《九十年代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等國家重大課題和一系列地區發展思路與對策研究,他提出東中西協力聯動,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觀點,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

李君如簡歷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2009年四月當選中央直屬機關僑聯主席。

入選理由:

多年來,李君如始終活躍在偉人理論的研究宣傳領域,是偉人理論研究領域和中國現實問題方面研究的“重量級”專家。在致力於理論創新和理論宣傳方面,發揮著更為積極重要的作用。他提出第三次思想解放的觀點,引起人們的強烈關注。

任玉嶺簡歷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第九、十屆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

入選理由:

多次參與國家政策的調整,提出醫療腐敗、住房改革、精簡機構、農村發展等方面觀點被採納,引發社會熱議,推崇為“任玉嶺現象”。

張可雲簡歷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十一五” 國家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入選理由:

張可雲教授長期從事區域經濟關係與政策、城市與區域公共政策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先後主持多項國家重大項目研究,近幾年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發展的戰略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的一些觀點為國家決策機構採納。其工作主要突出三個方面: 作為是37名國家"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之一,對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作出了重要的諮詢論證工作;率先提出將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與西部地區政策沿用至中部地區的建議。

青年學者獎:

董藩簡歷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民革中央委員、建設部專家委員會委員。

入選理由:

董藩曾為全國社科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和最年輕的教授之一。由他引發和推動的大學生科研活動曾引起全國關注,被譽為”董藩現象”。是國內實施購房按揭貸款、建立二板市場等發展主張的最早提出者和積極推動者。也是本屆評選中唯一入選的青年學者代表。

第三屆中國發展百人獎

終身成就獎

曲格平簡歷

世界著名的環境保護專家,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名譽院長。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環保界的傑出代表。環保已經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大戰略。曲格平先生系統地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獨創性的環境保護理論,極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設立“曲格平獎學金”以鼓勵高校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等相關研究。他是研究、制定和領導中國環境管理政策領域的引領者,是中國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環保人士。

個人獎

李曙光簡歷

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法律界的優秀代表。在中國加強立法建設中,李曙光先生為破產法與國有資產的立法作出了巨大貢獻。自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企業破產與兼併問題,是該領域國內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新《破產法》和《國有資產法》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於今簡歷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十五”國家重點研究項目“五個統籌”負責人。現任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十一五”國家重點研究項目《科學發展觀叢書》負責人。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科學發展觀理論研究的優秀代表。於今先生一直致力於推進科學發展觀的基礎性研究和普及,進行跨學科的創新探索,不斷致力於科學發展觀在各個領域和層面的推廣。尤其在政治學研究和理論創新方面成績顯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哲學、城市更新等領域有獨到的學術思想與研究成果,提出了諸多前瞻性的理論觀點。

錢克明簡歷

農業部貿易促進中心主任,第28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人,博士生導師,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現任全國政協常委、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民盟中央農業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新農村研究的優秀代表。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目前發展的工作重點。錢克明先生長期從事技術創新與農業發展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先後主持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研究。在大力推進與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農業談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理論創建和梳理做出了突出貢獻,並且為中國農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和利益保護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工作。

紀明葵簡歷

國防大學訓練部副教育長,少將軍銜。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軍事界的優秀代表。紀明葵將軍長期致力于軍事外交、戰略、戰役、指揮和軍事運籌學科的研究,以及國防教育培訓工作,在軍事戰略研究、國防教育培訓方面成果豐碩。

馬仲良簡歷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正局級研究員。現任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長。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社會學界的優秀代表。馬仲良先生一直探索和研究國外社會領域出現的“社會經濟”這一新型經濟形式,提出了創新觀點。在社會經濟、建設學習型城市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尤為可喜的是該理論已經成功運用到社會公共管理當中。

甘霖 簡歷

中共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現任中共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西部研究與實踐的優秀代表。甘霖先生在民族地區可持續經濟研究與實踐方面成果顯著,他是當前國內民族地區經濟著名研究者,他的多篇論文和專著對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促進作用。

姜建軍簡歷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現任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研究與實踐的優秀代表。姜建軍先生長期從事地質礦產科技管理、地質環境保護行政管理工作,一直倡導和主持國家地質(礦山)公園建設、國家地質遺蹟保護和礦山環境整治、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等方面的工作。他為中國地質環境工作尤其是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和保護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宮輝力簡歷

