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三昧》講述了發生在北京城的幾段往事,一束人生。故事跨度達80年,自民國始,歷經八年抗日、建立新中國、十年浩劫、改革開放,至北京奧運會結束。寫若干人與一座戲樓的愛恨糾葛,近近遠遠短短長長。三張高凳、三個演員、三把好聲音,說說笑笑叨擾叨擾那幾段已悄悄走遠的人生……
演出介紹
2012年,當時還在世的台灣戲劇界領軍人物、屏風表演班創始人李國修曾帶著自己的經典作品《三人行不行》來北京演出。那是一部由三個演員演繹幾十個角色的實驗喜劇。而為了貼近內地觀眾,李國修老師的弟子一弛重寫第二橋段,用一段發生在北京的故事代替了原本特別“台灣”的版本。
四年後,出於對英年早逝的老師的懷念,也是對於舞台廣播劇的偏愛,一弛延續並深度探索這一形式,一馳推出全本的舞台廣播劇《三昧》,講述的是在什剎海邊長大的三個人的愛與離別。
從2012年開始,一弛開始構思《三昧》這部幾乎沒有舞台調度的舞台劇,寫寫停停幾經易稿直至二零一六年終於完成劇本的創作。這期間,國修老師因罹患重症不幸離世,悲痛之餘也使他更加堅定了要做這部戲的決心。
一弛透露,《三昧》並非簡單擴充,而是建構了全新的人物、背景及故事框架。“故事還是發生在北京,還是三個人。自民國始,歷經八年抗日、建立新中國、十年浩劫、改革開放,至新世紀結束。新人物、新背景、而且增加了一座戲樓,講的是三個人與一座樓的故事。”
在舞台呈現上,整部戲中,演員坐在椅子上,演員在講述者與角色的身份中跳進跳出,播演故事。一弛坦言這種形式是他從傳統藝術評書中借鑑而來的,“常見的在同一空間下的位置關係表現方法發生了改變,借鑑了傳統藝術評書中的表現多個人物對話時的表演方式,不過一個人表演變成了三個人。三個演員一人分飾多角,表演三部處處勾連在一起的獨角戲。
導演的話
《三昧》不過是三本人生流水賬,是一筐不正經掛著的幾滴鱷魚淚,或悲或喜若苦若甜,您受累品嘗。
名喚《三昧》卻何得三昧,想必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多數一昧苦行,唯冷暖自知。叫它舞台廣播劇也好,叫它聲優戲劇也罷,竊以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有趣的東西,一個新鮮的玩意兒,就為給您換換口味。我們也許無法減壓,但儘量不給您添堵,且基本不胡說八道。
做到有趣,也不容易,您說呢?
—— 一弛
主創簡介
導演/編劇
一弛 原名張鵬。理工科畢業,後轉入電視人的行列,也編也導。“戲劇是我眾多愛好之一,也是我最尊重的愛好,是能讓我暫時停止聒噪的良藥。” 一弛在2011年拜在台灣戲劇大師李國修門下,曾經重寫了《三人行不行》中“舞台廣播劇”部分的內容,得到國修老師的認可並成為在內地公演的版本。從2012年起, 一弛開始構思《三昧》這部全本的 “舞台廣播劇”。 |
主演
康大鵬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文藝廣播《開心茶館》主持人,曲藝編輯。多次獲得 北京電台聽眾喜愛的最佳主持人稱號。2016年演播廣播劇《我要穿越》,獲北京電台春節節目大賽一等獎。 |
陳曦 相聲、快板戲劇演員,他對於生活樂觀向上,對藝術嚴謹負責,對業務精益求精,最常聽到他講的一句話就是:說好相聲,對觀眾負責。 | |
池騁 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碩士研究生, 北京市曲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導演。主演北京曲劇《珍妃淚》、《啼笑因緣》、《王老虎搶親》、《北京人》等;話劇《駱駝祥子》、《生 ·活》《老舍五則》。 |
演出陣容
第一輪演出( 2016年11月2日-6日)
編劇/導演:一弛
主 演: 康大鵬、陳 曦、池 騁
出 品人:秦 崢
制 作人 :四 四
舞台設計:歐陽雯
燈光設計:黃 濤
音響設計:吳天軍
副 導 演:蘇鄖雲、 田潔
監 制:龍 舒
執行製作:張 岩
宣 傳:劉 音
出品單位:北京博睿立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第二輪演出(2017年4月5日~4月16日)
編劇/導演:一弛
主 演: 康大鵬、陳 曦、池 騁
出 品人:秦 崢 /車向籃 /王強制 作人 :四 四 /劉兆雄
舞台設計:歐陽雯
燈光設計:黃 濤
音響設計:吳天軍
副 導 演:孫悅
宣 傳: 齊夢晗
出品單位:盟邦(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評論
短評
今晚應羊朵召喚,在鼓樓西劇場看《三昧》,是近期看到的最被打動的一部戲!這些年代我都經歷過,感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藝術家 藍天野
---------------------------------------------------------------------
一出鮮活生動、引得我哈哈大笑的《三昧》,攪起我心底最黑暗的記憶,胸口堵得悶疼,恨不得有一把利刃扎出血來!
