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一直致力於物理海洋、海洋氣象學科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成績斐然,人才輩出,研究力量雄厚,堪稱該領域基礎研究的“國家隊”。以赫崇本教授、文聖常院士為傑出代表的第一代海洋科學工作者,開創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多年的基礎研究成果為我國“七五”攻關實現海洋水文預報作出突出貢獻。以馮士笮院士為代表的第二代海洋科技工作者,苦經磨礪,研究領域從傳統的流、浪、潮,拓展到了淺海環流與物質輸運、大洋環流、潮汐海平面、海洋內波、風暴潮、(大、小尺度)海氣相互作用、衛星遙感、極地海洋學研究等方面,並開始了海洋生態動力學、陸海相互作用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研究。研究涉及面之廣與學科方向之全面為我國同類科研單位之首。年富力強的第三代海洋科技工作者,以接軌國際潮流,實現源頭創新為己任,扎紮實實的工作,力爭在國際物理海洋和海洋氣象研究舞台展示更多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華采。 海洋與大氣學院設海洋學系與海洋氣象學系,承擔海洋科學與大氣科學的本科、碩士及博士等各層次的人才培養工作,從事物理海洋、海洋氣象等學科的基礎研究,開展海洋與海洋氣象的監測、預測、評估及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套用研究及社會服務。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學院的重要科研平台。

歷史沿革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海洋環境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到任不久,1931年即提出"海洋學、氣象學,亦皆為其他大學所未辦,我們……皆可漸次設立"。1932年即聘請教授開始講授海洋知識課程,1934年發起組建青島海洋生物研究所,並承辦暑期講習班等。這一系列的活動,為後來海洋類專業的設定和學校海洋特色的形成拉開了序幕。
抗戰勝利後,廈門大學於1946年成立海洋學系及海洋研究所,唐世鳳教授為首任系主任和所長。同年山東大學也設立海洋研究所,1947年2月獲教育部批准,
規劃設定海洋學系。1949年赫崇本博士回國受聘山東大學教授,1950年調入物理系氣象組,1951年任海洋物理研究所所長。時任青島觀象台台長的王彬華(王華文),也兼任物理系氣象組教授。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廈門大學海洋系理化組唐世鳳教授等3名教師和18名學生調入青島,與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合併成立海洋學系,赫崇本任主任,與景振華等籌建物理海洋學專業,著名海洋生物學家童第周、曾呈奎教授也參加了籌建工作。1953-1954年文聖常、王彬華、牛振義教授調入山東大學海洋學系,1954-1957年毛漢禮、束星北教授曾受聘來系進行教學和科研。
1958年經高教部同意,物理海洋學專業改名為海洋水文學專業,海洋氣象教研組擴充為海洋氣象專業。
1958年10月,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留青島的部分於1959年成立山東海洋學院。海洋學系更名為海洋水文氣象系,下設海洋水文學與海洋氣象學兩個專業。赫崇本升任山東海洋學院教務長,仍兼系主任;王彬華為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文革期間,曾將兩個專業合併為海洋水文氣象專業,1973年重新分為兩個專業。1978年文聖常接任系主任。1980年海洋水文學專業恢復物理海洋學名稱,系名改稱物理海洋與海洋氣象學系。1983年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物理海洋研究所,文聖常副院長兼任所長,王景明任物理海洋與海洋氣象系主任。同年,國家教委批准成立河口海岸帶研究所,赫崇本副院長兼任所長。1984年,應學科建設需要,由河口海岸帶研究所大部分人員整合組建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赫崇本任名譽主任,奚盤根任主任;應工程建設需求,同年增設海岸工程專業,並建立了海洋工程動力學教研室和海洋工程動力實驗室,侯國本任主任。

 1985年學校決定將海岸工程專業、海洋工程動力學教研室和海洋工程動力實驗室全部劃歸海洋工程系。海洋係為海洋工程系以及其後的工程學院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1988年學校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1991年物理海洋學專業改名為海洋學專業,海洋氣象專業改名為天氣動力學專業。1993年成立海洋環境學院,下設海洋學系、海洋氣象學系、物理海洋研究所、海洋環境科學研究所、物理海洋實驗室。文聖常任名譽院長,馮士筰任院長,1994年馮士筰升任副校長,俞光耀接任院長,1995年孫孚接任院長。1998年海洋學專業更名為海洋科學專業,天氣動力學更名為大氣科學專業。同年,學校決定成立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掛靠海洋環境學院,下設海洋環境科學研究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工業水回用技術研究所(由化學化工學院劃入)、資源與環境工程勘察設計檢測中心、海洋生態動力學實驗室等,李鳳岐為院長。2001年學校決定成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原研究院各單位不再掛靠海洋環境學院。海洋環境學院為又一個新學院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1999年田紀偉接任海洋環境學院院長。2003年徐天真校長助理接任院長。2005年魏皓接任院長,2008年管長龍接任院長至今。

