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變緣常:四十年代小說論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3月1日) 叢書名: 貓頭鷹學術文叢 平裝: 209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32 ISBN: 7020034837

商品描述

編輯推薦

《世變緣常:四十年代小說論》在希臘神話中,貓頭鷹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爾的詞典里,它是哲思的別名,而在魯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徵,魯迅一生都在尋找中國的貓頭鷹,他雖不擅丹青,卻描畫過貓頭鷹的露天案,我們選取其中的一幅,作為叢書的標誌,我們渴慕智慧,我們祈求新聲,這便是“貓頭鷹學術文叢”的由來。 推薦 致讀者
有一種猛禽,古時名“梟”,俗稱“貓頭鷹”。它習性古怪:黑夜活動,白晝棲息;即便睡去,也睜著一隻眼睛。這獨異的生活方式,使它擁有了與眾不同的目光和視野。貓頭鷹飛
翔時悄無聲息,偶爾發出一兩聲怪叫,難免令人驚悚。
在希臘神話中,它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爾的詞典里,它是哲思的別名;而在魯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徵。魯迅一生都在尋找中國的貓頭鷹。他雖不擅丹
青,卻描畫過貓頭鷹的圖案。我們選取其中的一幅,作為叢書的標誌。
我們渴慕智慧,我們企求新聲。這便是“貓頭鷹學術文叢”的由來。
編 者
一九九八年九月

作者簡介

范智紅,1967年出生,湖南人,1989年畢業開武漢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畢業,先後獲得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要學術論文見於《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

目錄

第一章 “傳統”與現實
第一節 新文學的小說觀,“為人生”的文學觀——魯迅的意義——“典型化”等問
題的目的
第二節 四十年代的作家社會,走出書房的兩種意義——從“無名”的山水得到啟示——對抗流行的市儈主義——認識“老百姓”的樸素價值——存“廢墟”之中表現“亂世——戰時文化出版的狀況
第三節 “今日文學的方向”“主流”的方向——戰時的“另一種”生活景象——關於“舊形式”的研究——姚雪垠的貢獻——外國新思潮的譯介——短篇小說新知——眾聲喧譁——兩個爭論
第二章 時代生活與“傳統”形式
第一節 “小說應當是個故事”“民族形式”問題——“故事性”的強調——以通俗形式負載人生問題(張愛玲)——“老百姓喜歡看,政治上起作用”(趙樹理)
第二節 新三部曲:“幻滅”、“動搖”與“追求”茅盾模式——強烈地表達“深沉的感情”(路翎)——新“流浪漢小說”揭示“人性的敗壞”(錢鍾書)
第三章 平凡生活的復現及其敘事功能
第一節 關於:“寫平凡”從“平凡”0中發現了人生最基本的形式——不說家的關心“命運”——對於“平凡”肯定與批判的矛盾
第二節 “回憶”與“對照”汪曾祺與張愛玲關於“參差的對照”的意見——“人生的形式”的回憶與對照(汪曾祺)——“內心的戲劇”(路翎)——在現實與“古老的記憶”之間(張愛玲)
第三節 日常生活的詩情三代小說家談“作家”本色——故鄉童年(蕭紅、駱賓基、端木蕻良)——“美好的極致”(孫犁)
第四章 “象徵化”的嘗試
第一節 關於“象徵化”“卡夫卡型的優點”——卞之琳《小說六種(譯序)》——關於紀德的兩種意見——“五四”作家的“象徵”小說
第二節 “水瓶”與“風旗”馮至與《伍子胥》——李拓之的《文身》——卞之琳與《山山水水》
第三節 “向虛空凝眸” 用形式表現意象(沈從文)——情節的象徵化(袁犀)——神秘氣氛的隱喻(爵青)
第五章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