——著名編劇曹禺先生的女兒 萬方
---------------------------------------------------------------------
用普通人卑微的情感完成了關於社會變遷的宏大敘事。主旋律呀!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戲文系主任 張先
---------------------------------------------------------------------
看了《三昧》,讓我吃驚,這真的是舞台廣播劇,但絕不是在舞台上背台詞。這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舞台演出。這還真是“一個有趣的東西,新鮮的玩意兒。”
看得出來,這個戲從演員到舞美,都是導演兼編劇一馳精心設計的。
老大、廣和樓少掌柜,老二,家裡是賣餛飩的,老三,一個闊小姐。青梅竹馬,仨小無猜,隨著世道的變遷,三個人長大了,本來相依為命,卻又互相殘害。入獄的入獄,勞改的勞改,悲歡離合,催人淚下。人老了,三個人又在廣和樓相見,三個人抱頭痛哭:“我是壞人!”“我是壞人!”“我是壞人!”本來都是好得穿一條褲子的結拜兄弟兄妹,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但他們做不到。為什麼?我是過來人,我知道,因為我知道,我也做不到。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李龍吟
---------------------------------------------------------------------
孟子說過: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這個劇,成功做到了廣播劇的變身與話劇舞台呈現的很好結合,兩種風格與藝術效果雙贏。古城經歷的歷史風雲化入普通百姓的悲歡離合中。說的,唱的,不但見證了老戲樓的滄桑悲涼,而且,不正是唱出了我、我們這些老北京人生命歷程嗎?當藍天與鴿哨不再時,我們不禁要問,我們往哪兒去?如何才能給後人永遠留住北京這座歷史名城中曾經的恢弘氣度,濃濃味道?如何讓四九城中曾經的人情、風韻,鮮活地流淌在我們每個北京人的血脈中?
