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兵書

中國古代兵書

《中國古代兵書》共選入自選秦至明清的中國古代兵書20餘種,解讀其精粹,評述其內涵,列舉其戰例,探索其套用,包含了“兵家溯源”、“作者小傳”、“原文精讀”、“理論內涵”、“戰例剖析”、“深遠影響”、“古為今用”、“參考書目”等8個板塊,以幫助讀者深入迅捷地了解中國古代兵書的概貌。社會進步,時代更迭,競爭趨烈,壓力變大,更有網路上的海量信息,各種休閒娛樂的方式日益增多,使得當代人閱讀的目的已經漸漸從占有大量知識,轉變為儘快獲得重點知識為主。為了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就需要高度濃縮的讀物。因此,我們組織著名高校的專家教授,編纂了這套“經典點晴”叢書。所謂“經典”,是說選入的作品都是中國和世界文明史上公認的經典之作,足以流傳千古,當代人必讀之書,所謂“點晴”,就是由編纂者對入選的作品萃取精華,探驪得珠,介紹重點,為讀者閱讀這些經典提供一條快捷通道。

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兵書》共選入自選秦至明清的中國古代兵書20餘種,解讀其精粹,評述其內涵,列舉其戰例,探索其套用,包含了“兵家溯源”、“作者小傳”、“原文精讀”、“理論內涵”、“戰例剖析”、“深遠影響”、“古為今用”、“參考書目”等8個板塊,以幫助讀者深入迅捷地了解中國古代兵書的概貌。

社會進步,時代更迭,競爭趨烈,壓力變大,更有網路上的海量信息,各種休閒娛樂的方式日益增多,使得當代人閱讀的目的已經漸漸從占有大量知識,轉變為儘快獲得重點知識為主。為了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就需要高度濃縮的讀物。因此,我們組織著名高校的專家教授,編纂了這套“經典點晴”叢書。所謂“經典”,是說選入的作品都是中國和世界文明史上公認的經典之作,足以流傳千古,當代人必讀之書,所謂“點晴”,就是由編纂者對入選的作品萃取精華,探驪得珠,介紹重點,為讀者閱讀這些經典提供一條快捷通道。

作品目錄

兵書起源 最早的兵器/1 青銅兵器/5 兵器的象形文字/10 甲古文和金文中的干戈記事/14 銅器上鑄記的戰爭/14 《軍志》和《軍政》的佚文/17 參考書目/25先秦兵書 兵書著述高潮的出現/26 兵器大躍變/27 作戰方式的創新/50 參考書目/55《孫子兵法》 作者小傳/54 原文精讀/58 理論內涵/46 戰例剖析/50 版本及其流傳/58 深遠影響/61古為今用/65 參考書目/66《吳子》 作者小傳/67 原文精讀/71 理論內涵/76 戰例剖析/78 深遠影響/81 參考書目/82《司馬法》 作者小傳/83 原文精讀/86 理論內涵/91 戰例剖析/95 深遠影響/94 參考書目/94竹簡《孫臏兵法》 作者小傳/95 原文精讀/98 理論內涵/102 戰例剖析/105 深遠影響/106 參考書目/106《六韜》 作者小傳/107 原文精讀/108 理論內涵/115 戰例政例剖析/115 深遠影響/118 參考書目/119《尉繚子》 兩個尉繚和兩種《尉繚子》/120 原文精讀/122 理論內涵/126 戰例剖析/128 深遠影響/152 參考書目/155秦漢至五代兵書 鋼鐵兵器的長足發展/134 兵書的整理和體例的演變/140 參考書目/144《三略》 黃石公授書張良的故事/145 原文精讀/147 理論內涵/151 戰例事例剖析/152 深遠影響/159 參考書目/159《李衛公問對》 作者小傳/160 原文精讀/163 理論內涵/167 戰例事例剖析/169 深遠影響/172 參考書目/7 75《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作者小傳/174 原文精讀/175 理論內涵/178 戰例事例剖析/178 深遠影響/189 參考書目/189宋元明清兵書《武經總要》 作者小傳/191 原文精讀/195 理論內涵/209 戰例事例剖析/215 深遠影響/218 參考書目/219《守城錄》 作者小傳/220 原文精讀/221 理論內涵/225 戰例剖析/226 深遠影響/228 參考書目/228《武編》 作者小傳/229 原文精讀/229 理論內涵/257 事例戰例剖析/258 參考書目/247《南船紀》 作者小傳/248 原文精讀/249 理論內涵/253 戰例剖析/254 深遠影響/255 參考書目/255《龍江船廠志》 作者小傳/256 原文精讀/258 理論內涵/261 事例戰例剖析/262 深遠影響/265 參考書目/265《紀效新書》 作者小傳/266 原文精讀/267 理論內涵/281 戰例剖析/282 深遠影響/285 參考書目/284《練兵實紀》 作者小傳/285 原文精讀/285 理論內涵/292 事例剖析/295 深遠影響/299 參考書目/299《籌海圖編》 作者小傳/300 原文精讀/301 理論內涵/309 事例剖析/510 深遠影響/514 參考書目/314《神器譜》 作者小傳/315 原文精讀/316 理論內涵/323 戰例剖析/325 深遠影響/526 參考書目/327《武備志》 作者小傳/328 原文精讀/329 理論內涵/345 事例剖析/348 深遠影響/350 參考書目/351《西法神機》 作者小傳/352 原文精讀/354 理論內涵/556 戰例事例剖析/357 深遠影響/360 參考書目/364中國古代兵書通覽 中國古代兵書究竟有多少/365 古代兵書的分類/566 古代兵書論述了哪些軍事問題/366 古代兵書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569 古代兵書的特點/370 中外兵書的交流/372參考書目/575

