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雨極

世界雨極

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距離首府西隆南約51千米。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乞拉朋齊位於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和恆河下游,坐落在東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一帶。

基本概況

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距離首府西隆南約51千米。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乞拉朋齊位於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和恆河下游,坐落在東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一帶。

世界雨極

1861年,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一年裡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雨“極”的稱號。以後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記錄,都遠遠落後於乞拉朋齊,可望而不可及。時隔99年以後,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齊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績,打破了它自己的記錄,蟬聯了世界雨“極”的榮譽。26461.2毫米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它比台灣省火燒寮於1912年創造的中國雨“極”記錄8408.0毫米多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總降水量還多。乞拉朋齊為什麼能下這么多的雨,這是因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濕的地區,那裡是濕空氣的“倉庫”,當著名的西南季風從孟加拉彎吹向西藏高原時,巍巍的喜馬拉雅山不讓它越過,濕潤空氣被逼發生上升運動,凝結成大量雨滴,瓢潑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齊,使它成為世界雨“極”。

在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恆河下游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下游,即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一帶,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由於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汽,造成6~9月的顯著多雨時期。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側喀西山地的南坡海拔1,313米處。喀西山地東西走向,長約250公里,高約1,500米,東端與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那加山和阿拉乾山相接,形成一個寬廣的向南敞開的漏斗狀谷地。暖濕的西南季風湧入這個谷地時,被迫抬升,造成驚人的雨量,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0,935毫米。據記載,在1861年曾達到20,447毫米,被稱為世界的“雨極”或“濕極”。乞拉朋齊離孟加拉灣約300公里,其間是一個地勢較為低下 的陸地,雨季時這裡因河水潰決,實際上已變為一片湖澤。由於洪水較暖,西南氣流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先吹拂於積水低地之上,因之飽含了大量的水汽,使乞拉朋齊降水猛增。而位於喀西山地以北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哈蒂,由於處在背風側,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

處在南亞西北部印、巴邊境的塔爾地區,冬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空氣乾燥;夏季炎熱,形成低壓中心,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其原因從自然因素來說,一是西北來的氣流,先經阿富汗、俾路支的乾旱高原再下降到這裡,則更加乾燥,不易降水;二是沿恆河上溯的氣流,在途中也失去水汽,等到再下降到這裡,也難以致雨;三是本區南海岸盛行西風和西南風,這種氣流是來自俾路支高原上的西北氣流,經海時間短,吸收水汽少,同時由於沙漠乾熱,也不足以興雲致雨;四是這裡上層有來自西方的極乾氣流的存在,上升氣流未達露點,即被乾燥氣流挾走,因此上升冷卻而致雨的機會極少。而使西高止山形成豐沛降水的西南季風氣流,在它的北緣上呈一簿楔,被上面下降的大陸空氣所復蓋,鋒面不活躍,逆溫現象阻止了對流活動,因此使這裡夏季各月少雨或無雨。

降水原因

乞拉朋齊為什麼能下這么多的雨呢?這是因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濕的地區,那裡是濕空氣的“倉庫”,當著名的西南季風從孟加拉灣吹向西藏高原時,巍巍的喜馬拉雅山不讓它越過,濕潤空氣被逼發生上升運動,凝結成大量雨滴,瓢潑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齊,使它成為世界“雨極”。 為什麼乞拉朋齊成為"雨極",巴邊境卻成為沙漠?在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恆河下游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下游,即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一帶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由於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汽,造成6~9月的顯著多雨時期。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側喀西山地的南坡海拔1313米處。喀西山地東西走向,長約250公里,高約1500米,東端與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那加山和阿拉乾山相接,形成一個寬廣的向南敞開的漏斗狀谷地。暖濕的西南季風湧入這個谷地時,被迫抬升,造成驚人的雨量,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0935毫米。據記載,在1861年曾達到20447毫米,被稱為世界的“雨極”或“濕極”。乞拉朋齊離孟加拉灣約300公里,其間是一個地勢較為低下的陸地,雨季時這裡因河水潰決,實際上已變為一 片湖澤。由於洪水較暖,西南氣流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先吹拂於積水低地之上,因之飽 含了大量的水汽,使乞拉朋齊降水猛增。而位於喀西山地以北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哈蒂,由於處在背風側,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 處在南亞西北部印、巴邊境的塔爾地區,冬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空氣乾燥; 夏季炎熱,形成低壓中心,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其原因從自然因素來說,一是西北來的氣流,先經阿富汗、俾路支的乾旱高原再下降到這裡,則更加乾燥,不易降水;二是沿恆河上溯的氣流,在途中也失去水汽,等到再下降到這裡,也難以致雨;三是本區南海岸盛行西風和西南風,這種氣流是來自俾路支高原上的西北氣流,經海時間短,吸收水汽少,同時由於沙漠乾熱,也不足以興雲致雨;四是這裡上層有來自西方的極乾氣流的存在,上升氣流未達露點,即被乾燥氣流挾走,因此上升冷卻而致雨的機會極少。而使西高止山形成豐沛降水的西南季風氣流,在它的北緣上呈一簿楔,被上面下降的大陸空氣所復蓋,鋒面不活躍,逆溫現象阻止了對流活動,因此使這裡夏季各月少雨或無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