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紀錄》

文章節選10.1《人民日報》報導說,大部分省區和上海市郊區都要在慶祝國慶的同時盛大慶祝人民公社化。 雲南省農村已建成200多個人民公社,10月內也可基本實現公社化。 一縣建成一個大公社的,和已經成立了全縣人民公社或縣聯社地,據13個省統計有94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紀錄 特色及評論

一、“全紀錄”是結合編年史和新聞報導而成的一種新體例,循年、月順序,對浩如煙海的史料,擇要進行編年體式的載錄,形成縱向編排,對每一入選的歷史事件,則用新聞報導的表現方式進行處理,形成橫向表現。大量的歷史圖片賦予本書以多角度立體性效果。
二、本書正文載錄歷史事件上限為公元1949年10月1日,下限為公元1999年7月31日。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一般準確到“日”,少數準確到“月”。
三、本書對共和國歷史不作任何階段劃分,只以年份為唯一划分基準,按照公曆紀年順序,分5卷依次編寫內容。
四、本書版面主要有“大事記”、“報導”、“專題圖片”、“背景圖片”、“專欄”5種形式。
1.大事記 收錄當時期重要大事,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排列。所收條目原則上不與“報導”重複,少數與“報導”重複以示強調。
2.報導 本書內容的主要表現形式。採用新聞體例,對歷史事件進行客觀的敘述。一般開頭即註明時間,例如:1.1代表1月1日,按事件的重要性,以報紙編排方式出現。
3.專題圖片 本書內容另一組表現形式。以歷史照片或圖畫為主、文字為輔,共同組合於圖框之內,獨立報導事件。
4.背景圖片 選取有代表性的歷史圖片或照片,協助“報導”或“專欄”,表現同一主題,增強文字敘述的直觀效果。
5.專欄 本書內容的輔助表現形式。主要收錄歷史意義較為次要而以文學性、趣味性見長的事件或史實,新聞特色不明顯。
五、內文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然後再加單位,例如:300億元;但專有名詞則以漢字表示,例如: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六、時間一律用公元紀年。
七、書名、報刊、詩畫等專有名稱一律以書名號標示,例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八、本書人名一律直接稱呼,不附帶任何尊稱,但為標明身份,少數人物之前可加職稱,例如“外交部長錢其琛”。
九、地方區域劃分,如市名、縣名等一律註明其地方等級,例如:南昌市、華西村。
十、文中敘述事件力求尊重歷史,客觀詳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紀錄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共和國從成長之初到如今的大事,從各個不同的事件以及各個不同的角度向人們展現了共和國風風雨雨的歷程,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紀錄 文章節選

10.1《人民日報》報導說,大部分省區和上海市郊區都要在慶祝國慶的同時盛大慶祝人民公社化。
據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統計:全面實現了農村公社化的省、市和自治區已經有河南,遼寧、廣西、青海、河北、北京、陝西、山東、黑龍江、吉林和上海;農村公社化已達90%以上的有山西、廣東、湖南、四川、江蘇、浙江和甘肅;85%左右的有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和內蒙古;貴州和寧夏月底也可實現或基本實現農村公社化。新疆農業區參加公社的農 戶已達80%,10月初可實現公社化。雲南省農村已建成200多個人民公社,10月內也可基本實現公社化。現在,全國農村共有人民公社23397個,參加的農戶達總農戶的90.4%,平均每社4797戶。據10個省、

吉林長春市郊小河台鄉紅旗人民公社成立大會
市統計:5538個公社中,5000戶以下的公社有3343個,5000戶到10000戶的有1628個,10000戶到20000戶的有516個,20000戶以上的有51個。一縣建成一個大公社的,和已經成立了全縣人民公社或縣聯社地,據13個省統計有94個。各地農村在公社化的同時,還普遍實現了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和生活集體化。

劉少奇談人民公社

10.3 劉少奇接見一個外國代表團談人民公社。劉少奇說,公社的性質基本上是集體所有制,但有一部分全民所有制,這部分還要增加。我們準備把國家的倉庫、商店、銀行、工廠,學校都交給公社,加強公社中的全民所有制。這樣做兩三年之後,很多公社就會變成全民所有制。現在公社實行糧食供給制,是因為糧食多了,可以隨便吃。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實行“各取所需”的原則了。我們準備在第二個五年計畫中,在農村蓋幾千個大工廠,每個縣辦2-3個,請農民進廠,消滅城鄉差別。 毛澤東的詩《送瘟神二首》公開發表

10.3 《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稱讚江西省餘江縣消滅血吸蟲的詩:《送瘟神二首》。毛澤東寫道,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千村薜藶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推行土法煉鋼

