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新課改的守望者——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成長的探索

不做新課改的守望者——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成長的探索

13

基本信息


本書於2009年10月出版問世。作者李麗、康晶。本書旨在對教師專業成長知識進行普及,使廣大教師重視自身的修煉。它細緻入微地解讀了新課改,深入淺出地描繪了新課改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挑戰,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和成功教師案例。既適合廣大教師閱讀,又適合學校管理者的閱讀。本書的寫作方式、難易程度、遣詞造句、行文篇幅等,均緊扣教師的工作、生活的現實情況。

內容簡介

按照人的認知規律,本書分四篇來按照邏輯順利來進行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成長的探索。
第一篇為解讀教師專業成長。概念的澄清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第一篇從教師專業成長的含義與國內外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現狀,對教師專業成長進行了深刻的解讀。
第二篇為新課改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挑戰。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那么對教師的專業成長都帶來了哪些挑戰呢?本篇在透視新課改的基礎上,對新課改引起的思維嬗變、新課改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要求,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專業成長常見問題等進行了論述。
第三篇為途徑探索篇。面對新課改帶來的挑戰,廣大教師又應該如何應對呢?本篇在廣泛調研與吸收國外教師專業成長經驗的基礎上,為廣大教師指明了通往專業成長的路徑:閱讀——加快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反思——挖掘教師專業成長的深度、校本培訓——拓寬教師專業成長的深度、教育科研——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教育信息化——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支點、教師自我管理——教師專業成長的原動力。
第四篇為專題探討篇。為了徹底解除教師專業成長中產生的疑惑,專門設定了本篇,以期與教師探討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本篇包括教師職業專業化與教師專業成長,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成長共同發展兩章。

