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氧療法是將醫用三氧溶於生理鹽水靜脈推注、滴注、自體血回輸,或三氧直接輸入陰道、直腸、油膏浸入皮膚和全身三氧浴等配合套用治療腫瘤的治療方法。
三氧的治療作用
1、在體內發揮其強氧化性,直接殺死和清除體內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癌細胞; 2、提高血氧飽和度,增加腫瘤細胞氧和度,激活代謝,增加腫瘤對放療和化療的敏感性; 3、誘導並激活機體抗氧化酶系統,清除機體過多自由基; 4、氧化分解機體產生的廢物及毒性物質; 5、誘導機體釋放腫瘤壞死因子,殺滅腫瘤,抑制腫瘤生長; 6、調節體內抗腫瘤抗體的活性,增強機體的抗腫瘤功能。 三氧治療的適用範圍極廣,臨床效果顯著,套用方法簡單,不良反應輕微,是臨床配合腫瘤和各種慢性疾病的理想選擇。
三氧治療腦中風及其後遺症的理論依據
1 急性期腦中風的病人由於缺氧和代謝的降低,細胞膜上ATP依賴性鈉鉀通道關閉,導致大面積水腫發生,通過臭氧大自血回輸治療後,患者血中ATP含量明顯升高。ATP通過血液循環到缺血、缺氧腦組織,鈉鉀通道迅速恢復活性,正常運轉,進而使細胞內外離子失衡得到徹底糾正。該理論現在得到了世界學術界一致認同。
2. 經過多年的實驗及臨床實踐科學家發現臭氧與血液混合後即生成氧氣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作為一個重要信使能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從而引發一系列化學反應,誘導出多種生物活性因子。例如細胞因子激活作用和新陳代謝的活化。重建人體自身被破壞的免疫系統。
3. 患者血液經過臭氧自體血液診療處理後在紅細胞膜上發生了輕微的過氧化反應,使細胞膜的可塑性和通透性增強,從而使膜的流動性增加。此外,隨著膜表面的負電荷增加,細胞的沉降率也隨之降低。同時,血漿黏稠度隨之大大降低。
4. 臭氧治療能夠刺激細胞抗氧化酶的增加,從而抑制慢性氧化應激。
5.臭氧治療中風的機理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臭氧治療能大大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血液循環,激活紅細胞代謝,提高人體的組織活性,使組織的供氧狀況得到改善。同時恢復細胞功能,使以前缺氧的氧代謝變得更有效。臭氧能改善血液的結構以及在動脈和靜脈中的流動方式,增加紅細胞的彈性,從而提高了血液通過毛細血管的能力,並增加身體組織的氧氣供應。臭氧還能改變血液中血小板的聚合方式,在有血栓的地方生成的過氧化氫能改變血栓的發展,使血栓解體。臭氧能氧化並去除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色斑等脂肪物質,並能增加血管彈性。這些作用都有利於中風的治療與康復。
臭氧的醫學史
臭氧和醫學的淵源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醫學史(1)
1826年 臭氧可以殺滅細菌的功能就有了文字記載。
1840年 Schonbein發現了“活性氧”。
1870年 歐洲發表了首篇用臭氧淨化血液的報導。
1885年 第一本詳述《臭氧》醫療用途的書籍出版
醫學史(2)
1902年 J.H.Clarke編寫的《醫療實踐手冊》首次記述了臭氧水成功治療貧血和糖尿病的病例。
1915年 德國Wolff醫生用臭氧成功地治療了皮膚病。一戰期間德國醫生利用臭氧治療了大量開放性外傷和厭氧菌感染的傷員。
1932年 德國牙醫Fisch把臭氧作為抗感染藥物。同期法國醫生Aubourg 將臭氧套用於直腸灌注治療結腸炎。
1935年 奧地利的埃爾文?帕斯特爾教授發表了《在外科學上採用臭氧治療》的論文。
1945年 Payr教授率先提出了套用臭氧靜脈注射治療循環功能失調。
醫學史(3)
1958年 德國人Joaquim Hansler發明可控制濃度的臭氧發生器在德國問世,臭氧療法在醫學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1966年 科學家Otto Warburg教授關於腫瘤細胞具有厭氧性的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在這之後,科學家們試圖用高比重的臭氧來治療癌症,並且在臨床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臭氧治療低廉的費用使這一成果很快被歐洲各 個國家的人們所接受,並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醫學史(4)
1972年 組織德國的第一個氧氣-臭氧療法治療協會。
1979年 德國的Dr.H.Wolff(1927-1980)的一本關於臭氧在醫學中多種用途的書出版。他第一個開始使用真正的醫學臭氧發生器。他發展了臭氧自體 血液治療(O3-AHT)。
1999年3月11-13日臭氧治療國際會議在Verona的葛蘭威康(Glaxo-Well-come)研究中心舉行。開幕式上紀念Schonbein誕辰200周年。
2004年 義大利VELO BOCCI的《臭氧治療學》問世。
醫學史(5)
回顧臭氧醫用發展簡史,使我們看到:臭氧在淨化血液、治療貧血和糖尿病、皮膚病、開放性外傷和厭氧菌感染、結腸炎、循環功能失調等疾病的治療上都曾有過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