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民行發〔2015〕49號
湖南省民政廳關於同意漵浦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覆
懷化市人民政府:
你市呈報的《關於漵浦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懷政〔2015〕89號)收悉,按照國務院《關於行 政區劃管理的規定》第五條、第七條和第八條的規定,經研究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現批覆如下:
同意漵浦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
同意崗東鄉、兩江鄉、善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三江鎮。新設立的三江鎮轄洞坪、西湖、坪坡、山陽、銅鑼、 亮坳、巴蕉、錫泥、羅林、樂元、彭州、甘溪、公雞、雙坪、黑沖、巴油、正江、木壕、朱溪、竹元、大 興、三口、十九溪、粟溪、何家、古台、桎木、陶金、梨元、梅通、石牛、栗坪、十字、雙江、羊角、將 溪、蛟溪、登山、金龍、木蘭、梅坪、黑塘、梧桐、一心、大花、堆金、金雞、兩溪、青樹49個建制村,總 面積287.58平方千米,總人口3.50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栗坪(原兩江鄉人民政府駐地);
湖南省民政廳 2015年11月19日主動公開
抄送:省委辦公廳、省委改革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懷化市民政 局 湖南省民政廳辦公室2015年11月19日印發
崗東鄉簡介
懷化市漵浦縣崗東鄉漵浦縣轄鄉。1956年為江東鄉,1958年屬江東公社,1981年更名崗東公社,1984年改 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44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人口1.1萬。鄉政府駐樂園。有公路通縣城。
崗東鄉轄洞坪、西湖、甘溪、彭洲、樂園、羅林、錫泥、芭蕉、正江、亮坳、公雞、坪坡、巴油、山陽、雙 坪、銅鑼、黑沖17個村委會。盛產木材、辣椒、菸葉。鄉鎮企業主要有林場、茶場。[1]
兩江鄉簡介
兩江鄉位於漵浦縣東部,東接新化縣金鳳、天門鄉,南連新化縣奉家鎮,西靠本縣的油洋、祖市殿、水田莊 等鄉鎮,北鄰善溪,是婁底、益陽和懷化三市交界之地。全鄉總面積為116平方公里,境內高山縱橫交錯、延 綿起伏,因朱溪江和木壕河在雙江口匯合,故稱兩江鄉。
兩江鄉鄉轄三口、粟溪、何家、羊角、古台、將溪、梓木、蚊溪、雙江、木壕、陶金、朱溪、梨園、栗坪、 十九溪、十字、大興、石牛、梅通、金竹園20個村,146個村民小組,共3501戶,總人口為13065人。[2]
善溪鄉簡介
善溪鄉是湖南省漵浦縣下轄的一個鄉。1956年為善溪鄉,1958年屬江東公社,1984年復改善溪鄉。位於縣 境東北部,距縣城88公里。面積58平方公里,人口0.8萬。鄉政府駐一心。有公路通縣城。轄登山、兩溪、青 樹、金龍、木楠、梅坪、梧桐、黑塘、一心、大花、堆金、金雞12個村委會。盛產木材、茶葉。為漵浦、新 化、安化邊境農副產品集散地。
三江鎮資源互助平台
原崗東鄉、兩江鄉、善溪鄉即將合併成立三江鎮,為了給三江鎮各界人士提供一個平台,我們創立了三江 鎮資源互助平台!為三江老鄉提供一個資源共享,資源互助平台!(因三江鎮資源互助平台因公眾號正在籌劃 中,故先委託“眾益圈”公眾號進行首批次宣傳,產生法律及著作權問題歸屬於三江鎮資源互助平台)
一、宗旨
1、本群以“鄉音、鄉情、交流、合作、互助、進步”為主題,互幫互助,資源共享,打造三江鎮資源平台! 本群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行業、不分地位貴賤,但謝絕不三不四的人員加入,實現真正的資源互助,帶動三江 鎮經濟、旅遊等發展
2、發展目標:
結合遍布全國的同鄉人脈資源,合理利用各行各業的行業知識,爭取給每一位成員帶來一份歸屬感。我們希 望做成一個不一樣的交流平台,可以讓你他鄉有故知,回家有溫暖。我們提供非盈利的職業規劃推薦,我們 提供非專業的行業疑難解答,我們提供非一般的項目投資建議,我們提供正能量的心理諮詢指導。我們提供 絕對公開的資源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心得共同分享,敢想敢說敢做。我們代表著三江的新生力 量,我們希望打造一張山區新秀名片。我們只做我們自己,不論我們身處何地,不論我們在做什麼工作,我 們都是三江人。
二、入群條件
1、原崗東鄉、兩江鄉、善溪鄉的各界人士
三、平台制度/定位:
本群實行實名制,進來的朋友按照,地區+行業+姓名修改自己的群名稱,大家在新拉朋友進來的時候最好 是不要加一些亂來的人進來,做到真正的資源互助。
1、自我成長
平台內成員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我們也許彼此不認識,我們也許之前從來沒交集。但是我們共同生長在同 一片美麗的土地,我們有著同樣的鄉音,我們有著共同的回憶,我們懷揣同一個夢想,我們因為緣分聚在一 起。我們需要共同成長。
2、自我發展
坐擁家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利用現代快速方便的網際網路銷售推廣資源,把傳統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 模式結合起來。進行新的生產銷售品牌各環節的創新投資。抓住國家未來對三農政策的大力扶持和電商渠道 下沉 發展農村電商,創造更多的返鄉創業機會和鄉民的再就業機會。
依託新建的高速公路平台,尋找新的物流,旅遊,農業經濟各種資源機會。共同為家鄉為自己的人生髮展尋 求一個新的方向和機會。
3、自我升華
如果我們有幸成功,我們要不忘回報社會。要有懂得對家鄉進行反哺。我們會像愛自己的家人父母一樣,愛 我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