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近代殷周金文資料的存錄與研究,首推王國維《宋代金文箸錄表》與《國朝金文箸錄表》,後有羅福頤加以補訂,始得完備。其後,福開森《歷代著錄吉金目》又廣為搜羅,資料益豐,為當時之冠,且每條下附有釋文,易於辨認,然囿於審核未精,時有訛誤。又林已奈夫《三代吉金文存器影參照目錄》,更以不茍之心,保存文獻,唯僅收有器影者,範圍未廣。此外,白川靜《金文通釋》所收諸器相關文獻,均詳細註明,裨益良多,惜未能依器分類,一一分析。周法高先生鑑於前人所編纂三代金文存箸錄表,雖有保留文獻之功,唯多略有不足或差誤,故決心彙編前人之作,並加以補正,同時註明殷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號數(用CS標出),以便溝通考古學者與文字學家的研究範圍。此外,更收錄《金文詁林》所收殷周彝銘釋文,與本文相輔而行,可收觸類旁通之效。
殷周文字的研究,奠基於相關出土文獻的保留與辨識,周法高先生的《三代吉金文存箸錄表》提供有志於此的學者一個便於搜尋資料,且已初步辨證的參考書籍,使後繼學者無需重頭彙整前人零散之作,對於知識的積累與研究的深入,發揮了承先啟後的功效。
作者介紹
周法高(1915-1994)字子範,號漢堂,江蘇東臺人。1935年考入中央大學中文系,1938年秋撰寫畢業論文《經典釋文反切考》,1939年夏考取北京大學(當時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重慶合組西南聯合大學)文科研究所,1941年7月以《玄應音研究》論文取得北大文科研究所中國語言學碩士學位,1941年11月考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擔任語言組的助理研究(時在四川南溪),展開五十餘年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生涯,直到遠棄塵世,仍膺中央研究院院士及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歷任中央大學、台灣大學、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客座教授、耶魯大學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講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學講座等教職。
1985年10月,周法高先生自中研院史語所退休,因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楊承祖所長與方師鐸先生兩人的力邀,接任中文研究所講座教授,並居住在東海校園內。1986年將其典藏二百多種的線裝古籍,廉價售予東海。2005年2月,周師母又將18種線裝古籍贈予東海,對東海線裝古籍的典籍助益頗大。
周法高先生著述宏富,僅在就讀北大文科研究所時,即已在《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發表<說平仄>、<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至1995年,楊承祖先生編訂其主持國科會計劃的遺稿《錢牧齋先生年譜》止,更不下數百種。著有《金文零釋》、《周秦名字解詁彙釋》、《周秦名字解詁彙釋補編》、《上古音韻表》、《中國語言學論文集》、《錢牧齋吳梅村研究論文集》等書 。並編有《近代學人手跡》、《漢字古今音彙》、《金文詁林附冊索引》、《金文詁林附錄》、《三代吉金文存箸錄表》、《廣雅疏證引書索引》、《金文詁林》。
作品目錄
自序凡例
引用書目及略稱(中日文部份)
引用書目及略稱(西文部份)
諸家引書略稱對照表(中日文部份)
諸家引書略稱對照表(西文部份)
三代吉金文存箸錄表 二十卷
附錄 讀馬幾通評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與金文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