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制定的具有憲法性質的檔案,以根本法的形式確定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1931年5月12日由國民會議通過,6...
背景 內容 全文 性質 實質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勝利,以孫中山為首,建都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南京),制定的具有"憲法"性質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開...
內容主旨 憲法原則 時代背景 幾經更迭 社會觀點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定的具有憲法性質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8日由臨時參議院通過,3月11日公布實施,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
基本概述 歷史背景 產生原因 法律內容 深遠影響 -
訓政時期約法
第十條 第十一條 第二十條
別名及頒布 約法內容 -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內容)
國民政府及各院部會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
《臨時約法》
《臨時約法》是在辛亥革命後,由當時位於南京的中華民國參議院所制定的具有“憲法”性的檔案。1912年3月8日由中華民國參議院通過,3月11日公布實施,取代...
基本簡介 約法制度 約法內容 制定背景 約法廢除 -
訓政時期
孫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國”程式的第二階段。 孫中山把建立民國的程式分為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三個時期,主張在訓政時期施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
簡介 詳細信息 -
民國[中華民國]
習慣上,中華民國(1912-1949)簡稱為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以及聯合國五個主...
簡介 成立過程 歷史 歷任總統 國名詳解 -
中華民國政治制度
中華民國時期政權組織形式先後實行過總統制、責任內閣制、君主制、執政制、大元帥制、委員會制、五院制等各種政體,但並未改變專制獨裁的實質。
中華民國政治制度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機構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終止於1948年5月20日。在1925年至1928年之間,與北京的...
北洋政府時期 國民政府時期 行憲至今 中央政府 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