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塘地處浦東,是松江府下最早植棉的古鎮之一。自元代始,受黃道婆的影響,三林地區的棉紡織業日益推廣,棉紡織業技藝高超而名播全國。三林塘標布工藝講究,布身光滑潔白,寬一尺二寸,深受各地的歡迎,行銷京、秦、晉、甘等地,交易頗大,動輒白銀數十萬元。
明代中期,三林塘因布市而繁榮昌盛,成為松江府紡織中心之一,每天上市的標布達上萬匹。民間流傳“收不盡的魏塘紗,買不盡的三林布”,可見其盛況。1905年~1912年間,三林塘共有大小布莊47家,由於三林塘的標布產量多,質量也特別好,便有“三林塘標布進京城”的口碑。上海祥泰布號原以經營標布為主,故在它的牌子上,也印有上海三林塘標布,足證聲譽之盛。宣統元年(1909)三林巨商湯學釗把“扣布”(標布的一種)參加全國比賽,獲江蘇巡扶、兩江總督頒給二等獎憑和二等銀質獎章。次年“元大”牌尖布,格子布,陳列於“南洋勸業會”,獲得農工商部銀質獎章。1915年“京莊白套布”參展於農工商部舉辦的“國貨展覽會”獲金質繪馬獎章。
解放以來,隨著工農業及現代紡織業的發展,三林塘標布逐步衰退,這一延續了七百年的古老織布工藝,終於淡出市場。在當今人們崇尚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生活中,我們期待三林標布能重振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