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43016
CAS號 7580-67-8
中文名稱 氫化鋰
英文名稱 lithium hydride
分子式 LiH
外觀與性狀 白色或帶藍灰色的半透明結晶體或粉末,極易潮解
分子量 7.95 沸 點 850℃(分解)
熔 點 680℃
溶解性 不溶於水、苯、甲苯,溶於醚
電解性 電解質,液態時存在自由移動的H-和Li+離子,能導電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0.82
穩定性 很穩定
危險標記 10(遇濕易燃物品) 主要用途 用作乾燥劑、有機合成的縮合劑、核防護材料及還原劑等
性質 玻璃狀無色透明的固體。商品通常為灰色粉末。相對密度0.78。熔點688℃。沸點>700℃(分解)。遇光迅速變成灰色。常溫下在乾燥空氣中不分解,與水發生分解反應變成氫氧化鋰和氫氣。在常溫下和氯、氧、氯化氫不發生作用。在高溫下可發生熱分解。離解壓力在500℃為0.7mmHg,850℃為760mmHg。熔化熱22.59kJ/mol;溶於乙醚,不溶於苯、甲苯。
用途
軍事上用作氫氣發生來源。有機合成用作還原劑。
製法
在乾燥箱中把鋰放入用不鏽鋼製成反應管中,加蓋並抽真空,再通入氫氣,在氫氣壓為1個大氣壓,溫度為725℃下保持15h之後,在繼續通氫的情況下,進行冷卻,從乾燥箱中取出反應物,裝入氮封的瓶里,保存於暗處,製得氫化鋰純度最高為99.8%。
安全性
用玻璃瓶包裝,每瓶淨重500g,再集中於木箱,內襯墊料或金屬桶內襯聚乙烯袋氣密封口,每桶淨重25kg。包裝上有明顯“防濕”和“易燃品”標誌。危規編號:遇濕易燃物品。GB 4.3類43016。UN NO.1414;IMDG CODE 4348頁,4.3類。貯存於陰涼、乾燥、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熱源和火種,避免陽光直射。與易燃物、酸類、氧化劑和乙醇等隔離貯運。運輸過程中防雨淋和日曬。防止受潮,雨天不可搬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容器受損。失火時,只可用金屬蓋將火悶熄,或用乾燥石墨粉、乾燥白雲石粉末、水泥將火悶熄。不可用水、二氧化碳、泡沫、鹵代烴(如1211滅火劑)等滅火。但量極少時可用大量水撲救。毒性及防護:在潮濕空氣中能自燃。加熱或接觸水或酸類能發生放熱反應,也能引起燃燒。能與氧化劑劇烈反應,密集的粉塵遇熱或氧化劑接觸即行爆炸。粉塵對眼睛、鼻、皮膚和呼吸系統有強刺激作用。遇濕氣或水分生成氫氧化鋰腐蝕性很強。應使吸入粉塵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並保暖。不慎濺入眼睛立即用水沖洗15min以上,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如有灼傷及時診治。誤服立即漱口,飲水,急送醫院救治。
對環境的影響
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對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與腐蝕作用。吸入後引起噴嚏、咳嗽、呼吸困難、支氣管炎。可引起鼻中隔穿孔。眼接觸可致結膜炎或灼傷。可致皮膚灼傷。口服中毒出現無力、眩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等,重者錯迷、抽搐或精神障礙。
危險特性:化學反應活性很高,暴露在空氣中能自燃。受熱或與潮氣、酸類接觸即放出熱量與氫氣而引起燃燒和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遇濕氣和水分生成氫氧化物,腐蝕性很強。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鋰、水。
實驗室監測方法
空氣中的測定:樣品用過濾器收集,再用原子吸收光譜法分析(NIOSH法)
氣相色譜法,參照《分析化學手冊》(第四分冊,色譜分析),化學工業出版社
編輯本段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大量泄漏:用塑膠布、帆布覆蓋,減少飛散。與有關技術部門聯繫,確定清除方法。廢棄物處理方法:廢料同砂子混合後,用丁醇噴灑,再用水噴淋,中和後用水沖稀排入下水道。
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毒物時,應該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必要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功.5%-3%硫酸鈉洗胃,導瀉。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可服用氯化鈉。就醫。
滅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鹵代烴(如1211滅火劑)等滅火。只能用金屬蓋或乾燥石墨、乾燥白雲石粉末將火燜熄。
安全數據
危險品標誌:F;T;C
危險類別碼:R14/15;R25;R34
安全說明:S25;S36/37/39;S45;S7/8
危險品運輸編號:UN 141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