——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院
戲劇學者 靳大成
---------------------------------------------------------------------
昨晚,在鼓樓西劇場看聲優戲劇《三昧》。儘管霧霾濃重,儘管劇場藏在“百花深處”難覓影蹤,儘管路窄巷子深無處停車差點遲到有些悻悻然。但看完《三昧》,慶幸自己真實不虛此行。《三昧》以北京三個發小的命運為線索,穿起從民國到上世紀末上下幾十年的世事、過時、現實民生、愛恨情仇。唱念做打嬉笑怒罵中盡顯人性之複雜深邃。是一出真正具有中國文化精神的“人間悲劇”。創作者具有超凡的把控抽象與具象、時間與空間、人物內心與劇作、個體與整體的能力,舉重若輕,讓一個並不新奇的題材在樸素簡潔的舞台上,通過三位優秀演員妙趣橫生的演繹,幻化出與眾不同、勾魂攝魄的藝術魅力。
太喜歡《三昧》了,它出乎我的意料。
——中國國家話劇院編劇 馮大慶
---------------------------------------------------------------------
長篇劇評
《你知道他有故事,也知道他並不打算告訴你》
撰文:呂彥妮
“候著,守著,唱著,補著。”——三個月前在鼓樓西劇場,《三昧》演出尚至半程,半黑的觀眾席里,我迫不及待掏出手機寫下這八個字,猴兒急猴兒急地想在社交網路上告訴大家,我看了一齣好戲。
好戲,是越來越鮮見的了,在當下;也或許是我視野逐漸變得狹隘,人也懶惰,不再願意花費那么多的時間為一齣戲奔波——是的,進劇場看戲,於觀眾而言,實在是奔波勞碌的一樁事。你要在許久之前就定下計畫,然後完成訂票買票等一系列繁瑣事務,再將那一天所有其他邀約和安排摒棄。為了能夠按時趕在開演前落座,你還要提前安排出行時間,躲過一個城市晚高峰可能發生的一切延宕,擠過人潮或者車海,忍耐飢餓和霧霾……我後來越發覺得珍貴,幾百個人,在同一時間為著同一件事情湊到一個小小的房子裡,並排緊挨著坐在一起,凝視一個同樣的方向,何其動人而不易。
我是差一點就錯過了《三昧》的。
這顯然並不是一出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招攬好奇和興趣的作品。“昧”於當代流行文化的語境裡幾乎是一個生僻字,“三昧”其實古意深奧,我不懂,也未格物致知去查覽,真可謂是蒙昧的踐行者。朋友邀請,我便應下,卻幾乎刻意沒有瀏覽任何與作品有關的介紹,是為另一種“無知”。之後幾度後怕,如果當時一念之差,真的就要與它錯臂了。
看戲那天北京重度霧霾,也算不得什麼稀罕事了,整個冬天都是差不多的光景。下午在城東與人開會,事情是嚴肅的,心態卻閒散。我幾次催促說晚上要看戲,大家聚聚神提高些效率好吧,得到的答覆近乎嗤笑,他們並不問我要去看什麼,卻沒心沒肺地勸我留下莫去,我也真的有那么幾刻猶豫。就這么放風箏一般放線到必須下一個決定的時候,我穿上衣服奔赴劇場,那心情猶有幾分慷慨義氣,在場好友都了解我性情,頗有不解,我自己跟自己說,就當是他們的阻攔推將我去的吧。
一樣東西若旁人都不上心,我反而生了好奇。我願意走人少的那條路。你們今天要是都打算留在這裡,好,我走。
觀眾席滿坑滿谷,我隔壁的隔壁坐著說評書說得極好的王玥波,胖乎乎地占滿了一整張座椅,好可愛的。我不知道為什麼的忽然心情很好。劇場裡氤氳著《送別》,循環了好多次,循環了好多次也聽不厭。你知道這間房子裡此刻充斥著並不乾淨的很多很多肉眼不可見的細顆粒物,但是也就心甘情願地想要吸進一口氣再緩緩吐出來。
我莫名覺得好像走進一個隧道。燈黑了,舞台上的房梁結構迤邐起來,光線將它們勾勒得清晰,此刻和過往無端模糊起來,好像有秋蟲鳴叫的聲音,也好像是鴿哨划過鐘鼓樓,也好像是我的臆想。真怪。
戲裡有三個人,還有一座戲樓。時間橫跨了八十年,從民國開始,掃過八年抗戰、新中國成立、十年浩劫、改革開放,一直到走入新紀元。
三命如繩相纏,小樓似命,供其背靠。