2015年,海洋環境學院改名為海洋與大氣學院。

院徽 院徽

行政架構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海洋環境學院現轄有海洋學系、海洋氣象學系、物理海洋研究所和物理海洋實驗室。

海洋學系現設有海洋科學、海洋管理、套用海洋學三個本科專業,並主持海洋學人才基地建設。該基地是1991年我國首批設定的15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於1999年經教育部驗收掛牌,並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地。海洋系擁有流體力學、海洋調查、衛星海洋學、海洋與大氣數值模擬等教學實驗室。海洋氣象學系設有大氣科學、套用氣象學二個本科專業。擁有氣象實習台、海洋氣象教學實驗室、大氣探測教學實驗室等。
物理海洋研究所是198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的,現設有海浪、淺海動力學、大洋環流、內波、海-氣相互作用、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等研究室。物理海洋研究所除承擔科研工作外,還與海洋學系和海洋氣象學系共同承擔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物理海洋實驗室是於1987年利用世界銀行110萬美元貸款和國內配套經費建立起來的,是全學院科研的平台和基地。實驗室於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教委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1999年被教育部確認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的大型設備有:大型風-浪-流實驗水槽、內波實驗水槽、旋轉平台實驗系統,還擁有粒子成像測速儀(PIV)、微波輻射計、都卜勒聲學流速儀、超聲風速儀等先進測量儀器。實驗室對外開放,並設有開放課題基金。目前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上層海洋動力過程、淺海動力過程、海洋環流、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海洋環境探測機理與仿真。
學院現有博士點為物理海洋學、氣象學(原海洋氣象學)、環境科學(原環境海洋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套用海洋學、海洋資源與權益綜合管理。物理海洋學是我國首批博士點(1981年),1988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被再度確認為國家重點學科,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崗位。氣象學是我國第二批博士點海洋氣象學(1984年)的拓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環境科學是我國第一個環境海洋學博士點(1990年)的拓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物理海洋學博士點所在的一級學科為海洋科學,為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點,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大氣科學為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點,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為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點,設有博士後流動站。除對應於上述博士點專業的碩士點外,學院還有流體力學碩士點。

教學成果

學院在為我國物理海洋與海洋氣象學教材建設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迄今已面世50多部自編講義,不僅滿足了本校本系的教學需要,而且作為交流教材推廣到校外,甚至國外。屬於國內同類教材第一部的有《海洋通論》、《海浪學》、《海流學》、《潮汐學》、《海洋學》、《海洋熱學》、《海洋調查》、《海況分析》、《海洋內波》、《風暴潮》、《海洋水團分析》、《海洋溫鹽預報》、《區域海洋學》、《海洋天氣學》、《海洋氣候學》、《海洋-大氣相互作用》、《海洋要素計算及預報》、《淺海動力學》等。
我國物理海洋與海洋氣象方面已出版的高水平教材和專著,絕大多數為我院教師所編著。《海洋科學導論》是"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且被台灣購買著作權,出繁體字版本。《海洋水團分析》和《海洋調查方法》也列入"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前者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潮汐學》獲教育部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隨機海浪理論》被教育部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海洋學》和《海洋調查》已被教育部批准,作為"名牌課程"進行建設。
學院在幾十年的教學和科研實踐中一貫重視教學研究,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研究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迄今已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獎多項。
近五年來,學院主辦和協辦9個國際學術研討會,先後承擔中德、中日、中英、中澳、中法、中美合作研究項目15項,參與國際合作研究和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出國訪問達到100多人次,聘請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王斌等20餘名海外著名學者作為學院的兼職教授。美國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黃瑞新教授被聘為教育部物理海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美國Wisconsin大學劉征宇教授被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通過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了學院整體水平,培養了一批青年教師,擴大了學院的國際影響。
歷經50多年的口授身傳筆耕,汗水化作甘露,澆灌得桃李滿園,心血凝為沃肥,培育了群葩映輝。學院已培養出本科生近4000人,碩士、博士、博士後近500人,還有各種培訓班、證書班700餘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教授,有我國自己培養的第1位海洋科學博士孫孚,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美國的終身教授,有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帶頭人、百人計畫入選者,有國家機關的部(局)、司級幹部,有大學校長、學院院長、研究所所長和眾多的學術骨幹與學科帶頭人。他們為我國21世紀的物理海洋與海洋氣象事業的興旺發達,共同譜寫更為輝煌的樂章。

