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三十六計解讀》由黃山書社出版。
圖書目錄
導言
總說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主要參考書目
文摘
次日,呂布前來向劉備祝賀,只見張飛持劍上前,要殺呂布,劉備慌忙攔住。呂布大驚,忙問:“翼德為何殺我?”張飛叫道:“曹操說你是無義之人,叫我哥哥殺你!”劉備連聲喝退,引呂布同人後堂,如實相告,並把曹操送來的密書遞給他看。呂布看信後,哭道:“這是曹賊想讓我二人不和。”劉備說:“兄勿憂愁,劉備誓不做這不義之事。”呂布再三拜謝。劉備留呂布喝酒,直到天晚才送呂布回小沛。
關羽、張飛問劉備:“哥哥為何不殺呂布?”劉備說:“這是曹孟德怕我和呂布同謀伐他,故用此計,使我二人自相吞併,他卻從中取利。為何要中其計呢?”關羽點頭稱是。張飛說:“我只想殺此賊,以絕後患!”劉備說:“乘人之危,這不是大丈夫所為。”
次日,劉備送天使回都,拜表謝恩,並帶給曹操一封回信,只說等時機成熟再殺呂布。曹操問左右:“此計不成,下步如何?”苟或說:“丞相可悄悄派人告訴袁術,劉備奏請朝廷,要占他的地盤。袁術必然大怒,要去攻打劉備。丞相便以天子的名義讓劉備去伐袁術。若劉、袁相爭,呂布必生異心,乘機去奪徐州。這就叫‘驅虎吞狼之計’,然後我們便可趁火打劫,消除劉備、呂布聯盟的隱患。”曹操大喜,按計行事。
劉備在徐州,接到朝廷命他起兵征討袁術的詔書,便召人商議。糜竺說:“這又是曹操之計。”劉備說:“雖明知是計,但王命不可違也。”於是點將率兵,準備啟程。孫乾說:“可先定下守城之人,方可無後顧之憂。”劉備問:“二弟之中,誰願守城?”張飛說:“小弟守城。”劉備說:“你守不了城。因為你一是酒後恃強,鞭撻士卒;二是做事輕率,不聽人勸,所以我不放心。”張飛說:“弟從今日戒酒,不打軍士,諸事聽人勸就是了。”劉備說:“弟雖這樣說,我到底不放心,還是讓陳元龍輔助你,早晚令你少喝酒,萬萬不可誤了守城大事!”劉備安排妥當,便率馬步軍三萬,離開徐州向南進發。
袁術也早已得到曹操的密信:劉備上表,想吞併他的地盤。袁術不知是計,怒氣沖沖地說:“劉備這個織席販鞋的小兒,今已占據徐州,與諸侯同列,我心不服,還想討伐他呢!沒料到,他竟要圖取我的地盤,實在可恨!”於是,便起兵十萬,殺奔徐州。兩軍在盱眙相遇。劉備兵少,依山傍水下寨,關羽應戰,與袁將連斗三十餘合,不分勝負。兩軍對峙,各守一邊。
且說張飛守徐州,開始,還規規矩矩,幾天之後,便酒癮大發,於是設宴請各官人席。席上,張飛說:“我哥哥臨走時,吩咐我少喝酒,恐怕誤事。眾官今日在此一醉方休,明天都戒酒,助我守城。”說完,起身為眾官倒酒。酒到曹豹前,曹豹推辭說:“我不喝酒。”張飛說:“你這大漢能不喝酒?我要你吃一杯。”曹豹只好飲了一杯。張飛給各官斟了一遍酒後,便自斟大杯,連飲幾十杯。他醉醺醺地又起身給眾官倒酒,酒又到曹豹前,曹豹說:“我實在不能喝了。”張飛說:“你剛才吃了,現在為何推辭?”曹豹再三不喝。張飛怒道:“你竟敢違背我的命令,該打一百!”便喝令軍士把曹豹拿下。陳元龍勸道:“玄德公臨走時,怎么吩咐你的?”張飛說:“你是文官,只管文官之事,休來管我!”曹豹只得哀求說:“翼德公,看在我女婿的面上,請饒了我吧。”張飛問:“你女婿是誰?”曹豹說:“是呂布。”張飛一聽,大怒道:“我本不想打你,你用呂布來唬我,我偏要打你!我打你,就是打呂布!”眾人都勸張飛,可張飛根本不聽,揮起鞭子,把曹豹狠狠打了五十下,眾人苦苦求情,張飛這才扔下鞭子說:“你告訴呂布,我張爺爺不是好欺的!”
序言
《三十六計》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奇葩,它與古老的《孫子兵法》相映成輝,被譽為世界軍事史上的“雙璧”、東方文化寶庫中的經典、中國古代“文韜武略”的精品。
《三十六計》的成書年代與作者難以定論。“三十六計”一詞,最早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真正積累成冊,大約在明清之際。從歷史角度推論,古人講“三十六計”,只是借陰陽學說的太陰六六之數,來比喻計謀多端,並非說明計謀確數。《三十六計》將我國古代軍事謀略思想,提綱挈領地概括為三十六計,書中全計共分六套: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每套又各分列為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古代兵書大多文辭深奧,難以曉讀運用。而《三十六計》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其中每計的計名都是選自成語或歷史典故;每一成語或典故,都蘊含有趣的歷史故事。因此,品讀《三十六計》,掌握其中的一些歷史典故,對於學習中國歷史知識、提高文學欣賞能力,無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十六計》具有濃郁的華夏文明的人文氣息。其中的解語多選用《易經》的語辭為依據。《易經》原是上古占卜之書,據傳經過文王整理,才把它由卜筮的範圍引入“天人之際”的領域,以後又經孔子傳述,被作為中華百科學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