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介紹
為加強企業的誠信建設,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全社會誠信興商風尚的形成,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根據商務部辦公廳、國資委行業協會聯繫辦公室《關於規範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商信用字[2008]2號)檔案精神,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作為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正式確定的全國行業企業信用評價試點單位聯合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在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信用辦公室的基礎上,於2010年成立中國企業信用評價中心,在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的指導下,負責全國企業信用評價、認證和中國企業聯合信用系統的實施、建設、管理工作。
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China Cooperative Trade Enterprises Association,CCTEA)成立於199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全國性、綜合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組織 。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簡稱中企研),是在國家民政部註冊登記,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由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聯合創立的全國性一級社團組織,具有全國性社團法人資格。經過十八年的發展,我會在國內外已有相當的影響力和公信力,與國內外學術組織、工商企業、社會中介組織等有著經常性的合作交流。
主要工作
1、政府政策扶持。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積極支持企業誠信體系必備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源向誠信企業傾斜。在政府採購、招投標管理、公共服務、項目核准、技術改造、融資授信、社會宣傳等環節參考使用企業誠信相關信息及評價結果,對誠信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
2、推動國際信用互認。企業信用聯盟遵循國際信用準則,以成員的信用示範群體效應方式動員一切社會力量推動企業的信用建設。頒發國際誠信通認證書,協調世界範圍內的信用標準化工作,促進國際間的合作和國際信用管理體系標準的統一,制定和發布國際信用標準並採取措施以便在世界範圍內實施,組織各成員和技術委員會進行信息交流,並為國際貿易往來中信用企業和企業家頒發“國際誠信”通認證書。
3、信用培訓,加強誠信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誠信管理知識培訓,鼓勵企業培養誠信管理人才,加快建設具有良好職業操守、具備較強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誠信管理隊伍,為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4、商業推廣和宣傳。加強對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的宣傳,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倡導依法經營、履行責任、重契約、守信譽的誠信理念,推廣誠信體系建設試點中好的做法,宣傳和表彰誠實守信企業,營造“以講誠信為榮,不講誠信為恥”的社會輿論氛圍。
5、發揮信息平台作用。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誠信信息管理網路,保障信息資源共享,實現誠信信息建設平台網路化、誠信信息內容系統化、誠信信息使用社會化。不斷提高誠信信息的完整性、客觀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信息平台在企業自律、政府管理和社會監督中的作用。
6、信用評級。三等九級,符號表示分別為:AAA、AA、A、BBB、BB、B、CCC、CC、C。積極開展中國AAAAA級信用企業試點工作。
7、信用認證。加強企業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企業信用體系。為信用企業和企業家頒發信用認證證書。
管理與服務
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時,它的建立又將更有力地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建設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圍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信用關係,既要重視政府對信用管理的社會需求,也要重視企業對信用服務的社會需求,採取信用管理建設和信用服務建設並重的方針。 在信用管理建設方面,至少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政府對企業信用的管理;二是政府對信用中介機構的監管;三是企業自身的信用管理。
在信用服務建設方面,從服務內容看,一是信用信息的提供服務;二是信用等級的評估服務,三是企業信用資源使用的服務。
從服務對象看,應包括政府、企業、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及社會信用信息用戶。完善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應當包括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務的功能,兩者缺一不可。
信用管理定義
信用管理是指對在信用交易中的風險進行管理,即對信用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通過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導和協調內部各部門的業務活動,以保障應收帳款安全和及時的回收,有效的控制風險和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綜合處理風險,使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企業的信用管理注重對客戶信息的收集和評估、信用額度的授予、債權的保障、應收帳款的回收等各個交易環節的全面監督。
信用管理意義
一、短期意義:隨時監控客戶應收帳款的回收,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為了隨時監控客戶的應收帳款,企業一定要與客戶保持密切的聯繫和及時的溝通。此外在出現客戶無法償還款項時,應當要求其提供擔保,減少壞帳損失的風險。
二、長期意義:有效提升客戶的質量。信用管理規範的企業對資信狀況良好的企業給予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信用額度和信用期。而對於資信狀況較差的客戶,則進行現款交易或給予較小的信用額度和較短的信用期。對後類客戶,其本來就存在資金周轉的問題,在企業不給予融資機會時,一部分會慢慢退出,令一部分則看到資信狀況較好的客戶能得到更優惠的信用環境,會不斷改變自身的資信狀況,最終企業會擁有一個穩定守信的客戶群,企業的形象也會得到很大提高。這對企業而言,是生存環境的改善,是一個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長期有利因素。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外商在中國投資的不斷增加,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為了在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地位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商業風險,企業對信用管理的需要變得越來越迫切。斯坦德信用管理中心正是根據這種需求而設立的。信用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涵以下三個方面:賒帳風險管理,競爭對手分析,商業決策顧問。