土法煉鋼
10.7~9 冶金工業部在天津召開介紹天津新興鋼廠土法煉鋼的基本措施和操作經驗,推廣了土法煉鋼法。11月16日,冶金工業部在河南省商城縣召開全國土法煉鋼現場會議,通過現場參觀和實習操作,統一思想認識,推廣土法煉鋼。據此時計算,在1958年最後3個月裡,現代化高爐煉出來的好鐵,只能滿足鋼產量翻番需要的1/40,大部分煉鋼用生鐵,只能靠土法冶煉。因此,冶金部連續召開兩次現場會,介紹土法煉鋼方法,宣傳煉鋼要靠小(小轉爐、小平爐)、土(土法煉鋼)、群(民眾運動),動員大破所謂“保守思想”和“懷疑論”,讓土法煉鋼遍及全國各地。會後,全國掀起土法煉鋼高潮。
 10.13 在毛澤東的建議下,張春橋一篇帶濃厚激進與空想色彩的文章《破除資產階級法權》被《人民日報》轉載。
張春橋提出“資產階級法權”概念,為正在消亡的“供給制”辯護。張認為源於資產階級的等級觀念正在向體現著正確處理勞動人民內部相互關係的共產主義原則進攻,國民
黨的官氣已經侵入了共產黨。

 北京郊區農民高舉“總路線萬歲”、“大躍進萬歲”、“人民公社萬歲”的三面旗幟,行進在共和國10年慶典的民眾遊行隊伍中。 計件製取消吃飯不要錢
10.15 中共中央轉發北京市委《關於取消計件工資的意見》。北京市委認為,計件工資有五大缺點:一、助長了工人中的資本主義思想和個人主義思想。二、工人怕提高計件定額,幹活適可而止,實際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三、增加了新老工人之間、計件工人和計時工人之間的矛盾,影響了工人內部團結。四、為了追求超額勞動,嚴重影響了一部分
計件工人的健康。五、造成了行政管理上的一套繁瑣制度和人力的浪費。而取消計件工資以後,計件工人的工資收入一般降低了10%至24%,但是生產工人的生產熱情都沒有降低,生產效率反而不斷地提高。因此,北京市委力主取消計件工資制。中央批轉北京這個報告後,很多地區和行業先後廢除了計件工資制度。
鄭振鐸出訪遇難
10.17 著名作家鄭振鐸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失事在蘇聯楚瓦什蘇維埃地區遇難。鄭振鐸,1898年生,福建長樂人。筆名西謗、CT、郭新源。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後任商務印書館編輯。五四時期在北京參加學生運動,與瞿秋白合編《新社會》旬刊。1921年與沈雁冰、葉聖陶、王統照等組織文學研究會。1923年主編《小說月報》。1931年後,相繼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暨南大學教授、致力學術研究,並編輯文學刊物,抗日戰爭期間留居上海,堅持進步文化工作。抗戰勝利後積極參加民主運動,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文物局長和副部長、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理事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31日,中國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主任張奚若主持追悼大會。鄭振鐸著有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另有《鄭振鐸文集》等。
鋼鐵高產周天天滿堂紅
人民公社的食堂,吃饅頭不要錢
10.24 新華社訊:各地鋼鐵大軍從15日到21日,開展了一個轟轟烈烈的“高產周”,把鋼鐵生產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全國鋼鐵產量在高產周里比翼雙飛,在一周中,共產鋼43.7萬噸,鐵176萬噸。鋼的平均日產量6.25萬噸,比以前的14天平均增加了85%;生鐵的平均日產量25.1萬噸,增加了303%。其中,21日鋼產量曾達到107424噸,20日,生鐵產量曾達到371763噸,創造了今年以來最光輝的高產新紀錄。
連續的和大面積的高產,是這次鋼鐵高產周的鮮明特點。再一次顯示了全黨全民大搞鋼鐵偉大無比的力量。
各地鋼鐵大軍,在高產周中受到激勵和鼓舞,滿懷信心地表示要鞏固高產衛星的水平,並且再接再厲,由此向更高的水平繼續進發。“懷疑派”和“觀潮派”曾經認定“放衛星不過是一兩天的事,不能持久”等等,在這次英雄鋼鐵大軍創造連續的、大面積的高產紀錄面前,他們徹底地輸了。
范縣的過渡計畫

10.28 范縣縣委書記在全縣共產主義積極分子大會上作報告談向共產主義過渡的規劃,其中談到共產主義的生活前景說:“人人進入新樂園,吃喝穿用不要錢;雞鴨魚肉味道鮮,頓頓可吃四個盤;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樣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說天堂好,天堂不如新樂園。”實現這一共產主義前景的時間規劃為三年。

土爐遍山野,鋼鐵沖雲霄,全國各地都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