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目錄第一章 投奔孫中山的旗幟
北山李家的童年
苦不堪言的“兵災’
與陳賡、宋希濂等人一起投奔廣東
在程潛創辦的軍校扛起槍
合併到黃埔軍校去
第二章 黃埔軍校的軍政訓練
火熱的國民革命氣氛
奠定國民革命思想的基石
新型軍校的歷史創舉
強化軍事訓練成功的途徑
集中國共兩黨的優秀人才
享譽中外的著名軍事院校
第三章 隨包惠僧東征前後
在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
隨包惠僧參加第二次東征
與葉劍英一起搭班子
加入和脫離中共黨組織
第四章 黃埔軍校創辦初期的蔣介石
廖仲愷和周恩來
關於校長蔣介石
關於校黨代表廖仲愷
關於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第五章 隨軍鏖戰 浴血北伐
從廣州誓師到攻占上海
“四?一二”政變前後
惡戰龍潭
首進濟南與“濟南慘案”
第六章 派系混戰 無役不從
在裁編中升任旅長
蔣桂戰爭 進駐武漢
蔣馮戰爭 反擊張維璽
蔣唐戰爭 激戰確山
中原大戰 西進杞縣
力挽危局 激戰負傷
與陳誠的交往
第七章 四次“圍剿’ 攻占紅安
升任第十師師長
支援淞滬抗戰
激戰紅四軍 攻取紅安
宋子文何以辭去財政部長一職
第八章 “福建事變” 伏擊蔡廷鍇
“閩變”與蔣介石的對策
攻取延平、古田 水口,南下仙遊
塗嶺伏擊蔡廷錯
洛陽橋招降毛維壽
第九章 五次“圍剿” 進占瑞金
激戰梅口 進占瑞金
關於瞿秋白的手稿
攻打“土圍子” 造福鄉里
第十章 “兩廣事變” 進占廣州
關於“機”不可失的傳聞
率軍南下 進駐廣州
第十一章 “西安事變” 會晤周恩來
快速集結潼關 開赴渭南
對“西安事變”的認識與感想
進駐西安城 會晤周恩來
第十二章 廬山受命 北上抗日
關於“廬山軍官幹部訓練團’
升任第十四軍軍長 率部北上
增援平綏線 南下石家莊
第十三章 國共兩軍 雲集晉北
國共合作抗日奠定忻口戰役之基礎
晉綏軍和八路軍的晉北抗戰
移援晉北集結忻口及拜訪周恩來
第十四章 忻口戰役全局作戰概覽
地形概況及敵我兵力對比
忻口戰役打響前的戰局變化
攻擊拒敵 占領全線陣地
(10月11日至13日戰鬥經過)
攻勢轉移和南懷花陣地之爭奪
(13日夜至18日戰鬥經過)
決戰防禦 收復失地
(18日夜至24日戰鬥經過)
夜襲敵陣 鞏固防禦陣地
(24日夜至11月3日戰鬥經過)
第十五章 忻口戰役左翼作戰總覽
左翼地區作戰地形及兵力部署
大白水攻擊防禦作戰經過
新練莊戰鬥經過
盟騰村攻擊防禦作戰經過(上)
支援南懷花陣地作戰經過
盟騰村攻擊防禦作戰經過(下)
第十六章 忻口戰役國共兩軍的合作
山西抗戰為國共兩黨所關注
共同擔負起抗日救國的使命
“拊背扼咽”的有機配合
第十七章 忻口撤軍及其作戰意義
日軍攻陷娘子關 戰局危急
揮淚告別血肉築成的陣地
昭示千秋萬代的歷史意義
第十八章 在晉南的游擊抗戰
太原失守與撤至晉南
到八路軍總部去拜年
升任第三十三軍團長
與衛立煌的矛盾經過
第十九章 國共合作創辦
“南嶽游乾班”
蔣介石重視開展游擊戰
中共提議創辦“游乾班’
出任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教育長
在“南嶽游乾班”的教學思想
沿襲黃埔軍校的教育訓練經驗
和中共代表團的合作
第二十章 赴崑崙關作戰
和編練突擊隊
赴桂南協助指揮崑崙關作戰
中共代表團撤出後的“游乾班’
編練抗日突擊隊
升任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
突擊第一隊、第二隊敗於新四軍
第二十一章 浙境受降與捲入內戰
抗戰勝利 浙境受降
搶占戰略要地徐州
蔣介石發動內戰決策經過
“復員整軍”和對解放區的進攻
第二十二章 與粟裕部在蘇中作戰
升任第一綏靖區司令官
泄露天機 推遲進攻
兵馬未動 即遭頓挫
攻占如皋 側後受創
兩路夾擊 攻占海安
交接防務 李堡失利
腹地受敵 “交警”敗退
援如遇挫 攻邵未竟
進出鹽城 以退為進
戰果、戰術、戰鬥力及其他
第二十三章 隨程潛到湖南工作
支持程潛參加副總統競選
程潛保舉我當湖南省主席
程潛屈就湖南省主席
陳明仁投靠白崇禧
第二十四章 參與策劃湖南和平運動
決心隨程潛走和平道路
程潛感召陳明仁
“擁程”與“驅程”的鬥爭
擴充和平運動的武裝力量
第二十五章 兩次出走香港
出走香港 會見喬冠華
“默庵沒有負我,是我負了默庵’
第二十六章 在香港逗留的日子
決計退出軍政生涯
參加國民黨高級軍政人員的和平通電
遠走阿根廷
第二十七章 旅居海外四十年
從阿根廷到華盛頓
批駁謬論 愛我中國
重新踏上中華錦繡大地
擔任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
第二十八章 葉落歸根力促統一
突遭翼折與決計歸根
壯心未已促統一
“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的成立與來訪
我的一生是很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