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精選:湯姆叔叔的小屋

世界文學名著精選:湯姆叔叔的小屋

世界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多主題的小說。 Stowe,1811-1896)是美國小說家。 Stowe)都是傑出的公理教會牧師。

圖書信息

作 者: (美)斯陀夫人(Stowe,H.B.) 著 張友峰 譯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802111653 出版時間:2005-09-01

版 次:1 頁 數:494 裝 幀:精裝 開 本: 所屬分類:圖書 > 小說 > 世界名著

內容簡介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多主題的小說。首先,本書通過湯姆作為黑奴的悲慘遭遇,揭露和控訴了迫害與剝削美國黑奴的蓄奴制。其次,小說通過湯姆甚至主事的兒子喬治·謝爾比的博愛舉動,宣傳取代權力專制的基督博愛思想,實現作者“人人平等、博愛”的烏托邦理想。再次,現代女權主義者認為,斯托夫人也通過《湯姆叔叔的小屋》推崇母愛和家庭神聖性,她要使人感到權力中心不在政府法院、工廠市場,而在家庭中的廚房裡。換言之。整個世界惟有通過女性“親切的話語”、“溫存的教誨”以及“慈祥的母親”來統治。因此,《湯姆叔叔的小屋》既反映了社會的進步,也有其局限性。此外,小說在描寫人物上有著獨到之處。它描寫了兩組身份、命運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人物。作者懷著無比同情的筆觸,描寫了不同類型的黑奴形象:湯姆的情愛、忠厚、勤勞、助人,以及他俯首貼耳的性格特徵,通過作者的筆躍然紙上;而伊萊扎、喬治等則體現了不服黑奴制,奮不顧峰爭取自由的鬥爭形象。同時,作者也刻畫了形形色色的奴隸主形象。小說正是通過這些各具性格、思想的人物烘托出主題。雖然,在美國“湯姆叔叔主義”後來逐漸演變為專指阿諛奉承、惟命是從的雙相貶詞,但綜觀本書,我們卻始終體悟到形象涵義的藝術力量。
斯陀夫人(Mrs. 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1896)是美國小說家。父親萊門.碧邱(Lyman Beecher)以及丈夫卡爾文.斯陀(Calvin Stowe)都是傑出的公理教會牧師。史陀夫人生於康乃狄格州。1832年隨其父搬至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1836年偕夫返回新英格蘭。由於痛恨逃奴法案(the Fugitive Slave Law)的通過,遂於1852年出版其成名作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描寫黑奴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許多批評家認為,此部小說是美國南北內戰(Civil War, 1861-1865)的導因之一。儘管它在藝術及文學上技巧有不少缺點,但這部作品卻是舉世公認最偉大的、有關人道主義的檔案。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