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筧丁支路,面積15.1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萬。郵編310021。轄13個社區、2個行政村:丁蘭社區、丁橋苑社區、同協社區、大塘苑社區、長睦苑社區、三義社區、後珠苑社區、明珠社區、趙家社區、美辰社區、勤豐社區、長虹社區、蕙蘭社區;沿山村、皋城村。
交通情況
丁橋大型居住區將構成“一繞、二快、三橫、四縱”的區域路網骨架,共建8條30-60米寬的主要道路,再加上規劃的捷運3號線、快速公交(BRT)3號線,形成“條條大道通市區”的道路格局。
人文歷史
千年古鎮丁橋鎮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橫貫東西的古運河——上塘河,曾載著秦始皇巡視東南,康熙、乾隆爺數下江南。河北岸的皋亭山、黃鶴山,素為兵家必爭之地、風景旅遊勝地和佛教文化寶地:元軍統帥伯顏曾發兵二十萬南侵,與文天祥抗論皋亭山下;方臘曾率數萬義軍在此迎戰宋江招安軍;洪秀全曾在此率部大敗清兵。皋亭、黃鶴兩山近處眾丘環繞,山巒起伏,谷深幽靜,古木參天;登高望遠,古運河千舟橫渡腳下,河前一馬平川,近處黃龍浜似臥龍盤踞其間;遠處錢塘江似白練極目東海,西側杭州城廓盡收眼底。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山地以其旖旎的山水風光勝景,留下了帝王將相的遺蹤和忠臣義士的故事,蘇東坡、杜牧等文人墨客的題詠和數以百計的館、軒、寺、廟、庵等等,其間尤以眾多寺庵之首的龍居寺為最。十里桃花塢,數千進香船。皋亭山下曾經熱鬧似城,留下皋城之名。丁橋還是著名的孝鄉——東漢二十四孝之一丁蘭的故鄉。沿古運河赤岸橋往南至丁橋集鎮數公里,丁蘭井、丁蘭路以及由丁蘭所建的丁橋、蘭橋現均還存,丁橋鎮也因此得名。
其它
環境
今年總投資達8900萬元的丁橋港整治工程已正式啟動。從今後,入住丁橋大型居住區的市民,將像住在運河、東河邊的人們一樣,擁有一片迷人的濱水風景。整治河道,建造水景,種樹植綠,建成後的丁橋居住區將是一個水含韻、綠滿眼的美麗水鄉。
生活配套
作為未來的核心居住區域,丁橋大型居住區將配套建設 各類學校及大型醫院,以方便子女就學及居民就醫;規劃建設淨菜超市三座、公交首末站、公交中心站各一座;此外,沿中心道路南北側將建設活動中心、娛樂、商業等服務設施;綠地、公園等公共設施也將同步建設。
商業配套
丁橋大型居住區商業配套設施齊全,規劃300畝商業設施、3個社區配套中心,商業投資前景廣闊。
發展前景
由於該區域內水網眾多,包括勤豐港、大農港、丁橋港和東風港等,因此規劃方案首先充分利用了該區域水資源,構築區域生態脈絡,打造江南水鄉新城。通過用地結構調整,完善路網系統,改善環境狀況,合理引導規劃區域向城市型地區轉化,丁橋大型居住區逐漸將建設成為設施齊全、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新城區。杭州人將會愛上這個“水在城中、城在綠中、綠在陽光中,水、綠、城共生共融”的生態宜居新區。
歷史進程
“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滾滾的潮水猶如歷史的洪流,激盪著古老的東方文明,裹挾著江浙地區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滄桑,書寫著中華民族的燦爛與榮耀。在這奔流不息、氣勢磅礴的錢塘江下游北岸,皋亭山、黃鶴山南麓,上塘河的兩岸,有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丁橋鎮,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文明之光,散發著獨具魅力的古埠神韻。丁橋鎮是我國“二十四孝”之一,丁蘭的故鄉。丁蘭刻木事親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南宋《夢梁錄·歷代古墓》記載:“丁蘭母冢,故居在艮山門外三十六里丁橋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以東”。丁橋、蘭橋則是為紀念丁蘭所建,“橋以人名,鎮以橋名”,丁橋鎮因此得名。千年古橋,歷經風雨滄桑,築橋的青石已經斑斑駁駁。然而,正是因為這千百年來,丁橋人一雙雙充滿著欽敬和愛的手深情的撫摸,讓片片青石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氣息,“刻木事親”的千古佳話亦伴著丁橋地名沿用至今。
丁橋鎮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與寧紹、蕭紹平原僅一江之隔。在其南端,有距今8000多年的跨湖橋文化和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東北有馬家浜文化,西面也有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建國後,省文考所在其西側的“水田畈遺址”考古中,挖掘出數量眾多的木製船槳、竹蓆、揚糠簸箕,一批石器、陶器和大量的稻穀、桃核、葫蘆種子等。市文考所也在黃鶴山北麓發現了兩座大型戰國後期的土坑墓,出土了一隻精緻的水晶杯和一批原始瓷器、漆器、玉器等精美隨葬品。近年來,在丁橋鎮的沿山、皋城等村,良渚時期的玉坯也時有發現,充分說明五千多年來,丁橋地一帶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丁橋鎮北部的皋亭山,系天目山婉蜒東來之餘脈,東西長約十八里,南北縱深約五里,原通稱“皋亭山”,後細分為半山、黃鶴山、佛日山、銅扣山等。東臨臨平山,東北是超山,是杭城郭北之屏障。
