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科學發展”和“全面創新”將是我國報業“十一五”時期發展的“關鍵字”。“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報紙出版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到了空前的戰略高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勢頭,這一切都為報業的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廣闊空間。
“十一五”期間,報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從“十五”時期的情況來看,我國報業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比如報業發展不平衡加劇,城鄉居民報紙消費差距擴大;粗放型發展模式導致報業市場惡性競爭加劇,損害了報業的健康發展;信息技術革命導致多元化傳播格局快速形成,對報紙出版業產生了巨大衝擊等。
2005年以來,我國報業經歷了多年高速發展後的調整期,報業經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在困難面前,報界同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對事業負責的精神,在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精神的引領下,在困境中直面問題和挑戰,努力解決阻礙報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匯集成了這一時期我國報業的主旋律――調整與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報業開始對短視的發展戰略、粗放的增長方式、同質化的競爭策略、單一的經營模式、落後的傳播理念進行深刻的反思,在深化改革、機制創新、開拓市場,提高競爭水平、樹立資源中心觀、加快網路化轉型、實現多媒體融合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和實踐。過去的一年,我國報業在困境中覺醒,在思索中奮起,在探索中前進,是報業發展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階段形成的思想共識、取得的實踐成果,必將對我國報業下一步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報紙出版業有必要認真回顧和總結一年來探索和發展的經驗,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促進報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提升報業的整體競爭力。
作者在這裡提出的報業整體競爭能力問題,是就整個行業而言的,不是指單個報紙的競爭力。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當前傳媒領域出現的多元化傳播格局,對於報業來說面臨著新的情況:一是傳播媒介日益豐富,報業的讀者遭遇到了網路和無線通訊等新媒體形式的分流,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新興媒體的熱衷和對傳統媒體的逐漸疏遠,使得報業在未來發展中吸引讀者的難度越來越大。二是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媒體的經營方式越來越市場化和多樣化,而越是在技術上處於新興狀態的媒體,因其沒有歷史包袱,就越能夠按照市場需求設計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這給報業在傳媒市場競爭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三是傳媒內容日益多元化,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之下,一些媒體的功利性越來越強,而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被淡化,這就給傳統報業繼續發揮黨和政府喉舌的功能、承擔主流媒體的職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一個報社或幾個報社在傳媒市場競爭中單打獨鬥已經無助於整個報業的生存和發展,整個報業必須形成合力,提高報業的整體競爭力。過去我們說競爭主要是指報社和報社之間的競爭,當然,我並不是說今後就不需要這種競爭,但就整個報業來講,今後則要更多地把一個個報紙出版單位市場競爭水平的提高和報業整體競爭能力的提高有效結合起來,著力推動整個行業在傳媒經濟浪潮中把握正確方向,壯大經濟實力,提高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書在系統完整的統計數據的基礎上,全面介紹了2005~2006年度全國報紙出版業的基本格局、出版情況和經營狀況,並對報業發展形勢做出科學評估。書中著重研究論證了“十一五”時期我國報紙出版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重點討論改革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模式、調整報業結構、促進公共服務、開發市場潛力、發展數字報業、培養創新人才、推進科技進步等事關今後一個時期報業創新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相關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和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