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澳天主教堂

三都澳天主教堂

三都澳天主教堂是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的一座天主教堂。教堂在海島的後山上,由西班牙多明我會的神父建於1932年,保存完好。內部裝飾用料考究,做工精細,色彩絢麗。教堂後面還有規模宏大的修女院。這兩棟建築歷經浩劫:1944年的大轟炸和1966年的文革,有幸保存至今。

概述

三都澳天主教堂
三都澳天主教堂是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的一座天主教堂。教堂在海島的後山上,由西班牙多明我會的神父建於1932年,保存完好。西班牙式風格,坐西朝東,鐘樓高15米,面寬17米,深21米,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350平方米。設計有玫瑰窗、拱券、穹頂。內部裝飾用料考究,做工精細,色彩絢麗。1996年重新裝修。2003年12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堂後面還有規模宏大的修女院。這兩棟建築歷經浩劫:1944年的大轟炸和1966年的文革,有幸保存至今。

歷史沿革

鴉片戰爭結束後,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獲得保護,天主教徒越來越多,福建教區劃分為北福建教區和南福建教區,包括三都澳在內的寧德州隸屬於北福建教區。三都澳開埠後,福建教區副主教高滿珍到三都澳傳教收徒,將三都島里街一棟民房改為教堂。20世紀20年代,三都澳已初具規模,1927年5月28日,寧德、福安等地從北福建教區析出,設立“福寧教區”,下設福安、穆陽、溪鎮、羅江、寧德、霞浦六個總鐸區。次年,教區主教公署遷往三都,西方傳教士開始於此建立一批教堂、修道院。天主教在寧德地區的發展更加迅猛,至1949年,寧德已有14個教堂,教徒達3000餘人。
1939年,日軍由三都碼頭、港口、黃灣、新塘四路登入三都,進入前、后街,放火焚毀洋行、商店和物資倉庫,三都街化為灰燼,此後,1940年和1944年,日軍兩次對三都島進行大規模轟炸,大多數近代建築被毀,僅有位於山地的西班牙教堂、主教府邸、英國修道院等遺存。

建築特色

教堂的正立面是巴西尼卡拉丁十字平面
西班牙教堂位於三都島松岐村,該教堂是天主教福寧教區主教的本堂,建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亦即天主教福寧教區主教由福安遷往三都澳的次年,創始人是個西班牙人,前幾年死於台灣,首任神父為鄭鳳經。
教堂坐西朝東,石木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為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哥德式建築風格,高15米,正面三間寬17米,深三間21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教堂採用巴西尼卡拉丁十字平面,正立面朝東,大門兩側起雙塔,正門上方樹神像,下書“天主堂”三字,中層為玫瑰形圓窗,兩側尖券形窗,下為透視門、透視窗。大廳為人字形屋架,檁椽木構,天篷穹窿式,左右兩側共十二窗,後廳四方形,大廳和橫翼的屋面採用筒形的肋骨拱,在大廳和橫翼交匯處,有略微升起的方形塔樓樓座,避免了兩拱交叉時較難砌築的複雜相關線,教堂拱背後是半圓形龕,採用四分之一的橢球體拱頂,內設神壇。
教堂建於20世紀,所以它雖被冠以“西班牙”之名,卻能從其身上看出同時期其它的建築風格與裝飾手法,不如稱為“近代哥德式教堂”更為貼切:
西班牙哥特建築形成之初,羅馬風建築在西班牙北部和卡斯蒂利亞得到極大發展,所以西班牙建築中有羅馬風建築的蹤跡:如橫斷面上代替法國尖券和飛扶壁的,是樓座和斜肋骨拱,斜肋骨拱在維修時被損壞,但還可見痕跡。
15世紀下半葉和16世紀,伊斯蘭教建築裝飾手法先後和哥德式的和義大利的文藝復興的柱式細部相結合,形成西班牙獨特的建築裝飾風格,名為“銀匠式”,該教堂雕飾非常精巧考究,採用鏤空的手法,應當就是這種“銀匠式”遺風。
此外,從教堂塔樓上小尖塔柔和的曲線,可以見到巴洛克裝飾語彙的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