師資力量

海洋環境學院師資隊伍結構較合理、實力較強、團結奮進、富有創新精神。學院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博士生導師21名,教授35名;1人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和國家科技攻關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榮譽稱號獲得者,3人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2人為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為青島市百名教育名家,2人為山東省勞動模範,1人為"科技興魯"金質獎章獲得者,4人為青島市勞動模範,2人為山東省優秀教師;1人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為中國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入選者,1人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4人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為山東省及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3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職50歲以下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占68 %。
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蘇紀蘭、袁業立、李崇銀、胡敦欣是我院兼職教授。

赫崇本教授 赫崇本教授

赫崇本教授是我國海洋科學與教育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為海洋學院和海洋系的創建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曾任國家科委海洋組副組長,國家海洋局顧問,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參與領導了第一次全國海洋綜合調查,為海洋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聖常院士 文聖常院士

文聖常院士是中國物理海洋學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海浪研究的奠基人。20世紀60年代初,他將國際上盛行的能量平衡法和譜方法相結合,提出了普遍風浪譜,論文於國內以英文發表後,蘇聯學者譯為俄文出版,並被當年有關國際科學進展評論列為重要成果。20世紀80~90年代,他帶領研究組以解析方法提出海浪譜,代表一種具有特色的譜形式,國際學術評介中有報導,其中風浪頻譜納入中國《海港水文規範》。他領導發展的"新型混合型海浪數值預報模式",避免了國際上盛行模式存在的部分困難;該模式已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用於颱風浪業務化預報。其1960年專著《海浪原理》為國內、外第一部系統討論海浪的著作;其1984年出版的《海浪理論與計算原理》為我國海洋學領域引用率很高的著

作之一。文院士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科技攻關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部委省級科技進步獎和科技成果獎十幾項。
馮士筰院士 馮士筰院士

馮士筰院士是我國風暴潮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環境海洋學學位點的主要創建人,所撰寫的《風暴潮導論》是國

內外第一部系統論述風暴潮理論和預報的專著,獲國家自然科學專著一等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他與合作者給出了Lagrange余環流和長期輸運方程,建立了一種嶄新的近海環流及其物質輸運理論體系,已套用於國家環保局重大課題"渤海及十個海灣水質預測和物理自淨能力研究"(該課題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九七三")等相關課題。其長期輸運方程也被美國學者成功地套用於Chesapeake灣等海域水質預測。美國《Advancements in Aer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and Hydraulics》(ASCE,1986年)認為其長期輸運方程的建立為一"重要進展"。馮院士曾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是我國物理海洋學界至今所獲自然科學獎的最高獎項,曾獲"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他主持的教學改革項目"面向21世紀海洋科學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主編的國家級重點教材《海洋科學導論》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王彬華教授是海洋氣象學專業的奠基人之一。他撰寫的專著《海霧》被國外翻譯出版,目前仍是該領域的權威性著作。景振華教授的《海流原理》和陳宗鏞教授的《潮汐學》,是我國最早系統介紹海洋環流和潮汐學的專著。陳宗鏞教授等關於海平面變化及預報的系統理論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侯國本教授是我校海洋工程專業奠基人之一,為石臼港和東營港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秦曾灝教授是我校海洋氣象學博士點創建人之一,他主持的"淺海風暴潮的動力機制及預報方法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學院在海浪統計理論和高階譜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構成海浪研究的重要進展,關於風浪破碎的觀測和理論研究為研究海浪在海-氣交換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在海洋環流和海洋-大氣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富有特色,為國內最早開展此方向研究的少數單位之一;關於海平面變化及預報的系統理論研究,科學、合理地統一了全國高程基準,已廣泛套用於防災減災、工程設計、海岸帶管理;參與撰寫的"夏威夷群島對太平洋海洋-大氣系統的遠距離影響"一文,刊於美國《Science》周刊;在風暴潮研究方面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海洋水團方面的研究位於國內前列;在海洋內波研究規模與水平上居國內領先地位;在中國近海海平面變化、熱帶海洋環流、中國近海海溫數值預報、淺海潮汐計算、黑潮與大氣環流相互作用、南海海-氣相互作用與海溫季節內振盪、熱帶太平洋上層海洋季節內振盪、ENSO循環機制、阻塞理論、極地低壓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在國際上有一定顯示度的成果。學院在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迄今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以及一大批省部級一等獎。

