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鄭新檄》

作品原文

《討鄭新檄》又稱《討管州檄》或《討中原檄》出自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三十五回探管州酒樓斬吏論漢唐太守色變,作者成剛曾經單列出這篇文章,稍加修飾如下:中原名城貴胄,皆周漢風流之後。刺史鄭新縱使酷吏雷印,大興冤獄,構陷忠貞之士。唐青天仁愛濟民,海內之望,卻罪以莫須有。管豪傑慷慨大義,屢惠寒門,卻拘於羅織罪。中原累累白骨,試問何人所賜?鄭新實為元兇大惡!新本漢人,賣身胡虜,奴顏折節,刀加百姓,魚肉一方。今我大烈王師奉天伐罪,十萬將士已至城下,必微末不留!鄭新、雷印二賊洗頸就戮。

介紹

檄文有關介紹

烈王讓李封送這份檄文,除了下決心攻打中原重鎮管州之外,最大的考慮卻是想借刀殺人,讓李封拿著這份檄文當著鄭新的面,觸怒管州刺史鄭新,但是鄭新聽完之後,並沒有生氣,卻和李封發生了很耐人尋味的《漢唐論》的爭辯。在《漢唐論》的爭辯當著,鄭新是真正的發怒。但是《討中原檄》所起到挑動鄭新發怒的成分還是顯而易見的。

人物鄭新介紹

鄭新,字子承,瀛洲人,成剛小說《再扶漢室》重要人物。中原重鎮管州刺史。任用《再扶漢室》第一酷吏雷印為羅織使,組建“來周堂”組織。陷害汴州刺史唐觀。這就是“唐案”,在小說第十五章龍墜野王,作者成剛對鄭新的才能做出了判斷,借用小朱虛侯田成方的話“鄭新奸猾不下基太龍,我不攻管城,蓋畏其才,公勿輕視,拒之一日不使其進,便是大功",這是田成方對大將崔剛的一番話。鄭子承在本質上屬於一種儒將,但是在“漢唐論”上遠遠落後於李封,這是由於人物的世界觀所引起來的。不是說鄭子承的辯論不及李封。在“酒樓斬吏”一章中,酷吏雷印在十陳一鄭樓被老對手唐觀所殺,而鄭子承則被李封所殺。完成了《再扶漢室》奪取管州的最為關鍵性的一戰,也完成了“再扶漢室”最大的一個復仇項目。

《討鄭新檄》介紹

《討中原檄》這篇文章體例與一般檄文有些不同,一般檄文舉例對象的罪惡一般從私德說起,再說公德。但是《討中原檄》卻是先從確定民族大義開始。再將管州刺史鄭新、羅織使雷印對中原正直官吏、百姓所犯下的罪行說出來。再進一步論述時任管州刺史的鄭新私德方面的不足。最後發出對檄文針對者的警告和威懾。其實這是一種反傳統檄文的一種倒敘。將傳統檄文的從小到大改成從大到小。
《討中原檄》的體例特別,原因如下:第一,這篇檄文是烈王通過大將李封轉送給當事人管州刺史鄭新,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檄文隨便散步達到宣傳目的,而是直接警告當事人的一篇文章。客群面比起一般的檄文要小得多。
第二,這篇檄文的目的不單純,一般檄文是將重點放在對檄文討伐者的政治攻擊上。但是這篇檄文的攻擊重點是為了烈王企圖借刀殺人。借著管州刺史鄭新閱讀這篇《討中原檄》之後,一怒之下殺了前來下書的眼前的公子李封。已達到剪除政治對手的終極目的。

原文出處

(李)封呈上《討鄭新檄》文,鄭新展檄觀之。檄曰:“中原名城,士民無數,皆周漢風流之後。漢之神器,不容褻瀆。鄭新賊子縱使酷吏雷印,大興冤獄,構陷忠貞之士!唐青天仁愛濟民,海內之望,鄭賊卻罪以莫須有。管豪傑慷慨大義,屢惠寒門,鄭賊卻誘拘於獄。中原累累白骨,試問何人所賜?鄭新實為元兇大惡!鄭新本是漢人,卻賣身胡虜,奴顏折節,刀加百姓,魚肉一方!今我大烈王師奉天伐罪,十萬將士已至城下,必微末不留!鄭新、雷印二賊洗頸就戮!”鄭新笑曰:“烈王草此檄文,文辭激烈,數罵我為賊,不留餘地,必是激我之怒,卻命李郎來下書,分明欲害足下。此借刀殺人之計,李郎察之。”李封笑曰:“我既歸了大烈,當奉令而行,不知其他!”(小說《再扶漢室》第三十五回/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