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導讀
序 言美德,顧名思義,就是美好的道德品行。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或一定階段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道德以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公正和偏私、誠實和虛偽等來評價人們的行為。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和良好的習慣。道德具有歷史性,在有階級的社會裡還具有階級性。
教育史告訴我們,教育並不是純粹指知識的傳授,還應重視價值觀的培養。對我們來說,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十分重要,這將有助於我們應對所遇到的挑戰,以及懂得如何在順境和逆境中自處。一位著名的香港學者說:“年輕人應學會信任、關懷和尊重家人和長者,對別人要保持正直、篤實和忠誠;對學習抱有熱誠;凡事多聆聽,盡力消弭歧見,不要只談個人權利,要重視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不可否認,在社會財富、個人財力迅速增加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道德的滑坡。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莊子在《莊子·內篇·德充符》中指出,絕對的精神美可以超越相對的形體醜。春秋戰國期間,很多思想家提出了心靈美的問題,孔子認為“里仁為美”;孟子認為“充實之謂美”;荀子主張“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屈原更提出“內美”的觀點。正是這些精神美,才構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美好的道德操守。
從歷史上看,我們民族的審美觀念就是重視人的心靈美、精神美和道德美。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是一種進取精神的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種尊老愛幼的善良品德的美;孔子學生七十二賢人之一的顏回的“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一種貧賤不能移的做人原則的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憂國憂民的心靈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的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的美……這些美好的道德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寶庫,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在我們物質財富不斷增多的同時,要對中華美德不斷追求、不斷發揚、不斷實踐,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能夠得以生存、發展和凝聚的思想支柱,更是我們民族能自立於世界之林的決定性因素。
作者簡介
主編:李武廣,男,1962.10.03出生,現任濰北監獄監獄長。濰北監獄文化育人工程簡介
文化育人工程的一個重要層面,是加強服刑人員的自我教育,其主旨在於強化服刑人員的道德意識,進而達到重新做人的目標。對服刑人員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有個別教育法、情景感染法、現身說法法、親屬規勸法、受害者諒解法、反思法等,既有傳統的也有當代的。無論擇取哪一種方法,都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墨守成規必事與願違。關鍵是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促其思想轉化。提高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必須抓住改造服刑人員“犯罪思想”這個方向,確立“破立結合”機制。教育內容要實,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在認罪服法教育中,要確保服刑人員的控告、申訴權,要下大力氣對服刑人員進行誠信道德觀教育,要增加思想教育的吸引力,變單向輸入型的教育為雙向交流型教育,引導服刑人員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說服,要變說教式教育為寓理於事的教育,增加教育的可接受性。
對服刑人員的思想教育應放棄強制性“灌輸”的原則。思想的轉化是以內驅力為前提的,沒有受教育者的主觀認同,就不能真實地實現教育的目的。應抓住犯人普遍感興趣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可以要求服刑人員及時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了解相關信息,組織他們集體學習或者小組討論,讓服刑人員能夠自由發表個人的看法和觀點,以理服人。
服刑人員思想轉化具有一定的規律,一般而言是由強制性到自覺性、由知罪到悔罪、思想轉化與學習文化知識互為促進,育人者與被育人者要協調一致等。對服刑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可以端正服刑人員的政治態度,能夠促使服刑人員認罪服法,有利於培育服刑人員的優良品德,激發服刑人員的改造動力。
思想教育是法律賦予我國監獄的一項重要職能,是國家對改造服刑人員工作的基本政策要求,也是我國監獄改造服刑人員工作的鮮明特色。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發揚這一傳統優勢,不斷加強並改進思想教育,強化思想教育在改造服刑人員中的核心地位,對提高改造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本信息
主編:李武廣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涵
裝幀設計:畢彬一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980mm1/16
字數:140千字
印張:10.00
版次:201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2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