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提起蘇聯的槍械,首先想起的是AK系列,由於其性能優良可靠,因此很受士兵的歡迎。在越南戰爭中,美軍寧願扔掉手中的M-16也要使用越軍的AK-47;在海灣戰爭中,歷史再一次重演:美軍仍然扔掉手中的M-16而拿起伊拉克軍隊的AK……然而在AK之前,同樣有一支性能出色,動作可靠的槍械-波波沙(PPSh)衝鋒鎗。在衛國戰爭中,入侵的德軍寧願使用繳獲的PPSH41也不使用德軍的標準裝備MP38/40衝鋒鎗。<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script>
詳細信息
戰爭初期,德軍的攻勢勢如破竹,蘇聯大部分的兵工廠被摧毀,而前線卻迫切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需求量最大的步槍和衝鋒鎗。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生產“最簡單的結構、最經濟的設計、最優良的火力”的衝鋒鎗才是上上之舉。1941年,PPSh衝鋒鎗誕生了,命名為PPSh41,在整個二戰期間,PPSh41不停地被製造,直到戰爭結束時,約有500,0000萬支PPSh41裝備蘇聯紅軍。
PPSh41大部分零部件都採用鋼板衝壓、焊接、鉚接製成,與早期的PPD系列衝鋒鎗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工藝好、易於大量製造,火力猛烈。
PPSh41的操作直接由氣體推動來完成,利用子彈發射時的燃氣來完成擊發、退膛拋殼、上彈復進、擊發……周而復始,直到把彈匣中的子彈都發射完為止。PPSH的操作極其簡單,即使是新兵也能很快的掌握。PPSh41發射7.62×25mm托卡列夫手槍彈或者7.63mm毛瑟手槍彈,在150~200米的距離上準確度極高,高達900rds/min的射速使得在射程內的目標完全沒有生還逃脫的機會。這點在短兵相接的近戰中顯得尤為重要,配備71發的彈鼓使得PPSh具有極其優良的持續火力,在實際的戰鬥中,PPSh41可以在5秒內把彈鼓中的71發彈發射出去。德軍制式的MP38/40衝鋒鎗同其相比,儘管其準確性較高,但過於精密的結構使得MP38/40完全不適應俄國嚴寒的氣候,槍栓經常被凍住打不響,不少德軍士兵因此而喪命。因此,前線的德軍士兵都千方百計地找尋PPSh41及其彈藥,而且PPSh的71發彈藥量比MP38/40的32發大了整整2倍還多!彈藥量的增多意味著在激烈的戰鬥當中可以減少換彈的次數,生存下來的機會當然大大增加。由於PPSh41擁有如此優良的性能,德國方面也把繳獲的的PPSh改裝成發射德軍制式的9×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但是彈藥量僅為32發(MP38/40彈匣)的MP41(r)。
二戰結束後,PPSh41的生命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它和PPSh43一起成為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標準裝備。在抗美援朝戰爭當中,志願軍就是憑藉著PPsh把裝備優良的美軍擊敗!
在二戰當中,蘇聯的PPSh41以其結構簡單、動作可靠、性能優良、火力猛烈而且造價低廉而飲譽武器界。在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當中,我認為只有英國的“司登”才能與其相比。“司登”的設計意念同蘇聯的PPSh有異曲同工之妙:最簡單的結構、最可靠的動作、最猛烈的火力,當然還有極其低廉的造價可以大量的生產!只是由於“司登”的產量不可以同PPSh相提並論,所以名氣並不如PPSh。德軍的MP38/40、美軍的湯姆生更不能與之相比。
PPSh41性能參數:
口徑:7.62mm
彈藥:7.62×25托卡列夫手槍彈
彈容藥量:71rds'彈鼓/35rds'彈匣
理論射速:900rds/min
表尺射程:50~500m
有效射程:100~200m
射擊方式:單/連
工作原理:自由槍機原理,開膛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