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遂大夫”鉨

鉨銅鑄,鼻鈕。 “武遂”,戰國時期韓國的地名,曾一度屬秦國。 此鉨為戰國時期韓國武遂邑的大夫官鉨。

【名稱】 “武遂大夫”鉨
【類別】 鉨
【年代】 戰國·韓
【文物現狀】 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武遂大夫”鉨,戰國·韓,印面1.3×1.3cm,通高1.2cm。
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型,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種省文,常為相通兩字的連寫。
“武遂”,戰國時期韓國的地名,曾一度屬秦國。《史記·秦本紀》載秦武王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又《史記·韓世家》中記襄王“六年,秦復與我武遂。九年,秦復取我武遂。……十六年,秦與我河外及武遂”。此鉨為戰國時期韓國武遂邑的大夫官鉨。
【補充知識】:戰國璽印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已有關於使用印章的記載。今可確證的先秦古印多屬戰國時期,遺存古璽約有 6000 余方,分官璽、私璽兩大類。官璽僅約 300方,絕大部分是私璽。戰國時期已廣泛使用印章,其質地、形狀、紐式乃至用字多寡、璽文排列形式等均無固定的模式。璽文為戰國古文,用陰陽兩法鐫刻,結構多緊密,筆劃圓轉多姿,印面布局錯落有致,和諧自然,並依據構圖美觀的需要,或減筆,或增筆,或挪動偏旁,甚至合文。由於國別不同,個別璽文的筆畫結構也有一定的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