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
嗣後宋、吳、郭、張、寧、李、王氏等族相繼遷至,宋氏居東頭,吳、張、寧氏居吳家坡,李氏居李家疙瘩新窯、反頭,垣坡王氏居西坡。2000年在村舞台西北方百米處發現一穴,金大安二年(1210)古墓,居今八百餘年。據此推測,上院建村至少也有千餘年歷史。全村原有相當規模的古建築群,均坐落在村中心,關聖廟巍峨壯觀,座東向西,建在五米以上高的村門洞上,村門由長方形大青石條砌成,整潔美觀,關聖廟三間內塑關公、周倉、關平、華陀四尊像。
西面是人行道,前有木欄桿維護,廟後對面居村門洞口四米處有一碑樓,內豎碑一幢。廟前五十米處,有一正方形碑樓,中立一碑,東西兩邊各四幢碑,主要記述以寧北洋為首於清光緒年間修復排洪涵洞和集資之盛況。關聖廟背後為四間火神廟,中間三間插廊,南面樹三幢碑記,內間樹三尊神像,廟背面為舞台三間,後台設一間化妝室,南面五洞廊房,北面為大波池,四面用方塊青石砌成。
舞台背後為公立學校,西北各五間教室。上述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琉璃瓦封頂,四面為翹,白灰粉壁,木雕裝飾,莊嚴肅穆,古樸典雅。除火神廟外,1939年盡被日寇焚毀。
歷史名人
據史書記載和鄉野傳說,上院曾出不少名人。清順治十八年,郭景汾辛丑科進士及第,寧氏大師傅保箴、二師傅守箴、三師傅良箴創辦私塾,興學育人。李企武考中清光緒舉人,李沌碬秀才曾任民國聞喜南山區(石門、店上一帶)區長,主持籌劃為本村建舞台一座,興辦公立學校一所,為發展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李企顏北京政法大學畢業,曾任民國綏遠省清水河縣長,郭春泉曾任民國聞二高(東鎮北街)校長,張啟明太原國民師範學校肄業,學識淵博,精古通今,詩文書法俱佳,寧申智太原市公安學校畢業,曾任民國永和縣公安局長,解放後任聞喜縣政協委員。吳彥生共產黨員,任中國人民志願軍103團團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屢有戰功,後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歷史事件
從抗戰至今,上院村發生不少事件,1939年10月日軍燒毀民房五百餘間,窯洞四百餘孔(含下院),財物不計其數,殺害無辜村民李存恭、郭四龍、王春山、郭金庸四人,其間賈真一匪幫橫行鄉里,殘害百姓,濫殺無辜,迫使不少村民背井離鄉,投親靠友,逃往他鄉。1947年土改運動中,由於縣委指導錯誤,使運動擴大化,誤斗誤殺了一些人,為左傾路線的重災區,此年經後宮整黨,使錯誤得以糾正。新中國成立後,在歷屆黨支部村委會帶領下,經村農業合作化、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全村的經濟有所發展,面貌有所改變,但因左傾路線影響,走了不少彎路,村民的溫飽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五十年代初,以支部書記李祥奎、村長寧恩榮為首帶領民眾建舞台、蓋學校立下功勞。
經濟建設
1978年,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實現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歷經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全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據統計,全村現有中專畢業生23人,大專20人,研究生2人,在外幹部職工150餘人,其中縣級五人,局級十一人。其間以王甲申、李文為首,帶領民眾蓋舞台、建學校、打深井、修油路,特別是把全村由東南坡逐步向垣上搬遷,寫下了建村以來的光輝篇章。目前一個田字形的具有現代氣息的村落格局已經形成。全村村民決心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黨支部村委會帶領下,奮發圖強,開拓創新,發揚傳統,再創輝煌,向現代化的目標奮進,實現經濟更大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