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下與上相對,脘同管。穴在臍上2寸,適當胃的下口處,主治胃疾,因名下脘。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解剖
下脘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第九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主治
腹堅硬脹,食谷不化,痞塊連臍上;嘔逆,泄瀉;虛腫,日漸消瘦。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腸炎。
基本內容
①人體部位名。指胃腔下口幽門部。《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素問·調經
論》:“下焦不行,下脘不通。”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脈經》名下管。別名幽門。屬任脈。足太陰、任脈之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下動、靜脈。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反胃,腸鳴,泄瀉,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橫結腸;有腹壁上、下動、靜脈交界處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脘痛,腹脹,嘔吐,呃逆,食谷不化,腸鳴,泄瀉,痞塊,虛腫。
〖人體穴位配伍〗配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穴(針灸並用)治急性菌痢。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足太陰、任脈之會。
下脘穴足太陰任脈之會。
〖別名〗下管穴。
〖穴義〗任脈的上部經水在此向下而行。
臨床運用
研究表明,針刺下脘穴對腸、胃功能有調整作用,使腸功能障礙患者恢復正常。可促進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胃液分泌雖保持高分泌狀態,但胃的總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趨於正常化。針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配伍
配天樞,消積化滯,治腸鳴腹脹;配中脘、內關,溫中和胃,治療嘔吐胃痛。
功效
本穴有健脾利濕、促進小腸吸收、散怯腸腑瘀 滯之效。本穴所以有此功能,是因脾惡濕、喜升,六腑氣寒,脾不運化,必然影響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而致泄利腹內腸鳴;若運化失常,氣阻不暢,必生食滯閉阻之疾,針灸下脘可達溫中化濕,消積化滯之效,故可治療腹痛腸鳴、飲食不化、嘔吐反胃等。
名解
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該穴名意指任脈的上部經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則繼續循脈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下管名意與下脘同。
2)足太陰任脈之會。本穴物質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它包括任脈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經的冷降之液,故為足太陰任脈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任脈下行。
〖功能作用〗疏導水濕。
〖治法〗寒則通之或灸之或循經向下推按,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相關論述
《針灸大成》:“六腑氣寒,谷不轉化。”
《針灸甲乙經》:“在建里下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