學院定位

堅持精英教育理念,強化物理海洋國內領先的地位,發揮我院海洋與大氣學科共存互動的優勢,力爭把海洋環境學院建成培養海洋界和大氣界一流人才、學科水平和創新能力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學院。

辦學思路

強化特色,鞏固發展;開拓進取,輻射帶動。
學院發展要以人為本,高屋建瓴,在國際化平台培育人才,鞏固和發展六十年來的辦學成果和學科地位。與時俱進,隨著海洋、大氣科學不斷深化和國家對海洋事業發展需求的日益增加,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改革教學內容和手段,在全國海洋教育事業中起到輻射帶動的作用。物理海洋學科作為海洋科學專業最顯著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高,保持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加強大氣與海洋科學的交叉,海洋氣象專業成為國內氣象界重要的力量。

育人理念

強厚基礎,強化專業;重實踐,拓寬口徑。
學生培養注重數理基礎,最佳化調整課程體系,強化專業特色;拓寬套用口徑,增加技能培訓,重視創新能力。因材施教,人才培養基地學生一半以上進入研究生學習,為我國物理海洋、海洋氣象研究提供主要的精英後備力量。其他學生向套用轉型,加強實習、實踐環節,掌握實用技能,為海洋監測、環境保護、資源管理和海洋氣象提供具有棟樑潛質的優秀人才。

學院精神

秉承傳統,兼收並蓄;嚴謹治學,崇教敬業。

學院文化

寧靜致遠,覓認知海洋的普遍理論; 勇於創新,肩謀海濟國的歷史重任。

文聖常院士總結了海洋環境學院的院訓:

浩海求索,立言濟世
“浩海求索”反映海洋環境學院的專業特色和治學精神,它涵蓋艱辛、深入、嚴謹的風格;“立言濟世”要求“理足可傳”,即將探索海洋科學的成果,變為人類寶貴的知識財富,服務於社會。這是海洋人千秋不朽的功業。

科研概況

基礎研究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承擔國家三大計畫(973、863、科技支撐計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為主體。十五以來,我院教師共主持973項目2項,課題14個;主持863項目21項;科技支撐項目3項;主持自然科學重大(點)基金3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面上(青年)基金56項。代表性項目有:

部門及地方項目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十五以來承擔海洋局、軍口項目及地方諮詢服務項目課題120多項,契約金額6000多萬元。

前景與展望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

回顧海洋環境學院近6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充滿自豪與驕傲,對前輩們的業績和拼搏精神,以及對我國海洋

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深懷崇敬之情。
在前人奠定的堅實基礎上,學院今天又面臨一個大的發展機遇期。首先,目前人類的發展正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巨大壓力,海洋被視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希望所在。因此世界各個海洋國家都在海洋科學基礎和套用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我國自"九五"計畫開始啟動了若干海洋科學重大研究計畫,學院是承擔相關計畫中的主力軍之一。其次,"九五"期間中國海洋大學成為"211工程"項目學校,如今又成為"985工程"建設學校。這些建設項目無一不是圍繞著重點學科進行建設。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物理海洋,山東省重點學科的海洋氣象和環境海洋,構成了學校重點建設學科群"物理海洋與環境科學"的核心學科,獲得了學校在經費投入、人才培養與引進、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重點支持。第三,海洋科學本身也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與全球氣候變化、海洋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海洋學問題成為研究的焦點,人們越來越關心更長時間尺度和更大空間範圍上的變異機制,更加關注不同尺度運動形式的相互作用,同時海洋科學的各個學科交叉研究也成為學科發展的需要。隨著海洋衛星遙感和現代海洋觀測系統(如ARGOS)的發展,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觀測數據,為揭示新的海洋現象提供了可能。
在這樣的外部機遇條件和學科發展的關鍵期,學院的學科發展在幾十年成果積累的基礎上,將在上層海洋動力過程、淺海動力過程、海洋環流、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海洋環境探測機理與仿真等方面做出具有原始創新性的成果,為世界海洋科學做出貢獻。在人才培養方面,隨著學院辦學規模的逐步擴大,學科點建設的不斷進展,人才培養體系的日臻完善,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學院作為我國物理海洋、海洋氣象和環境海洋學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研究中心的地位將進一步強化和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