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對兵士,為什麼不直言兵而拆字稱為丘八?看看古籍中如何解釋,便知其感情色彩:
《太平御覽》卷四○○引《續晉陽秋》:“苻堅之遣慕容垂 ,侍中權翼諫不聽。於是翼乃夜私遣壯士要路而擊之。 垂是夜夢行路,路窮。顧見孔子墓傍墳有八。覺而心惡之。召占夢者占之,曰:‘行路窮,道盡也,不可行。 孔子名丘 ,“八”以配“丘”,此兵字,路必有伏兵。’”
曾出現於巴金所寫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
相關文章
後蜀 何光遠 《鑑戒錄·輕薄鑒》:“ 太祖問擊棆之戲創自誰人。大夫對曰:‘丘八所置。’”
明無名氏 《風雲會》第三折:“頭一考在丘八房,第二考在戶房內。”
茅盾 《海南雜憶》:“ 楚女身材高大,面黑而麻,服裝隨便,有丘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