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計量史圖鑑》

《中國古代計量史圖鑑》主要講述了:計量科學源於遠古,擴展於現代。中華文明5000年以來,計量技術一直與社會生產、商品交換互相促進,並成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

基本信息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5年8月1日)

精裝:19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10932844

條形碼:9787810932844

產品尺寸及重量:29x21.6x2cm;1.2Kg

ASIN:B002JIM52M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計量史圖鑑》主要講述了:計量科學源於遠古,擴展於現代。中華文明5000年以來,計量技術一直與社會生產、商品交換互相促進,並成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古代計量技術的最大特點,是受到儒家禮樂制度的深刻影響。古代經典著作《尚書》云:“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禮記》云:“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2000多年來,度量衡的發展與樂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以樂律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單制,經過《漢書》整理成文,代代相襲,至清朝仍被康熙、乾隆所遵從,甚至延續至中華民國時期。同時,由於受古制的束縛,度量衡的改制與創新皆難以被接受,如宋朝學者李照奉詔制樂秤,提出將秦漢以來的16兩1斤制改為10兩1斤制,以1升水之量定1斤之重,然而,這一更加科學的制度,卻未被採納。儘管如此,中國的度量衡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地發展著,最終形成了一個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而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部中英對照的《中國古代計量史圖鑑》,便是從這個歷史寶庫中精選出來的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圖片,並加以扼要論述,它從一個特殊的層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也是與各國計量史同行進行交流的極好書品。

作者簡介

張延明,哈佛大學博士,高等教育領導與行政管理專業(1991);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1988);美國康涅狄克州立大學理學碩士,心理學與督導學(1987);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學終身教授;英華國聯執行總裁。張延明博士在美國和新加坡高等教育系統研究和工作達十八年。在美國的七年間,是哈佛大學國際教育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行政與領導學,哈佛商學院研究員,西點軍校領導行為學研究員(1987-89),美國康捏狄克州校區督導學會終身會員。導師是哈佛教育研究院院長,專門培養大學校長,是美國總統的全美教育顧問。

目錄

一、原始的數量和時間概念二、夏商周時期度量衡器具的出現三、先秦時期曆法的制定、時間的測量1.先秦時期曆法的制定2.先秦時期的時間測量四、春秋戰國——度量衡發展繁榮與混亂的時期1.新的生產關係促進了度量衡的發展2.諸侯割據度量衡從混亂到逐步趨向統一(1)齊國的度量衡(2)楚國的度量衡(3)趙國的度量衡(4)諸侯割據度量衡制度混亂五、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統一度量衡1.商鞅變法與商鞅銅方升2.秦始皇統一度量衡3.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具體措施(1)頒發統一度量衡的法令(2)沿用戰國(秦)時度量衡制度、法規(3)製造和頒發度量衡標準器(4)實行嚴格的檢定製度六.承上啟下的漢代度量衡1.標準的建立(1)用人體定度量衡標準(2)用自然物定度量衡標準(3)用有固定音高的黃鐘律管定度量衡標準2.單位制的制定和標準器的製造(1)審度(2)嘉量(3)權衡七、從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到隋朝的統一1.從劉徽、荀勖考校秦漢時期制度而知魏晉時期的度量衡2.“南人適北,視升為斗”的南北朝度量衡3.隋朝的統一和度量衡的大、小制(1)隋朝統一度量衡(2)度量衡大小制產生的原因以及量天尺的使用八、唐宋時期的度量衡1.唐朝度量衡2.宋朝的度量衡(1)北宋統一度量衡及劉承珪創製戥秤(2)李照樂秤(3)兩宋度量衡量值考九.漢至唐宋時期計量測試技術的發展與進步1.天文計時儀與漏刻2.計時機械的發展3.指南車與記里鼓車(1)指南車(2)記里鼓車4.大氣濕度的測量5.風向、風速的測量十、元明清時期的度量衡1.元朝的度量衡2.明清的度量衡(1)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明代度量衡(2)清代度量衡標準的修訂十一、元明清時期的計量技術1.郭守敬創高表測影2.元、明時期的計時儀器3.物質比重的測量與在度量衡標準上的套用4.明清時期的測量技術十二、近代對度量衡的改革及米制的推行1.海關主權的喪失和海關度量衡的產生2.營造庫平制與米制並用的時期3.市用制確立與米制推行附表:中國歷代度量衡量值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