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丁香、川椒(取紅)等分(10g),冰片少許(1g)。
用法用量
上為末。敷痛處。
功用
消腫止痛。
主治
牙根腫痛。
使用注意
忌食辛燥之品。
附註
如無川椒,以蓽茇代之亦可。
附方
名稱:三香散
組成:沉香、木香、蔻仁、蘇葉、藿香
主治:食呃。飲食填塞胸中,或食物太甚,咽而不下,發為呃逆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
三香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牙根腫痛。
丁香、川椒(取紅)等分(10g),冰片少許(1g)。
上為末。敷痛處。
消腫止痛。
牙根腫痛。
忌食辛燥之品。
如無川椒,以蓽茇代之亦可。
名稱:三香散
組成:沉香、木香、蔻仁、蘇葉、藿香
主治:食呃。飲食填塞胸中,或食物太甚,咽而不下,發為呃逆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
三香散,來源於《醫學入門》卷七,由沉香、紫蘇、白豆蔻組成,主要治於胃冷呃逆,經久不止。
三香散1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三香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牙根腫痛。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使用注意三臣散 藏藥名:倫保松覺 拼音名:Sanchen San 英文名:書頁號:C1-256 標準編號:WS3-BC-0253-95。藏藥三臣散由天竺黃、紅花...
處方 性狀 用法與用量組成: 木香半兩,丁香半兩,香附子(炒去毛)2兩,陳橘皮(去白)1兩半,益智仁1兩半,甘草(炒)1兩半,縮砂仁1兩半,厚朴(去...
參考資料八味三香散是中藥方劑,主要原料是沉香、廣棗、訶子、肉豆蔻、木香、木棉花、石膏、楓香脂,有理氣活血的功效。
【成份】 【性狀】 【功能主治】 【適應症】 【用法用量】散香(宗教) 指散碎之香。即不成丸粒狀之粉末香,乃密教修護摩法時所用供物之一。散,表示微細之煩惱,於行法時,投諸爐中,燒以供養。於此類供物中,切花、丸香...
散香(戰機) 散香(小說人物)三香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痧脹玉衡》卷下。具有行氣,溫中,散寒之功效。主治痧症過飲冷水,痧不愈者。臨床常用於冠心病心絞痛見胸痛徹背,冷汗出,口唇青紫,舌...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星香飲(《直指》卷三)、對星香散(《明醫指掌》卷二)。本方方名,《袖珍》引作“星香湯”。方中南星,《明醫指掌》作“膽星”。主治:氣盛人卒中,昏不知人,口...
星香散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