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洞察的權利:網際網路精準廣告與消費者隱私保護研究

《不被洞察的權利:網際網路精準廣告與消費者隱私保護研究》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靖。

內容簡介

本書從網際網路規制的視角,深入考察了亞馬遜、谷歌、臉書等網際網路企業在不同的隱私保護模式下分別受到了何種力量的約束,從而明確網際網路企業在數據收集和處理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原則,並結合我國現狀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目 錄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問題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理論及文獻綜述

五、研究分析框架與方法

六、論文結構

第一章 隱私的基本價值:歷史的回顧

第一節 西方隱私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一、從公私領域的劃分到隱私權的提出

二、近代西方兩種隱私文化的分野:尊嚴VS自由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隱私觀

一、公私概念之歷史演變

二、關係社會中的群體隱私

第三節 回到原點:隱私的基本價值

本章 小結第二章 網際網路時代的數據隱私問題

第一節 網路資料庫技術概述

一、網路資料庫技術的發展歷程

二、網路資料庫技術的特點

第二節 “數據監控”的社會

一、福柯的“全景監獄”理論

二、作為“超級全景監獄”的資料庫與隱私的衝突

第三節 網路資料庫對個人隱私的威脅

一、數位化人格的形成

二、網路資料庫造成隱私侵害的主要表現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大數據背景下的網際網路精準廣告與隱私

第一節 大數據浪潮的興起

一、何謂大數據

二、大數據浪潮興起的原因

第二節 數據驅動的網際網路廣告精準行銷模式

一、顧客資料庫與精準行銷

二、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與商業模式的成熟

三、網際網路廣告的精準行銷方式

第三節 數據驅動的網際網路廣告投放模式

一、RTB廣告的概念

二、從媒體購買到客群購買

三、廣告生態鏈中的新角色與新技術

第四節 隱私基本價值面臨的新挑戰

一、公開的個人信息VS安全

二、無所不在的監控VS自由

三、個人喪失信息控制權VS尊嚴

四、區別對待、歧視與隔離VS平等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國外隱私保護的不同路徑

第一節 美國模式:注重行業自律和信息流通

一、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二、行業自律規範的建立

三、FTC的行政監管

四、技術保護措施

第二節 歐盟模式:嚴格統一的綜合立法

一、歐盟機構及歐盟法律

二、歐盟成員國機構及法律

三、歐盟數據保護立法改革進展

第三節 兩種模式的比較

一、兩種理論認識

二、現實社會的博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網際網路巨頭的隱私侵權與規制

第一節 購物網站:亞馬遜的隱私政策

第二節 搜尋引擎:谷歌的隱私風波

一、個人數據的合併

二、個人數據的二次使用

三、隱私政策變更

四、個人數據的收集

五、個人數據的儲存

六、個人數據的刪除

第三節 社交媒體:臉書的信息流廣告

一、臉書的重要特性與隱私政策

二、臉書的重大隱私危機

三、FTC對臉書的監管與執行

第四節 公司遵守與規制

一、網際網路企業在處理個人數據時的不當行為

二、規制的界限何在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我國網際網路精準廣告發展及隱私保護

第一節 網際網路精準廣告業的發展

一、中國網路廣告總體發展態勢描述

二、我國精準廣告行業的迅猛發展

三、精準廣告引發隱私侵權之爭

第二節 我國對消費者隱私保護的現狀

一、監管角度:立法現狀

二、行業角度:網際網路企業的自律規範

三、建議與對策

本章小結

結語

一、大勢所趨:大數據背景下的透明社會

二、平衡之道:回歸基本價值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