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臨川道中

《上巳臨川道中》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七言古體詩。該詩前八句以白描手法寫出時間、行役及沿途所見景色風光,中間八句,為自己畫出一幅厭棄塵俗的幽棲高士形象,最後四句以自己歸隱理想作結。詩人在其中借景抒情,抒發了自己苦悶的心情,這首詩用典較多,有一種清麗之感。

作品正文

上巳臨川道中

二月六夜春水生,陸子初有臨川行 。

溪深橋斷不得渡,城近臥聞吹角聲。

三月三日天氣新,臨川道中愁殺人 。

纖纖女手桑葉綠,漠漠客舍桐花春 。

平生怕路如怕虎,幽居不省游城府。

鶴軀苦瘦坐長飢 ,龜息無聲惟默數 。

如今自憐還自笑,歛版低心事年少 。

儒冠未恨終自誤,刀筆最驚非素料 。

五更欹枕一悽然 ,夢裡扁舟水接天。

紅蕖綠芰梅山下 ,白塔朱樓禹廟邊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上巳:三月上旬之巳日。《韓詩薛君章句》:“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執蘭招魂續魄,祓除不祥。”後此風相沿不改。《後漢書》:“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魏以後,但用三月三日,不復用巳日。

②陸子:陸游自稱。

③愁殺人:形容春光的美好動人。

④桐花春:指桐花逢春開放。

⑤鶴軀苦瘦:喻瘦甚似鶴立也。蘇軾《次韻袁公濟謝芎椒詩》:“羨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飄飄鶴背軀。”“鶴軀”句意謂因長飢而苦瘦。坐,是因為的意思。

⑥龜息:效龜之吐納也。《芝田錄》:“袁天罡相李嶠曰,睡則氣從耳出,名龜息,必大貴壽。”

⑦歛(liǎn)版:古同“斂”,斂版,古代官員朝會時皆執手版,端持近身以示恭敬。

⑧刀筆:謂刀筆吏也。乃書吏之掌案牘者。《史記·蕭何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漢書·賈誼傳》:“俗吏之所務,在於刀筆筐篋,而不知大體。”

⑨欹(qī)枕:即斜倚枕頭之意。

⑩梅山:指夢裡家山開遍梅花。

⑪禹廟:在山陰,是詩人的家鄉。

白話譯文

二月初六春水正初起,陸游開始向臨川進發。

因溪深橋斷不能渡河,宿於城外聽城中吹角。

三月三日天氣很清新,在臨川道路之中行進。

路邊採桑女在采綠桑,客舍邊上桐花在盛開。

平生怕行路像怕老虎,深居簡出從不願出遊。

因為長飢而身軀苦瘦,靜靜呼吸只在心默數。

如今只能自憐和自笑,恭敬聽令年少的上級。

從來不後悔讀聖賢書,只恨自己去做刀筆吏。

五更斜倚枕頭心淒涼,夢中乘舟泛水連天際。

梅山儘是紅蕖和綠芰,禹廟邊上是白塔朱樓。

創作背景

乾道三年(1167年)春,陸游在隆興府通判任上,被主和派以“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彈劾免職。二月初,他從南昌出發取道陸路,經臨川、玉山等地回家鄉山陰。三月初三(即題中“上巳”),到達臨川(今江西撫州)城外,準備去拜訪一位名叫李浩(字德遠)的朋友。這首七古就是其時所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起兩句點明時令、行役。“二月六夜春水生”,用杜甫《春水生二絕》成句,這裡只是大致交代出行時正遇春水初生的時節,次句正點題目。接下來第三句“溪深橋斷不得渡”,承首句“春水生”。溪、橋,當指盱水(即撫河)及河上的橋樑(是入臨川城必經的橋)。因為溪深橋斷,不能渡河入城,故而在城外客舍投宿,晚間睡臥中可以聽到附近城頭上吹角的聲音。隔河聽角,又是晚上,對近在咫尺的臨川不得一睹風貌,更激起對它的想像。這是藉此為下文作勢。以上四句,總提“臨川行”。

“三月三日”四句,轉筆正面描繪上巳日臨川道中情景。“三月三日天氣新”,用杜甫《麗人行》成句。如同己出。“纖纖女手桑葉綠,漠漠客舍桐花春”,即具體描繪“愁殺人”的道中風景。桐花紅色,與呈青灰色的客舍相映;桑葉深綠,與纖纖素手相映。這風光,在溫煦旖旎中帶有輕淡的客愁。

“平生”四句,從臨川道中所見轉抒所感。“平生怕路如怕虎”,比喻新穎,與下句“幽居不省游城府”聯繫起來,為作者自己畫出一幅厭棄塵俗的幽棲高士形象圖。

“鶴軀苦瘦坐長飢,龜息無聲惟默數”兩句,則進一步從外形的清瘦與平居的靜默兩方面顯示了高士的形象。

“如今自憐還自笑,歛版低心事年少。儒冠未恨終自誤,刀筆最驚非素料。”這幾句大體上是從杜甫《莫相疑行》詩意化來,而翻出新意。“如今”二字,應上“平生”,折轉到對當前處境的抒寫,仍屬道中所感。詩人感慨自己如今為了生計,不得不俯首低心,屈節事人,“年少”,當是指詩人的頂頭上級。想來既可悲,又復可笑,因為這完全違背了詩人的高潔本性。儒冠終誤身(“儒冠”句化用杜詩“儒韙多誤身”)詩人並不悔恨;在幕府中以刀筆為業(指任通判之職),與素願相違,這才最為驚心。“未恨”、“最驚”,兩相對映,感情濃烈。

“五更欹枕一悽然,夢裡扁舟水接天。紅蕖綠芰梅山下,白塔朱樓禹廟邊。”最後四句,以夢想歸隱作結。“五更欹枕”、“夢裡”,遙應篇首“臥聞”。這四句轉出歸隱之想,一結悠然,意境綿邈。“紅”、“綠”、“白”、“朱”等色彩字疊用。更具清麗之致。

陸游前期的七古,雖然也學杜甫,像這一首甚至屢用杜甫成句,但風格婉麗而不道勁。他到達南鄭前線以後,詩風起了變化,詩中才有縱橫馳驟的氣勢。

名家點評

商丘師範學院中文專業副教授王增斌《陸游集》:本詩寫於詩人仕途受挫之後,詩由道中所見所感引發心思,抒發了詩人心情的苦悶。全詩以歸隱理想作結,使詩平添一種意境綿邈情調。“紅”、“綠”、“白”、“朱”等色彩字的巧用,又使詩呈現一種清麗之致。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