兩男一女,是種種情感和世事都歷經了的。少時的懵懂,青年的甜澀,都是可愛的。後來國事動盪,人在其間的渺小無力開始一點點顯影,也曾如行屍般被拖拽著赤條條活過幾年,也曾挺起腰板壯士一般反抗過。被人可憐過,也可憐過別人;做過遊子,也送別過故人。最終塵埃落定,各歸其位。蒼涼是蒼涼的,但是不哀,不喪。
戲很洗鍊,簡單到如陋室,秋水長天。
我後來知道我厭惡一些戲是厭惡在哪裡。它們大多總想放大某種創作者自己的痛苦或者寂寥,然後一廂情願地總結成全人類的遭遇,再費勁吧啦地想要通過舞台和表演的表達,企圖釀造出些藥或者糖或者炸彈,塞進觀眾嘴裡。問題是我們得的可能根本不是同一種病,我們需要的寬慰和希望也大約並不同宗同族,至於那些故意的傷害和冒犯,不想說了。
《三昧》好在它幾乎,無,話,想,說。就像一個陌生的路人走過清晨或黃昏的街,荒腔走板地哼唱著一段小曲兒,你們擦肩走過時他並不抬眼看你,但你會想駐足,轉過頭盯著他的背影發一會兒愣。你知道他有故事,也知道他並不打算告訴你。我不敢說人生大抵如此,但我知道和這世間大多數人相比,我根本算是什麼也沒見過什麼經過的一個人。
剛才走過我的那個人是喝醉了嗎?他的家裡有什麼人?他有朋友嗎?他為什麼看起來很憂傷又很快活?他是否在某一個迷濛或清醒的時刻想過自己會以何種方式死去?他的媽媽還在世嗎?他昨天晚上做了什麼夢?他愛過嗎?他……
你的問題很多,但那些只是問題,不是困惑。
我也喜歡那三個演員。女人一直坐在中間,她大約不年輕了吧,卻還有少女的羞澀,扮娃娃也不讓人覺得可笑,後來演年邁的老嫗,也是滄海桑田又天真爛漫的;左邊的男人清瘦,有書生氣,講話聲音很好聽,有播音員的規矩,卻也生動,冷冷的那種好玩,怎么惹他逗他都不大會生氣的樣子;右邊那個小胖墩兒是真有才,一身的本事,像是天生為舞台而生的,有觀眾緣兒,這東西求不來,但他一說話你就沒法兒把眼睛從他身上挪開,跟他同台的人應該會很有壓力吧。
後來知道了,天真的女演員來自北京曲劇團;不生氣的男演員是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小胖墩兒則是嘻哈包袱鋪的相聲演員。哎呀呀,怪不得。這個時候就有點兒想隔空跟導演“走一個”了,謝謝他找來的這三位好演員。怎么說呢,好像演這樣插科打諢一般“不正經里有真情”的戲的演員,就非得是這樣的不可。心裡有股勁兒,有股愛,懷裡揣著古舊的深情,面子上卻滿不在乎的。他們和市面上那些面目相似卻又模糊的演員們太不一樣了,他們是難以被替代的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有著老派的純真,一猛子思無邪。
其實《三昧》分明是滄茫的,說風捲殘雲也不為過。樓是沒塌,人也相守,卻總歸有一些東西失卻了,不再完整,不再是最初的名字和構成。有人瘋了,有人丟了,有人死了。可是你又會覺得一味哀嘆特別愚蠢,你嘆什麼呢?你嘆劇中人悲涼無力嗎?那你自己呢,你也身在命運洪流中,你自己疼惜哀嘆過自己嗎?哀嘆了,又能如何?
我佩服導演,佩服他做了一個戲讓我如鯁在喉,想說什麼都登時又咽回去了。道可道,非常道。導演說故事是瞎編的,我才不信。
散戲了劇場外頭有專門的人在煮餛飩,也是配合劇中情節,想著讓大家看完了戲吃點喝點暖和暖和,我沒吃,徑直走了。回家路上給心愛的人發了一條信息,當時我因為一點瑣事與他鬧氣,一天多沒有回覆信息。看完戲我覺得自己特沒勁,臊眉搭眼地回去認錯了。好好的日子,真的應該好好地過。
再後來,我也一直沒有去查過,“三昧”到底意味何。說來也著實是有趣的巧合:得知《三昧》即將於3月份再演的那天,晚飯後散步去三聯書店閒逛,在地下一樓的書架上隨意抽出一本書,是周有光先生的《語文閒談》,三言兩語解釋掉一個詞義,廣袤而有趣。隨便一翻,闖進視線里的,竟然就是他解釋“三昧”:佛教用語,梵文samadhi的音譯,意為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
我讀罷頓在原地片刻,下意識笑了,有些因緣不信不行。謝謝《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