文摘

先秦兵書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大變革的時期,在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推動兵書著述高潮形成的重要條件。

【兵書著述高潮的出現】

在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中,周王室由盛轉衰的嬗變,最為明顯,到了西周末期,由於周宣王窮兵黷武,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社會矛盾日深,危機四伏,曾經給人帶來過欣慰的“宣王中興”之勢,已成為歷史。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北方強戎叛周,擒殺幽王,擄走褒姒,西周滅亡。平王繼位後,於次年東遷洛陽,史稱“東周”。

史學界又以公元前476年為界,將東周分作“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公元前770—前476年為春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為戰國。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天子和各諸侯的勢力逐漸此消彼長,王室日漸衰微,出現了“諸侯爭霸,互稱雄長”的現象,先後形成了春秋五霸(齊、晉、楚、吳、越;一說齊、宋、晉、秦、楚)和戰國七雄(魏、趙、韓、齊、秦、楚、燕)的局面。其間戰爭連綿,兵戈不息。

以戰爭稱雄的時代,衝破了“聞喪不伐”、“不鼓不成列”等陳腐說教,一批適應新時代需要的軍事家和兵法研究家、統兵將領,諸如伍子胥、孫武、司馬穰苴、吳起、孫臏、范蠡等人,便探討兵器的使用與創新,戰法與陣法的變化,總結戰爭經驗研究兵法理論,著書立說,遊說諸侯,鼓動諸侯採用新說。各諸侯國君,為了進行爭霸戰爭,擴充實力,實現富國強兵,一統天下的目的,也思賢若渴,廣攬兵法人才,鼓勵創立新學,求得講武用兵之良方,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兩者如榫扣卯,一拍即合。於是著述兵書的兵學家,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潮流和寬鬆的著述氛圍中,有了說古論今、陳述韜略、縱論天下形勢、獻計獻策、大膽施展才能的廣闊舞台;爭霸稱雄的諸侯國君,有了虎視天下、稱雄四海的兵法利劍。我國兵書著述的第一次發展高潮,正是在這個時代中出現的。這個高潮的到來,又是同兵器的大躍變和作戰方式的創新聯繫在一起的。

序言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大約5000年的歷史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軍事文化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古代戰爭頻繁,自傳說時代起,就發生過神農伐燧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等,其後戰爭更是此伏彼起,綿延不斷。隨著戰爭的發展,總結戰爭經驗的“兵書”層出不窮,卷帙浩繁,內容博大精深,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像《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孫臏兵法》、《六韜》、《三略》、《武經總要》、《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武備志》等著名兵書,更為世界各國軍事家所推崇,在世界軍事史上閃耀出灼灼光芒。在驚嘆祖先所創輝煌成果的同時,閱讀這些兵書,研究其中謀略,汲取它們的精粹,可啟迪我們的思維,增長我們的才智。天下學問一理,中國古代兵書,充滿哲學思想,可以指導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不是說《孫子兵法》就是一部戰略管理的教科書嘛,這是中國兵書的最大妙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昔之兵法,今之求生、發展策略。天下智慧,存乎一心。走進中國古代兵書,領略其奧妙,擷取其精華,必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啟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