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槍”防空飛彈

“標槍”防空飛彈

“標槍”反坦克飛彈由美國雷聲公司和洛·馬公司聯合研製,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中程反坦克飛彈,其射程可達2500多米,具有重量輕、精確度高、發射模式多等特點:由於重量輕,屬於攜帶型飛彈,兩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將攜帶著的“標槍”反坦克飛彈系統搭建起來,並鎖定目標,對目標實施打擊;“標槍”加裝有精確度很高的電子導航系統,一旦發射出去,飛彈的紅外圖像尋的系統就會對飛彈進行制導,使其瞄準目標;另外,它還採用多種發射模式,從而可以從不同角度打擊目標--其中包括“頂部打擊”模式,即,“標槍”飛彈可攀升至目標上空100多米,然後,再對目標的頂部實施打擊,從而對目標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基本信息

簡介

標槍反坦克飛彈標槍反坦克飛彈

研製國家:美國

名稱:“標槍”

反坦克飛彈研製單位: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錫恩公司聯合研製

現狀:在役

標槍是美國研製的攜帶型反坦克飛彈,不僅用於肩扛發射,也可以安裝在輪式或兩棲車輛上發射。兼有反直升機能力。1989年6月開始研製,現仍在研製中。採用紅外焦平面陣導引頭,是一種實現全自動導引的新型反坦克飛彈,具有晝夜作戰和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射程1000米。

全武器系統由飛彈和發射裝置組成。系統全重22.5千克,彈徑114毫米,彈長957毫米,彈重11.8千克,串聯戰鬥部以頂攻擊方式攻擊目標,垂直破鋼甲750毫米。圖像紅外尋制導。採用兩級固體推進器。

概述

標槍反坦克飛彈發射瞬間標槍反坦克飛彈發射瞬間

“標槍”式防空飛彈是英國肖特兄弟有限公司研製的一種單兵肩射近程防空飛彈,是在“ 吹管”飛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標槍”研製工作始於1979年,1983 年開始生產,1985 年初裝備英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突擊營。主要用於前沿戰鬥部隊的低空近程防禦,打擊來襲的固定翼飛機和武裝直升機。

“標槍”(Javelin)是美國8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的第四代反坦克飛彈,1996年正式列裝,取代現裝備的“龍”式單兵反坦克飛彈,能有效打擊最新式的坦克目標。

研製背景

雖然美國是軍事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從60年代以來,其軍隊就沒有幾型滿意的步兵反坦克飛彈。美軍最早引進的是法國研製的SS-11反坦克飛彈,不過這種飛彈使用相當麻煩,不適合步兵攜帶和作戰,一般都是安裝在直升機或吉普車上。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UH-1直升機攜帶這種飛彈,後來因為飛彈射程太短,使直升機不得不迫近越軍火力點才能發射,所以很快就放棄。而那些安裝在吉普車上的飛彈也因為在發射時的彈尾高溫氣流,要求射手遠離發射架,導致射手經常不能迅速確定飛彈和目標位置。這就是所謂的彈尾風問題。在1967年的作戰中,美軍出現多起因射手不能及時捕捉髮射出去的飛彈,而致使飛彈無控飛行撞地的情況。

鑒於反坦克飛彈在越南戰場上的使用情況令美軍非常不滿意,於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自行研製。當時提出了兩種飛彈,其中單兵攜帶的輕型反坦克飛彈為“龍”M-47,而重型車載反坦克飛彈為“陶”M-220。發射時的彈尾風是影響飛彈使用和射手控制飛彈的重要因素,因此美軍在這兩型飛彈設計時,都採用管式發射來消除彈尾風的影響。在發射管底部安裝有起飛燃氣發生裝藥,發射時由起飛裝藥將彈體推出發射筒,在飛離射手一定安全距離後,飛彈發動機點火飛行。這種發射方式的好處是射手無須花時間去捕捉飛彈位置,因此射擊死角很小。這兩種飛彈都採用半自動瞄準線有線指令制導,分別於1970年和1974年裝備美軍部隊服役。

“龍”式飛彈作為美軍第一種單兵反坦克飛彈,在服役之初就被廣泛套用於越南前線。美軍步兵在越南戰場並沒有多少裝甲目標可以對付,多數越軍的坦克被直升機的“陶”式飛彈擊毀,或者毀於空襲,而步兵的“龍”式飛彈多用於對付越軍土木工事和火力點。打擊固定目標時,美軍步兵使用“龍”式飛彈得心應手,而攻擊運動車輛時,卻倍感不便。美軍士兵對“龍”式飛彈在作戰中屢屢出問題極不耐煩,經常將其丟棄在掩體中。

