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萊頓學派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在英國的海濱城市布萊頓,誕生了世界電影史上最早的一個電影流派。由於這個學派的主要成員都在布萊頓出生和工作,學派也以此命名。

布萊頓學派
一、 誕生
二、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這一學派最有影響的人物有喬治·阿爾培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遜、阿爾弗萊德·柯林斯、希賽爾·海普華斯等。
史密斯和威廉遜最初都是海濱照相師,後來成為新聞片的攝影師。柯林斯曾是遊藝場的喜劇演員,成為導演後發展了喜劇類型的追逐片。
他們憑藉過去拍攝靜物照片的經驗,拍攝了一系列在電影製作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短片,如《讓我再夢一次》(1900)、《祖母的放大鏡》(1900)、《中國教會被襲記》(1900)、《汽車中的結婚》(1903)、《病貓》(1903)等等。
1、喬治·阿爾培特·史密斯
(1)代表作:
《讓我再夢一次》、《祖母的放大鏡》[見《盧米埃爾》碟片]
(2)電影技巧:
A、發明推拉焦距:
電影第一次使用“推拉焦距”的手法,是在史密斯的《讓我再夢一次》(1900)中。通過這種技法,攝影師能調整攝影機的焦距,讓影像從明晰變模糊,是為“柔焦”效果。
如片中,史密斯通過調節焦距的方式讓影像失焦,使得一個男人與一個漂亮女人接吻的鏡頭變得模糊,後面再接上另一個男人與他(看來不起眼的)妻子接吻的鏡頭。這種手法可以用來表現離奇的夢境以及強烈的妄想。
B、發明特寫鏡頭:
1900年,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鏡》中,首次使用特寫鏡頭。這部電影早已湮滅,我們從目錄中可以得知劇情:一個小孩從祖母的放大鏡中看到一個個被放大的物體。
1903年,他在《病貓》一片中,再次使用了特寫鏡頭。影片先給出一個主鏡頭:一個房間、兩個小孩、一隻病貓。主鏡頭後面緊接著一個特寫鏡頭:一湯匙藥、一隻小貓。這種突然跳接到事物的細節的方式,可能會干擾到當時觀眾的看戲習慣,因為在戲劇劇場中,觀眾都是處在固定的距離觀看舞台表演,而現在,史密斯用特寫鏡頭顯示了電影和戲劇的差異。電影有著戲劇所沒有的“強調”和“親近”的特性。
此後,很多具有國際影響的影片,都含有特寫鏡頭的拍攝,如演員臉部的特寫。這有利於電影明星的崛起,以及電影表現微妙的心理層面。
直到特寫鏡頭出現之後,人們才經常在電影中看到被放大的影像。
2、詹姆士·威廉遜
(1)代表作:
《中國教會被襲記》(1900),5分鐘,4個場景。
內容:先是義和團拳師在教會門前出現,撞開大門。接著,在教會的花園裡發生戰鬥,牧師被殺。牧師的妻子站在高樓的陽台上揮動一塊手帕。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望見這個求救信號之後,在一個騎馬的軍官率領下,向教會奔來。正當義和團縱火燒房子,從屋裡把牧師的女兒拖出來時,軍官騎馬衝進了花園,救出了牧師的女兒,把她拉上馬背,向觀眾奔來。接著,陸戰隊的士兵們從遠處奔來,刺死了幾個中國人,清掃戰場。三個雜技演員攀登高樓,救出了牧師的妻子。
(2)電影技巧:敘事的蒙太奇
片中,首次出現了敘事的蒙太奇段落,表現追逐和援救的場面。這成了後來的電影中一種很重要的戲劇手段。
電影史家薩杜爾指出,其中揮動手帕的畫面很有見地,因為它巧妙地實現了電影的轉場,使畫面從教會陽台流暢地切換到海軍陸戰隊。
此片還為後來的大型驚險片,尤其是美國西部片開闢了道路。
3、阿爾弗萊德·柯林斯
(1)代表作:《汽車中的結婚》(1903)
(2)貢獻:發展了喜劇類型的追逐片。
4、海普華斯
(1)代表作:《義犬救主記》(1905)
(2)簡介:一部緊張的追逐片,內容是一隻狗把一個小姑娘從女騙子手里救了出來。這部影片銷售了好幾百部拷貝。
三、 流派特徵
1、關注社會問題
布萊頓學派熱衷於展現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這與英國觀眾的觀影傳統,以及史密斯們長期戶外工作的習慣有關。
如威廉遜的《士兵的歸來》、《戰爭前後》等片,就反映了戰士從前線回來之後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2、追求電影技巧。
這些都對日後的英國電影及其傳統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一些電影史學家稱布萊頓學派“給電影帶來了蒙太奇”,是“追逐片的創造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