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會擲骰子

上帝不會擲骰子

“上帝不會擲骰子”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要正確了解這個命題的真正涵意,還需要回到他之所以提出的背景。二十世紀上半期愛因斯坦曾經是量子力學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滿意量子力學的後續發展,也就是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詮釋,這一套詮釋表明自然法則中存在著一種根本的隨機性,於是量子力學建立了“非決定論”在微觀世界之發展基礎。言下之意,隨機性或不可精確預期性不是客觀物理世界的根本方面,只不過是人們對它的認識不完備而已。

簡介

“上帝不會擲骰子”是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的一個觀點的濃縮。二十世紀上半期愛因斯坦曾經是量子力學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滿意量子力學的後續發展,也就是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詮釋,這一套詮釋表明自然法則中存在著一種根本的隨機性,於是量子力學建立了“非決定論”在微觀世界之發展基礎。愛因斯坦與其他科學家提出一個“EPR悖論”來反駁哥本哈根的解釋,他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上帝永遠不會擲骰子”,他還有另一個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著它的時候才存在?”。愛因斯坦恪守“因果律”,他實在是最後一位經典物理學家。

來源

那就是二十世紀上半期量子力學的誕生和成熟期。物理學家們發現,對一個量子系統作單個測量,在原則上不能得到精確的結果,而只能得到獲得某種結果的機率是多少。例如,如果對一個沒有被“極化”的電子進行量子力學測量,我們可以得到自鏇±1/2的機率各為1/2,卻不能準確預期電子自鏇的值究竟為+1/2,或為-1/2。

對於量子力學測量的上述不可精確預期性或隨機性存在好幾種不同的解釋。其中有兩個主要的派別。一是所謂“正統派”,或“哥本哈根學派”,由大多數量子物理學家所持守。二是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少數非正統派。“正統派”以為量子力學(包括量子力學測量)對微觀物理系統的描述是完備的。言下之意,隨機性或不可精確預期性是客觀物理世界的一個根本方面。愛因斯坦至死都不接納這種觀點。他認為量子力學的描述是不完備的。言下之意,隨機性或不可精確預期性不是客觀物理世界的根本方面,只不過是人們對它的認識不完備而已。“上帝不會擲骰子”正是愛因斯坦用宗教的術語來表達他對量子力學和客觀物理世界的根本看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