信用管理目的
信用管理的目的:在採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由此所付出的代價之間進行權衡。
商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信用制度,然而,賒銷額越大、賒銷期越長,企業占用在應收賬款上的資金所付出的代價越高。企業因銷售產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收取的款項。賒銷可以促銷。占用在應收賬款上的資金喪失其他投資機會而產生的機會成本以及可能增加的壞賬損失。
途徑和方法
通過對目前我國企業信用管理的現狀,以及產生的原因、造成的結果所作的分析,應當充分認識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各級領導,各個職能部門協作配合系統實施。具體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政府對企業信用管理的政策支持
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對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必須加強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相關法律和制度,通過國家巨觀制度的完善為企業信用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要加大執法的力度,對那些惡意欺詐的行為嚴懲不貸。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應收賬款中賬齡超過1年的,其中65%屬於有意欺詐,所以政府必須加強管理和執法力度,以促進培育和維護良好的信用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負責人的責任,防止出現隨意處理應收賬款,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
2、明確認識信用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領導必須將信用管理看成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並通過教育使員工認識到,增加有效銷售、減少壞賬損失、使公司利潤最大化是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目標。因此,有效的信用管理模式必須由企業的主要領導倡導,從企業的整體利益出發,使各部門成員具有統一的認識並建立在全局的基礎上。
3、正確地實施角色定位
企業內部與信用管理有關的職能部門各自正確的角色認同有助於統一認識,加強內部協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所處的內外環境、經營規模及企業目標等來設計適合自身發展的組織結構。然而,無論企業組織結構如何,信用管理都和企業的財會部門、銷售部門和供應部門有關。由於各部門的職能不同、管理目標不同、人力資源的特長不同,使得在信用管理方面容易產生不同的認識。這種認識差異可能會阻礙企業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因此企業實施信用管理,必須使有關部門職能人員,具有正確的角色定位:
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即使擁有世界上商業信譽最好的客戶,如果銷售部的銷量不足以贏利,也是毫無價值的。因此,只允許銀貨兩訖的交易方式並不能適應現代企業市場運行的需要,而只通過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事後控制並不能算是有效的信用管理。
銷售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沒有收到貨款之前,銷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銷售,只有將全部貨款安全收回,銷售工作才算完成。因此,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銷售,銷售人員必須參與信用管理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供應和採購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在買方市場的情況下,供應部門不只是企業花錢的部門,為了增加企業對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提升企業自己的信譽,取得供應商更優惠的信用政策,供應部門除要掌握充分的市場信息外,還必須具有對供應商進行評價、篩選的能力,參與信用管理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4、提高契約履行質量及加強內部管理
企業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很多情況下是由買賣雙方對契約執行情況有異議造成的。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很大的原因在於供方的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從而造成買方拒絕履行契約。因此,加強企業的信用管理,除了採取必要的信用管理措施外,企業還必須提高契約的履行質量,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加強自身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加強內部生產管理,提高履行契約的能力,避免和減少由於企業自身履行契約質量不高造成應收賬款和壞賬的產生。
5、設立專門信用管理部門
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一般以財務部門擔當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這已不能適應完善企業信用管理的需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須由特定的部門或組織才能完成。完善的信用管理需要企業在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對信用進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需要專業人員從事大量的調查、分析、專業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設立企業獨立的信用管理職能部門是有效信用管理的必要途徑。目前在我國企業中一般採取兩種方式設立信用管理部門:一種是財務總監領導下的信用管理部門,另一種是銷售總監領導下的信用管理部門。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根據統計,採取財務總監負責下的信用管理成功率是70%,而採取銷售總監負責下的成功率則為30%.根據我們所處企業的實踐經驗,我們認為企業可根據各自的經營方式,採取不同的信用管理組織形式,但是無論是採取財務還是銷售導向的方式,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都必須有效地溝通配合,只有這樣信用管理部門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還應該及時將信用管理的職責落實到和信用管理相關的職能部門與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