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探索與實踐》在較系統地梳理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發展歷程、國際經驗和中國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要求,嘗試性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一些思路。現代大學制度一般是指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規範大學組織行為、使大學適應社會環境變化以維持其生存與發展的一系列規則體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學與社會的聯繫日益緊密。大學需要處理好兩個層面的關係:一是大學與外部的關係;二是大學內部的關係。現代大學制度的根本特徵是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除此之外,現代大學制度還具有保守性與適應性相結合、國際性與本土化相結合、自主性與社會性相結合等特徵。因為國情和文化差異,現代大學制度的上述特徵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或地區甚至在不同的大學其表現形式不相同。
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德、英、美、日在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方面所取得的經驗,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鑑。在德國,大學除了在經濟和高等教育的巨觀政策上與政府聯繫較緊密外,在其他方面享有高度自治;大學內部則奉行學術自由、教授治校、校長負責的原則。在英國,大學是高度自治、獨立運行的法律實體,政府通過以撥款、立法和評估三位一體為主的監控體系對高等教育的發展及質量進行巨觀管理;大學內部權力則呈現多元化特徵,其中以教授治學為本體現了學術權力的主導地位。美國大學具有顯著的獨立性,政府通過立法、財政資助和信息服務等手段保障大學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內部,大學的權利機構是董事會、行政委員會與學術評議會,三者權力互相制約,形成獨特的“法人——董事會制度結構”的模式。在日本,21世紀初國立大學實行法人化改革,大學作為辦學主體自律運營,政府對國立大學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轉變為依據目標實施間接管理;在大學內部,將大學的業務分為管理和教育研究兩方面,實現了教學研究和管理事項分開的制度構想,擴大了大學決策中的校長權力。
中國從19世紀末期開始走上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歷程。在新中國成立前,大學制度主要以模仿和借鑑日本、德國、美國為主。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主要借鑑了蘇聯時期模式,後來有些改變,及至改革開放前,建立了與計畫經濟相適應的中央集權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國家對大學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計畫管理;在大學內部則先後實行了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等制度。改革開放後,我國實行集中領導分級管理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在1985年以前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1985年以後則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其問一些學校曾試行校長負責制。1993年以後,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著手建立政府巨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體制,高校辦學自主權逐漸擴大,大學內部領導體制則大多由原來的校、系、教研室三級管理體制轉變為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或者是以學院(系)為中心的校、院兩級管理。同時,更多高校開始建立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董事會等等。
建設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必須遵循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體現大學的學術性、自治性、社會性特徵,必須結合時代特徵、中國國情、民族文化特徵和每一所高校的實際情況,同時必須從系統性、實踐性方面考慮其可行性。從巨觀構造的視角而言,要從政府巨觀管理、市場適度調節、社會廣泛參與、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等方面積極實踐;從微觀構造的視角而言,可以從堅持與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促進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既相互分離又相互制約、加強大學章程建設、實行民主管理等方面著力推進。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探索與實踐》的作者是馬欽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