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說家:卡夫卡》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奧地利)卡夫卡
譯者:謝瑩瑩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奧登
圖書目錄
判決
司爐
變形記
在流放地
鄉村醫生
在馬戲場頂層樓座
在法的門前
一份致某科學院的報告
飢餓藝術家
女歌手約瑟芬或耗子民族
煤桶騎士
鄉村婚禮籌備
布魯姆費爾德,一個上了年紀的單身漢
獵人格拉胡斯
中國長城修建時
一隻雜交動物
小寓言
一條狗的研究
夫妻
地洞
序言
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是我國讀者熟悉和喜愛的西方現代派作家之一。他生前在德語文壇上幾乎鮮為人知,但死後卻引起了世人廣泛的注意,成為美學上、哲學上、宗教和社會觀念上激烈爭論的焦點。
卡夫卡出生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布拉格,生活在布拉格德語文學的孤島上。在這種特殊的文學氛圍里,卡夫卡不斷吸收,不斷融化,形成了獨特的“卡夫卡風格”。他作品中別具一格甚至琢磨不透的東西就是那深深地蘊含於簡單平淡的語言之中的、多層次交織的藝術結構。他的一生、他的環境和他的文學偏愛全都網織進那“永恆的謎”里。他幾乎用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觀察自我,在懷疑百身的價值,因此他的現實觀和藝術觀顯得更加複雜,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測。
卡夫卡的一生是平淡無奇的。他從小受德語文化教育。早在中學時代,他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歌德的作品、福樓拜的小說和易卜生的戲劇鑽研頗深。與此同時,他還涉獵斯賓諾沙和達爾文的學說。大學時期開始創作,經常和摯友馬克斯·布洛德一起參加布拉格的文學活動,並發表一些短小作品。供職以後,文學成為他惟一的業餘愛好。一九○八年發表了題為《觀察》的七篇速寫,此後又陸續出版了《變形記》(1912)、《在流放地》(1914)、《鄉村醫生》(1924)和《飢餓藝術家》(1924)四部中短篇小說集。此外,他還寫了三部長篇小說:《失蹤的人》(1912—1914)、《審判》(1914—1918)和《城堡》(1922),但在生前均未出版。對於自己的作品,作者很少表示滿意,認為大都是塗鴉之作,因此留下遺言給布洛德,要求將其“毫無例外地付之一炬”。但是,布洛德違背了作者的遺願,陸續整理出版了卡夫卡的全部著作(包括手稿、片斷、日記和書信)。這些作品發表後,在世界文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從四十年代以采,現代文學史上形成了特有的一章——“卡夫卡學”。
無論對卡夫卡的接受模式多么千差萬別,無論多少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和卡夫卡攀親結緣,卡夫卡不是一個思想家,也不是一個哲學家,更不是一個宗教寓言家,卡夫卡是一個獨具風格的奧地利作家,一個開拓創新的小說家。其一,在卡夫卡的藝術世界裡,沒有了傳統的和諧,貫穿始終的美學模式是悖謬。一個鄉下人來到法的門前(《在法的門前》),守門人卻不讓他進去,於是他長年累月地等著通往法的門開啟,直到生命最後一息,最終卻得知那扇就要關閉的門只是為他開的。與表現主義作家相比,卡夫卡著意描寫的不是令人心醉神迷的情景,而是平淡無奇的現象:在他的筆下,神秘怪誕的世界更多是精心觀察體驗來的生活細節的組合;那樸實無華、深層隱喻的表現所產生的震撼作用則來自於那近乎無詩意的、然而卻扣人心弦的冷靜。卡夫卡敘述的素材幾乎毫無例外地取自普普通通的經歷,但這經歷的一點一滴卻匯聚成與常理相悖的藝術整體,既催人尋味,也令人費解。其二,卡夫卡的小說以其新穎別致的形式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視角,以陌生化的手段,表現了具體的生活情景。但卡夫卡的藝術感覺絕非是傳統意義上的模仿。他所敘述的故事既無貫穿始終的發展主線,也無個性衝突的發展和升華,傳統的時空概念解體,描寫景物、安排故事的束縛被打破。強烈的社會情緒、深深的內心體驗和複雜的變態心理蘊含於矛盾層面的表現中。卡夫卡正是以這種離經叛道的悖謬法和多層含義的隱喻表現了那夢幻般的內心生活,無法逃脫的精神苦痛和面臨的困惑。恐怕很少有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把握世界和再現世界的時候,能把世界上從未出現過的事物的奇異,像他的作品那樣表現得如此強烈。
卡夫卡的世界是荒誕的、非理性的;困惑於矛盾危機中的人物,是人的生存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孤獨、苦悶、分裂、異化或者絕望的象徵。他的全部作品所描寫的真正對象就是人性的不協調,生活的不協調,現實的不協調。他那“籠子尋鳥”的悖論思維幾乎無處不在,在早期小說《鄉村婚禮》(1907)中已經得到充分體現。主人公拉班去看望未婚妻,可心理上卻抗拒這種聯繫,且又不願意公開承認。他沉陷於夢幻里,想像自己作為甲蟲留在床上,而他那裝扮得衣冠楚楚的軀體則踏上應付的旅程。他無所適從,自我分裂,自我異化,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昏暗的世界。夢幻里的自我分裂實際上是拉班無法擺脫畢存危機的自我感受,人生與現實的衝突是不可克服的。