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自然科學界的優秀代表。宮輝力先生圍繞遙感、GIS在城市、資源、環境、災害等方面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研究項目,促進了我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套用和產業化。在三維信息獲取與套用、資源環境與地理信息系統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

劉春成簡歷

北京市CBD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入選理由:

本屆選評中國家東部研究與實踐的優秀代表。劉春成先生長期從事區域發展、區域創新系統、區域產業發展和企業戰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40多個課題的研究工作,為推進本地區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首都及發達城市如何進行區域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紮實而富有成果的實踐。

青年學者獎

於法穩簡歷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生態經濟與環境研究室副主任。

入選理由:

本屆評選中唯一入選的青年學者代表。於法穩先生一直關注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業自然資源的利用與管理問題,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973計畫、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省部級研究項目,因其在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經濟領域突出的科研成果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定為中青年科研骨幹。

第四屆中國發展百人獎

第四屆中國發展百人獎(農村)——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主辦單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 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

中共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 全國工商聯地產商會 中華兒女報刊社 中共唐山市委 唐山市人民政府

舉辦時間:2008年10月

獲獎人數:終身成就獎1名、個人獎12名、集體獎6個、青年學者獎1名

第四屆中國發展百人獎獲獎名單

終身成就獎

杜潤生簡歷

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入選理由:

黨內最資深的農村問題專家之一,農村改革重大決策參與者和親歷者,具有深刻影響的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改革政策制定的主要人物之一,對推動中國農村改革功不可沒,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

個人獎

陳錫文簡歷

現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入選理由:

“三農問題”專家、學者型財經官員。陳錫文致力於中國農村發展與改革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推進,是中共中央2004~2008年五個關於農村經濟改革“一號檔案”起草組的組長,連續五年權威解讀“一號檔案”,為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把脈。

陸學藝簡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社會學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

入選理由:

陸學藝教授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農村問題專家和社會學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力主農村聯產承包制改革,八十年代中期撰文提醒農業發展陷入停滯,九十年代中期提出住房制度改革,本世紀初提出十大階層等觀點和建議,受到中央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對我國的各個主要改革階段發揮重要影響,尤其是他提出的“城鄉分治,一國兩策”,推進農村“第二次改革”,對當下中國農村改革仍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蔡昉簡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人。現任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

入選理由:

蔡昉長期關注貧困問題和擺脫貧困的途徑,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從農業經濟學入手,進而研究經濟發展戰略和改革策略問題、地區經濟成長問題、流動人口問題、勞動就業問題等。

嚴瑞珍簡歷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入選理由:

嚴瑞珍教授是當代中國著名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經濟學家、教育家,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從事農業經濟問題研究的新一代學者。50年來,一直致力於農業經濟學、企業管理學、農村生產力經濟學、農村發展經濟學、中國農村經濟改革等多種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具有深厚系統的經濟理論功底,熟悉中國農村的實際,重視農村經濟調查,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他應邀考察了29個國家的農村經濟,通過與國外農村的比較分析以更高更寬廣的視野來觀察和研究中國農村經濟問題。從1981年算起,在他指導下畢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已達70來人。

杜曉山簡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入選理由:他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與國際規範接軌的扶貧小額信貸機構,對我國扶貧的理論和實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王郁昭簡歷

原安徽省省長。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

入選理由: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首批包乾到戶的改革實踐開拓者。1978—1982年任安徽省滁縣地區地委書記,是最早旗幟鮮明地支持鳳陽縣小崗村大包乾到戶的農村改革探索的基層領導之一。領導了滁縣地區乃至安徽全省的大包乾責任制,是為“陽關道”與“獨木橋”之爭奠定堅實實踐基礎並有關鍵性貢獻的人物。

秦振華簡歷

原中共張家港市委書記。

入選理由:

秦振華被稱為張家港精神的締造者。張家港市以鄉鎮企業起家,全國第一個被批准建立保稅區的縣級市,被中央命名為精神文明縣級市,張家港精神被譽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理論的成功實踐”。

石山簡歷

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入選理由:

改革開放初期,石山同志任中國科學院農業現代化委員會主任,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提出“小農業”、“大農業”的農業發展戰略概念。最早向中央提出建議跳出“以糧為綱”的思想束縛,在不宜種糧的高原、山地種草發展畜牧業,同時又最早提出農業生態問題、環境保護問題,對於當時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負責任地、剛正不阿地、嚴肅地提出批評和建議,深得第二代中央領導人的重視和肯定。

吳仁寶簡歷

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

入選理由:

蘇南模式的首批實踐者,著名農民企業家,全國首批集體鄉鎮企業創業人之一。他創造的“華西村模式”已成為中國農村發展不可複製但可借鑑的經典案例之一。李鵬同志曾為華西村題詞:“中國農村的希望所在”。

顧益康簡歷

原浙江省委農辦副主任。

入選理由:

他長期從事農業、農村經濟研究,是具有全國影響的省級農村發展改革試驗研究和決策諮詢家,習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曾譽之為“浙江省農民利益代表第一人”。

陳定模簡歷

原龍港鎮黨委書記。

入選理由:

陳定模1984年6月主動請纓成為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委書記。他大膽提出土地有償使用和梯度移民的構想,實行戶籍制度改革,創造性地進行土地有償使用的實踐。從二千人的窮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不用國家一分錢一根料,建成我國第一個民眾自建現代化農民城,得到聯合國命名,目前總人口38萬、近百億元GDP的浙江省強鎮。

逄樹春簡歷

原上海市農業委員會主任。

入選理由:

任職期間,逄樹春堅持把黨的“三農”政策與上海實際結合起來,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上海“三農”工作。20世紀80年代,逄樹春依據馬克思主義關於消滅“三大差別”的理論,在全國第一個提出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對上海郊區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集體獎6個

嚴洪昌等18人(原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生產隊)

入選理由:

“包乾到戶”全國第一創始人,18戶農戶簽訂包乾到戶協定書帶頭人。嚴俊昌、嚴金昌帶領的小崗村代表著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在帶動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中做出過重要貢獻。

山東省壽光市(集體)

入選理由:

全國第一個實現蔬菜產業化經營嶺創建全國規模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及蔬菜經紀人制度。全國最大的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已發展成為全國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輻射全國30多個省市區。

浙江溫嶺民主懇談(集體)

入選理由:

“民主懇談”1999年6月在溫嶺市松門鎮產生,逐步發展完善。它使基層民主以民主決策管理為切入點,由村級擴大到鄉鎮一級。凡與民眾密切相關的鄉村經濟、文化、社會公共服務管理的問題、甚至財政預算制定和使用的問題,都是“民主懇談”的範圍。通過幹部和民眾面對面地對話與交流,公開基層事務,商量重大事項,讓民眾直接參與討論和決策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集體)

入選理由:上世紀九十年代鄉鎮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並進而在全國率先進行以行政體制改革為先導、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綜合體制改革,至今經濟發展勢頭旺盛不衰。

溫州市龍港鎮(集體)

入選理由:

龍港鎮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國率先推出“三大改革”: 一是實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解決了農民進城問題;二是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解決了建城資金問題;三是實行發展民營經濟改革,解決小城鎮的發展問題。通過這三大改革,在短期內有效地解決了小城鎮發展過程中的人口集聚、建設資金來源和產業集聚“三大難題”,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不依賴國家投資、主要靠農民自身力量建設現代化城鎮的新路子,被海內外譽為“中國農民自費造城的樣板”和“中國第一座農民城”,實現了從小漁村到“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的第一次跨越。

佛山市南海區(集體)

入選理由:

全國第一個全區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土地按市價入股的制度改革,南海的農地直接入市模式最大化地實現了農民以土地權利參與工業化收益的目的。

青年學者獎1名

李彧揮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

入選理由:

作為當前中國“三農”領域年輕女學者,李彧揮副教授每年都要有數月時間在西部落後貧困地區完成生態項目的考察、評估和林業環境管理工作。她用自己的足跡去發現中國農村林業經濟發展問題,工作的辛苦和條件的惡劣卻讓她得到中、西部農村地區生態環境與資源脆弱性的第一手資料。

第四屆中國發展百人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執委主任

陳明義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原書記

任玉嶺 國務院參事、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

委員

(按姓氏筆畫為序):

於今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

盧文 原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聯絡室主任

包永江 中國城郊經濟學會會長

任啟興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任玉嶺 國務院參事、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

吳象 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炳坤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

李方鷹 中國年鑑社社長

李曙光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宋洪遠 農業和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宋振遠 新華社新華視點主任記者、新華社首批專家型記者

陳明義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原書記

張濤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張可雲 國家十一五規劃委員會委員、人民大學教授

段應碧 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中農辦原主任

胡正榮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

聶梅生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

謝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

路明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瞿振元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第五屆中國發展百人獎

第四屆中國發展百人獎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

領導賀信

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賀信 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賀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