“青山黃鶴樓,白水黑龍潭”。據史料記載,黃鶴山舊有黃鶴樓,始建於先秦時期,曾與皋亭山之“鶴亭”遙遙相望,原用於軍事,後為道教場所。五代時,吳越國王錢鏐在此屯兵設寨,史載“十里錢王寨”。公元935年,吳越王錢瓘在黃鶴山(今皋亭山主峰)東南興建“龍居寺”,此後,皋亭山佛教寺院盛極一時。崇光寺、佛日寺、永福庵等有史可考的就有60餘座。北宋末年,因小康王趙構與蠶花娘娘的不了情,還留下了“半山娘娘廟”。
南宋末年,“皋亭山頂上,百萬漢軍屯”。皋亭山因民族英雄文天祥“皋亭抗論”而名揚天下,被譽為文相“丹青照汗青”之地。
上塘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故稱“吳故水道”,秦始皇巡視東南,“治陵水道,到錢唐越地,通浙江”,故又稱“秦河”。隋煬帝開挖京杭大運河,上塘河成為大運河之一段。吳越王錢鏐在丁橋建赤岸港鹽糧官庫,丁橋港也成為杭城的鹽糧生命線,丁橋即成為杭城北部之水上交通樞紐。宋都南遷,在赤岸港復建“班荊館”,是為朝廷接待外國使節、宴請各地大臣、祭祀趙宋先帝和小皇帝登基之地。由此,更帶來了上塘河赤岸段百業興盛、熱鬧似城的繁華景象,始有“赤城”之說,“皋城”之名亦沿用至今。
古代之丁橋,聚山水物產、交通樞紐、皇家驛站和宗教聖地於一域。巍巍皋亭山,悠悠上塘河。這裡不僅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更是上至隋唐,下至清民,長達1500多年的杭州著名旅遊勝地。
“此亦桃花彼亦桃,成蹊各各綻春苞”。說到皋亭山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那由山腳至上塘河兩岸的“十里桃海”。皋亭山之桃,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宋太宗臨幸皋亭山有“皋亭山下舊桃源,劉阮忘歸我也然”之《看桃詩》。然而,皋亭山的梅、李、橘、竹等各類水果同樣久負盛名,有“君若買宅皋亭住,須種梅花三千樹”、“皋亭山下桃花紅,李花三千爭暖風”以及“橘摘檐前枝,漁網門前沼”眾多詩作。
丁蘭之孝,文相之忠,班荊館皇家之氣派,當然又是另外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元末明初,以王蒙為代表的文人墨客則更喜歡在此買地置業。王蒙建“琴鶴軒”,作畫會友,在黃鶴山南麓隱居三十餘年,故後葬於此。清時,“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因慕王蒙之作,去世後也歸葬於黃鶴山之南麓。
皋亭山多宗教場所,而以“龍居寺”最為有名。始為吳越王所建,中有宋太宗所居,後有乾隆爺數下江南潮觀,並惜其風水而將其“奶娘墓”遷至寺南金門檻。
古時,皋亭山、黃鶴山谷深幽靜,古木參天,遍地果園,一年四季溪水淙淙,有“久說金門欲礙船,中流穩渡水濺濺”之景。“半堤桃柳半堤煙,急景清明穀雨前”,“相約皋亭山下去,沿河好看進香船”,還有“皋亭積雪”、“玉柱臨風”、等冬季景觀,所以皋亭山一年四季皆有景。於是乎“城中士女愛出遊,紛紛逐隊如去流”。直至民國初期,從杭城到皋亭山的“一日游”水上航運還十分的繁忙。
皋亭山脈作為杭城郭北之屏障,數千年來,許多名勝古蹟如黃鶴樓、鶴亭等等,皆因戰爭而屢建屢毀,但也屢毀屢建。可是到了十九世紀末,由於清朝廷圍剿太平軍營,使得其中的一部分成為一片焦土。抗戰時期“八一四”空戰,丁橋經歷了一次現代戰爭的洗禮,特別是1938年正月的“喬司大屠殺”之後,駐筧橋機場的日軍,對皋亭山以南,東至喬司,西至半山的數個鄉鎮進行了整整三天的大規模“三光”政策,致使整個被侵區域“房幾無一間倖存”,“牲畜幾無一隻逃脫”,大批的桃園、桑園等“青紗帳”全部毀於一旦,漫山遍野的千年古木也僅剩幾株。千年景區皋亭山,也就此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建國後,丁橋人民走上了長期穩定和平的發展道路。從五十年代的集體化道路到六、七十年代的計畫經濟,經營著糧、麻為主的農業生產。在人們的印象中,丁橋也只是一個杭城市區最偏遠的農業小鎮。
黨的十一屆山中全會以後,丁橋從發展“個體戶”、“專業戶”開始,副業和鄉鎮工業逐步發展。尤其是九十年代初“杭州私營經濟園區”的創建,丁橋才又成為省內外創業者所看好的創業熱土。本世紀初的十年,丁橋的工業企業大踏步地走向“規模化、集團型”發展之路,全鎮經濟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長,年創稅從2001年的1千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4.75億元。與此同時,從2004年起,上塘河以南“八村一居”全面進入了城北新城核心區的現代化新城建設時期。
皋亭山生態旅遊區的復建也從2002年開始啟動。2010年初,在市、區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熱鬧了千百年,而短暫沉寂了幾十年的皋亭山、黃鶴山風景旅遊區建設全面展開。
“盛世造城亦造景”, 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丁橋在經歷了榮耀與衰落之後,將以全新的姿態崛起。一個現代化的丁橋絕不僅僅是一片迷人的濱水風景,一個水含韻、綠滿眼的美麗水鄉,它將是一個“水在城中、城在綠中、綠在陽光中”的功能完善的大型生態宜居新區。丁橋的未來,一定能夠比過去更加吸引世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