短篇成名作《判決》(1912)是卡夫卡對自我分裂和自我異化在理解中的判決,是對自身命運的可能抗拒。許多批評家把《判決》與其後來寫的著名長信《致父親》相提並論,視之為卡夫卡審父情結的自白。實際上,《判決》是作者心理矛盾感受的必然,並非是現實的模仿。小說中的人物更多則表現為主人公格奧爾格·本德曼內心分裂的象徵。
卡夫卡於一九一五年發表的《變形記》是中篇小說的代表作。小說主要從主人公的視角出發,描寫了在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下人的異化現象。如果《判決》中的本德曼是在自我分裂中尋求自身歸宿的話,那么,《變形記》里的主人公在自我異化中感受到的只是災難和孤獨。卡夫卡在這篇小說中用寫實的手法描寫荒誕不經的事物,把現實荒誕化,把所描寫的事物虛妄化。人變甲蟲,從生理現象看,是反常的、虛妄的、荒誕的;而從社會現象上講,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現實的。卡夫卡在這裡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他以荒誕的想像、真實的細節描寫、冷漠而簡潔的語言表述、深奧莫測的內涵,寓言式地顯示出荒誕的真實、平淡的可怕,使作品的結尾滲透辛辣的諷刺。
卡夫卡在超短小說的創作上尤其別具一格。他的超短小說形式多樣,題材反常,描寫形象,風格獨特。一篇超短小說往往只有寥寥數語,卻別開生面地給讀者創造了一個無盡的藝術想像空間,不可抗拒地喚起他們思索蘊涵於其中的奧秘的審美情趣。在這些超短小說里,卡夫卡以無與倫比的悖謬方式,表現了現代人身不由己的命運和生存的困惑。膾炙人口的《在法的門前》、《在馬戲場頂層樓座》、《小寓言》等集中地體現了卡夫卡的這種創作風格。活動在其中的人物或者隱喻人的動物都極力試圖去衝破生存的重重障礙,但最終無一能夠逃脫掉某種強大的力量的主宰,等待著他們的無非是生存的痛苦和無望。可以說,卡夫卡的超短小說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
無論卡夫卡的創作多么反常,變化多么多端,他的作品越來越趨於象徵性,風格越來越富有卡夫卡的特色,他未竟的三部長篇小說體現了“卡夫卡風格”的發展。
如果說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失蹤的人》(1912—1914)還或多或少地帶有模仿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痕跡,那么,《審判》(1914—1918)便完全是“卡夫卡風格”了。後者的內容已遠非前者那么具體,其普遍化的程度已近乎抽象。《審判》是布洛德最先整理出版的卡夫卡作品(1925),由此西方現代文學也開始了爭論不休的卡夫卡一章。
《審判》的表現充滿荒誕和悖謬的色彩,無論從結構和內容上都是“卡夫卡風格”成熟的標誌。作者運用象徵和誇張的手法,寓言式地勾畫出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審判》的藝術結構多線交織,時空倒置,所描寫的事件和過程突如其來,不合邏輯,荒誕不經,讓人感到如陷迷宮。
與《審判》相比,卡夫卡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城堡》(1921—1922)更具“卡夫卡風格”。《城堡》是卡夫卡象徵手法的集中體現。“城堡”既不是具體的城市,又不是具體的國家,而只是一個抽象的象徵物。它象徵著虛幻的、混亂的世界,象徵著給人們帶來災難的、不可捉摸的現實。卡夫卡所著力描寫的,不是這個象徵物本身,而是主人公對它的體驗。像《審判》里的約瑟夫·K一樣,K在“城堡”製造的迷宮裡一籌莫展,忍受著荒誕的煎熬,其生存的現實啟人深思。
“卡夫卡風格”獨成一家,卡夫卡的作品是留給後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永遠解不盡的謎。正因為如此,世界現代文學史上才形成了一個方興未艾的卡夫卡學。
自《世界文學》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發表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的中譯本至今,卡夫卡在我國的翻譯介紹和接受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特別從九十年代初以來,各種譯本源源問世。這些譯本中,除了個別作品譯自英文版外,絕大多數選取了卡夫卡的摯友馬克斯·布洛德整理出版的版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說選》選自《卡夫卡全集》的校勘本(德國菲舍爾出版社,1994年)。編者之所以選取這個負有盛名的校勘本,因為它忠實地根據卡夫卡的手稿,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兩個部分,同時也糾正了布洛德的一些勘誤,為翻譯和認識卡夫卡的作品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這本集子共選取了卡夫卡生前發表和未發表的中短篇小說三十七篇,其中除了《地洞》和《飢餓藝術家》以外,其餘作品均為新譯。
本書意在為我國的卡夫卡讀者和卡夫卡研究再現一個新的視野範圍。
韓瑞祥 仝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