出版信息

出版社: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文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編著:李麗 康晶
責任編輯:周英儆 康日崢
責任校對:邵芳方
封面設計:西西里
定價:24.00元
2009年10月第一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教師專業成長概述
第一節 現代社會使教師專業成長問題凸顯 ………………………………… 2
一、教育改革及其實踐的不斷深化 ……………………………………… 2
二、教育理論探索的不斷深入發展 ……………………………………… 3
三、心理學的發展及與教育的結合 ……………………………………… 4
四、教育信息化對教師素質新要求 ……………………………………… 5
五、現代社會的變化 ……………………………………………………… 6
第二節 教師專業成長的含義 ………………………………………………… 7
第二章 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
第一節 國外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 ………………………………………… 10
一、主體:從政府向教師的偏移 ………………………………………… 11
二、內容:從知識向能力、態度的偏移 ………………………………… 12
三、模式:從“自上而下”式向“自下而上”、“橫貫底部”式偏移……… 13
四、評價機制:從評定教師向促進教師成長偏移 ……………………… 14
第二節 中國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 ………………………………………… 14
一、主體 …………………………………………………………………… 14
二、內容 …………………………………………………………………… 15
三、模式 …………………………………………………………………… 15
四、評價機制 ……………………………………………………………… 15
第三章 透視新課改
第一節 新課改的來龍去脈 …………………………………………………… 18
一、新課改概述 …………………………………………………………… 18
二、新課改的背景 ………………………………………………………… 21
三、改了什麼 ……………………………………………………………… 26
第二節 新課改引發的思維嬗變 ……………………………………………… 28
一、從傳統教學模式走出的嬗變 ………………………………………… 28
二、課程編制權逐漸下放的嬗變 ………………………………………… 29
三、學習觀的轉變 ………………………………………………………… 29
四、教學觀的轉變 ………………………………………………………… 33
五、教材觀的轉變 ………………………………………………………… 36
第三節 新課改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要求 …………………………………… 37
一、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轉變 …………………………………………… 37
二、新課改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 41
第四節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專業成長常見問題 …………………………… 45
一、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高原現象” …………………………………… 45
二、在職培訓 ……………………………………………………………… 45
第四章 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及意義探尋
第一節 影響教師專業成長的因素 ………………………………………… 47
一、理論綜述 ……………………………………………………………… 47
二、理論評析 ……………………………………………………………… 54
第二節 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探尋 ………………………………………… 56
一、教師的專業成長有助於更好地實現教育的社會功能 ……………… 56
二、教師的專業成長更直接的表現在對於教育本身的影響 …………… 57
三、教師的專業成長體現著教師的職業價值和人生價值 ……………… 57
第五章 教師專業成長有效途徑及評價機制
第一節 閱讀——加快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 ………………………………… 60
一、閱讀的重要性 ………………………………………………………… 60
二、中國教師閱讀現狀 …………………………………………………… 61
三、閱讀內容的選擇 ……………………………………………………… 61
第二節 教學反思——挖掘教師專業成長的深度 ………………………… 63
一、反思型教師教育的思想淵源 ………………………………………… 63
二、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反思的意義 ……………………………………… 63
三、反思的策略探討 ……………………………………………………… 65
第三節 校本培訓——拓展教師專業成長的寬度 ………………………… 70
一、校本培訓的幾個誤區 ………………………………………………… 70
二、校本培訓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作用 ………………………… 72
三、校本培訓模式、管理體系 …………………………………………… 73
第四節 科研——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 ……………………………… 75
一、研究為什麼有價值? ………………………………………………… 75
二、教育科研的性質 ……………………………………………………… 76
三、教育科研的定位 ……………………………………………………… 76
四、從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 77
第五節 信息化——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力支點 ………………………… 80
一、實現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成長的條件 ………………………… 81
二、實現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 82
第六節 教師的自我管理——教師專業成長的原動力 …………………… 85
一、目標管理能力 ………………………………………………………… 85
二、時間管理能力 ………………………………………………………… 88
三、高效溝通能力 ………………………………………………………… 89
四、情緒管理能力 ………………………………………………………… 92
五、健康管理能力 ………………………………………………………… 94
第七節 教師專業成長的評價機制 ……………………………………… 101
一、階段性評價機制 …………………………………………………… 102
二、多元主體評價機制 ………………………………………………… 102
三、個性標準評價機制 ………………………………………………… 103
四、目標導向激勵機制 ………………………………………………… 103
第六章 教師職業專業化與教師專業成長
第一節 專業與職業的區別 ………………………………………………… 106
一、職業的定義與主要特徵 …………………………………………… 106
二、專業的定義和主要特徵 …………………………………………… 108
第二節 教師職業專業化 …………………………………………………… 111
一、專業化 ……………………………………………………………… 111
二、教師職業專業性與半專業性的討論 ……………………………… 112
三、教師職業專業化的簡要回顧 ……………………………………… 115
四、中國教師職業性質的演變 ………………………………………… 117
第七章 新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是互動的
第一節 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 ……………… 123
一、教師專業成長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條件 ………………………… 124
二、新課程將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新的機遇和平台 ………… 128
第二節 具備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專業工作方式 …………………………… 130
一、備課 ………………………………………………………………… 131
二、上課 ………………………………………………………………… 132
三、聽課 ………………………………………………………………… 133
四、說課 ………………………………………………………………… 135
五、評課 ………………………………………………………………… 135
第三節 具備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能力 ………………………………… 135
一、教師要強化自身課程開發的責任感 ……………………………… 136
二、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課程開發能力 …………………………… 136
三、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課程研究能力 …………………………… 137
第四節 具備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能力 ………………………………… 137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教學設計能力 ………………………………… 137
二、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 ……………………………………………… 138
三、合作教學的能力 …………………………………………………… 138
四、綜合評價的能力 …………………………………………………… 138
第五節 具備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自我反思能力 …………………………… 139
第六節 具備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信息技術能力 …………………………… 140
附錄:從優秀教師成長中得到的啟示
一、長期、紮實的實踐 …………………………………………………… 143
二、頑強、自覺的學習 ……………………………………………………… 144
三、聯繫實際的思考 ………………………………………………………… 145
四、充滿個性的創新 ………………………………………………………… 146
五、和其他教師密切的聯繫 ………………………………………………… 147
六、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 148

作者簡介

李麗,溫州市實驗國小語文教師,2005年吉林師範大學國小教育系畢業至今;康晶,上海市松江區泗聯國小,2005年吉林師範大學國小教育系畢業至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