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莫辛-納甘步槍由俄國陸軍上校莫辛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納甘共同研製。1891年與M1891式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彈一起列裝於俄國軍隊。7.62mm口徑,直動式原理,結構簡單,故障少,戰鬥性能好,經過3次改進,特別是1930年改進的1891/1930式步槍,戰鬥射速達到10-20發/分,殺傷距離2000米。
它一出世就參加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稱為帝國主義戰爭)它成為了俄國軍隊的主要裝備。1917年十月革命中帶長長刺刀的納甘步槍讓人印象深刻,後來它又為國內戰爭和反對外國干涉軍隊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30年納甘步槍進行了最大的一次改進被命名為1891/1930式步槍,38年為騎兵部隊改進了1938式步騎槍。41和43年又進一步改進為41/43式步騎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生產了上千萬支被紅軍戰士親切的稱為“莫甘同志”。隨著1955年AK-47突擊步槍的服役,莫辛-納甘步槍才從蘇聯軍隊中退役。我國在1953年仿製了41/43式步騎槍命名為1953式步槍,一直到80年代有些民兵部隊還在使用。值得一提的是M1908式7.62mm步槍彈直到現在還在大量使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M1908式步槍彈還將服役20年。
“莫辛-納甘”1891/30步槍(Mosin-Nagant Model 1891/30),於1930年正式裝備蘇聯紅軍,是俄羅斯1891式步槍的改進型,由俄羅斯Captain Sergei Ivanovich Mosin設計製造。
二戰期間
“莫辛-納甘”步槍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蘇聯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俄羅斯/蘇聯軍隊的標準步兵裝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莫辛-納甘”步槍已經生產了超過17,000,000的數量。
“莫辛-納甘”1891/30步槍還大量裝備了北韓人民軍,在韓戰中是北韓人民軍抗衡“聯合國”軍的主力步兵裝備。
“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以1931年投產的7.62毫米M1891/30型“莫辛-納判”步槍為基型槍,將拉機柄加長並改成了弧形,以便在槍的左側安裝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將基型槍的6邊形機匣改成了圓形,使延長的瞄具座更加結實。望遠瞄準鏡是德國埃米爾.布赫公司研製的,在蘇聯也有從德國引進的生產線。 “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上的PE型瞄準鏡目鏡焦距80毫米,視場5°,分劃為1~14,每個分劃100米,對應於100~1400米的瞄準距離。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4倍,物鏡直徑30毫米。配用PE型瞄準鏡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重4.6千克,而配用結構較簡單、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PU型瞄準鏡時,全槍重4.27千克。
《兵臨城下》中瓦西里用的就是“莫辛-納甘”1891/30狙擊步槍。 瓦里西後來在一次意外中踩雷受重傷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卻失去了那雙明亮的眼睛。那時的戰況是擊斃400多人了。
二戰末期,蘇軍進攻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時,日軍有不少機槍手和步兵死在蘇軍狙擊手的槍口下。越戰時,有不少侵越美軍被手持1944/30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的越軍狙擊手擊斃。我軍在1979--1989年的兩次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就與手持莫辛.納甘1944/ 30型狙擊步槍的越軍狙擊手交戰,並從被擊斃的越軍狙擊手身上繳獲了默辛.納甘1944/30型和SVD型狙擊步槍。莫辛.納甘型狙擊步槍的設計缺陷在於:重量大。瞄準鏡的倍數小:只有3.5倍,只適合進行600米內的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