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三希堂法帖(全十卷)》

欽定三希堂法帖(全十卷) 特色及評論

《三希堂法帖》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集歷代法書成就之大成的一部大型書法叢帖,共收自魏晉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著名書法家作品,以歷史順序編纂,幾乎囊括了當時清廷所能收信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跡珍品。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孫過庭、懷素、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宋徽宗、趙孟�\……均是歷代文人墨客、王公卿相,乃至帝王后妃們臨習的榜樣。由於是皇家藏本,皇帝特諭,染詩正等又是當時書法名家,所以《三希堂法帖》選擇極精,成為海內外書法愛好者嚮往和爭購的至尊藏品。

欽定三希堂法帖(全十卷) 內容簡介

大內御藏乾隆御刻
大學士梁詩正等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
《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初年由乾隆帝敕令朝臣編刻的一部大型叢帖。乾隆帝喜好書法,遍習諸家,又傾力蒐集前賢法書。明亡之後,許多宮室舊藏流於民間。清康熙後,多次下詔搜討,至乾隆則愈加著意,致令歷代名家墨寶多羅致宮廷。其最為珍貴者,當性流傳近一千五百年的書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及王��《伯遠帖》。這幾件稀世珍寶均被乾隆帝藏於故宮養心殿內,倍極寶愛。乾隆十二年,大學士梁詩正等受命編次內府所藏書家墨跡,乾隆帝欽命為“三希堂法帖”,其特諭亦刻於《三希堂法帖》卷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