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縫灰
油漿乾後,用笤帚將表面打掃乾淨,以捉縫灰用鐵板向縫內捉之(橫掖豎劃)使縫內油灰飽滿,切忌蒙頭灰(就是縫內無灰,縫外有灰,叫蒙頭灰)如遇鐵箍,必須緊箍落實,並將鐵鏽除淨,再分層填灰,不可一次填平。木件有缺陷者,再以鐵板襯平借圓,滿刮靠骨灰一道。如有缺楞少角者,應照原樣襯齊。線中鞅角處須貼齊。乾後,用金剛石或缸瓦片磨之,並以鏟刀修理整齊、以笤帚掃淨,以水布撣之,去其浮灰。
掃蕩灰
掃蕩灰又名通灰,作在捉縫灰上面,是使麻的基礎,須襯平刮直,一人用皮子在前抹砂(名為插灰),一人以板子刮平直圓(名為過板子),另一人以鐵板打找撿灰(名為撿灰),乾後用金剛石或缸瓦片磨去飛翅及浮籽,再以笤帚打掃,用水布撣淨。
使麻
(1)開頭漿、用糊刷蘸油滿血料(1:1.2)塗於掃蕩灰上,其厚度以浸透麻筋為度,不宜過度。
(2)粘麻:前面開頭漿,後面跟著將梳好的麻粘於其上,要橫著木紋粘,如遇木件交接處和陰陽角處,隨兩處木紋不同,也要按縫橫粘,麻的厚度要均勻一致。
(3)軋乾壓:名為軋麻,麻經粘上後,以若干人用麻壓子先由鞅角著手,逐次軋實,然後再軋兩側,注意鞅角不得翹起,乾後如出現斷裂者,名為“崩鞅”。
(4)潲生:以油滿和不(1:1)混合一起調勻、以糊刷塗於寐上,以不露乾麻為限,但不宜過厚。
(5)水壓:隨著潲生後,再以麻壓子尖將麻翻虛(不要全翻),以防內有乾麻,翻起後再行軋實,並將余漿軋出,以防乾後發生空隙起凸現象。
(6)整理:水壓後再復壓一遍,進行詳細檢查,如有鞅角崩起,稜線浮起或麻筋鬆動者(名為抽筋),應予修好。
壓麻灰
麻乾後,以金剛石或缸瓦片磨之,使麻茸浮起(名為斷斑),但不得將麻絲磨斷。用笤帚打掃,以水布撣淨,以皮子將壓麻灰塗於麻上,要來回軋實與麻結合,再度復灰,以板子順麻絲橫惟裹襯,在灰上扎出線腳,粗細要勻要直、平。如工程需要作兩道麻或一麻一布者,此時可先不扎線,待上壓麻灰或壓布時再行扎線。
中灰
壓麻灰乾後以金剛石或缸瓦片磨之,要精心細磨,以笤帚打掃,以水布撣淨,以鐵板滿刮靠骨灰一道,不宜過厚。如有線腳者,再以中灰扎線。
細灰
中灰乾後用金剛石或缸瓦片將板跡接頭磨平,在笤帚打掃,以水布撣淨,再汁水漿一道(淨水),用鐵板將鞅角、框線、上下圍脖、框口、線口、以及不下去皮子的地方,均應詳細找齊。乾後再以同樣材料用鐵板、板子、皮子滿上細灰一道(平面用鐵板,大面用板子,圓者用皮子)、厚度不超過2毫米,接頭要平整,如有線腳者再以細灰扎線。
磨細鑽生
細灰乾後,以細金剛石或停泥磚精心細磨至斷斑(全部磨去一層皮為斷斑),要求平者要平,直者要直,圓者要圓,以絲頭蘸生桐油,跟著磨細灰的後面隨磨隨鑽,同時修理線腳及找補生油(柱子要一次磨完、一次鑽完),油必須鑽透(所謂鑽透者就是浸透細灰),乾後呈黑褐色,以防出現“雞爪紋”現象(表面小龜裂),浮油用麻頭擦淨、以防“掛甲”(浮油如不擦淨,乾後有油跡名為掛甲)。俟全部乾透後,用盆片或砂紙精心細磨,不可遺漏,然後打掃乾淨,至此,一麻五灰操作過程就全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