原因是“龍”式飛彈採用在彈體上對稱布置多個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即是飛彈飛行動力,又是控制裝置。飛行中小發動機成對點燃,按照飛彈制導指令,點燃時間發生少許差異來調整飛彈彈道。這種制導方式雖然成本低,且控制簡單,但是由於固體發動機工作時間不受控,因此精度難以保證。在對越軍車輛和船隻等運動目標射擊時,飛彈經常出現大幅度的擺動。可悲的是美軍對“龍”式不滿,還不得不繼續使用長達25年之久。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美國陸軍主要反坦克飛彈是依靠重型車載的“陶”,單兵的“龍”在士兵眼裡不過是被當成掩體爆破器材遠程狙擊步槍而已。

研製歷程

1989年,對步兵便攜反坦克飛彈現狀忍無可忍的美國陸軍提出研製新型步兵反坦克飛彈項目要求,一時間美國各大公司紛紛競標。最後“標槍”飛彈成了各大公司產品集成出來的雜燴,不過這種辦法使研製和開發周期極大縮短,而且可靠性很高。1992年8月“標槍”飛彈進行首次試驗取得成功,1994年量產,1996年開始部署於喬治亞洲的本寧堡陸軍基地

“標槍”在反坦克飛彈發展史上是一個里程杯,是一種“發射後不管”的反坦克飛彈。美國軍方認為,與駕束制導系統光纖制導系統相比,“發射後不管”主要優點之一是它大大提高了近距離作戰中參戰人員的生存能力。在飛彈的整個飛行期間並不要求操作手一直守在發射位置上,這樣就避免了對方反步兵火力的殺傷。這些主要用於對付反坦克飛彈射手的火力,通常在飛彈發射後的7秒鐘左右突然降臨。以色列人曾經根據實戰經驗,制定了全套非常有效的殺傷反坦克飛彈射手的戰術。在歷次戰爭中,以色列裝甲分隊採取行進間分配觀察視角和火力射界,來及時壓制反坦克飛彈小組的戰術非常成功。

基本特點

標槍反坦克飛彈標槍反坦克飛彈

性能特點

“標槍”飛彈系統主要由發射包裝筒、飛彈和瞄準控制單元組成,其之所以能作到“發射後不管”,主要歸功於飛彈頭錐玻璃罩內的焦平面熱成像尋的器和圖像識別處理。這是個64×64單元的汞鎘碲陣列元件,對波段為8-12微米的紅外輻射非常敏感,而且這一波段較之3~5微米波段的抗干擾能力強。射擊前,射手將發射筒前蓋取下,瞄準控制單元對準目標,當搜尋到目標時按下鎖定快門,這時的目標圖像就是飛彈攻擊尋的藍本。飛彈射出後,無論是運動還是靜止中的目標圖像特徵,在成像尋的器上都是連續變化的,處理單元就是依靠這些特徵信號連續變化中的相關性,來自動識別和跟蹤目標。“標槍”飛彈的導引頭得益於美軍多年以來發展末敏彈藥的技術儲備,在反坦克飛彈射程內對目標的尋的遠比遠程火箭炮或榴彈炮彈藥來得容易,因此“標槍”的尋的制導非常可靠。

“標槍”系統有兩種交戰模式,攻頂模式主要用於反主戰坦克和裝甲車,正面攻擊模式主要用於打擊工事及非裝甲目標。在進行攻頂作戰時這種飛彈以18度的高低角發射,慣性助推裝置完成助推的時間僅需幾秒鐘。射擊時由瞄準控制單元測量目標距離,自動控制飛彈彈道高度,以保證準確將目標套進導引頭視角。由於標槍飛彈採用管式發射和自動尋的,射出後馬上就能自動導向目標。不過剛出管飛彈初速較低,舵效不明顯,因此在最初100米內飛行動作比較遲鈍,也不能做出大角度轉向,因此將最初100米範圍確定為最小射擊距離,在此距離內,飛彈不能保證有效命中,僅僅相當於一發火箭彈。“標槍”飛彈的的最大射程在2500米以上。飛彈的瞄準控制單元有4倍、9倍白光瞄準和4倍紅外夜間瞄準通道。

“標槍”飛彈的戰鬥部充分考慮了對付目前主戰坦克裝甲。其戰鬥部為前驅波(預裝藥)彈頭,預裝藥主要用於破壞反應裝甲,而在其鼻錐形鉬質套筒襯墊內裝著的LX-14主裝藥用來摧毀主裝甲的。目前很多國家的主戰坦克沒有頂部附加裝甲,俄羅斯的主戰坦克炮塔頂部有反應裝甲,“標槍”的出現將引起各國對主戰坦克頂部裝甲的重視。“標槍”飛彈的戰鬥部亦可以用來打擊各種掩體、低速飛行的直升機等。由於“標槍”飛彈自動尋的,飛行速度比有線制導的反坦克飛彈快,能夠滿足攻擊以每小時50-60公里的速度緩慢飛行的直升機。

世界上第一種“發射後不管”的中程反坦克飛彈

美國“標槍”被視為世界上第一種“發射後不管”的中程反坦克飛彈。“標槍”單兵攜帶型反坦克飛彈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和馬丁公司合作研製的。“標槍”整個系統全重22-3公斤,其中發射控制裝置重6.42公斤,發射筒重4.08公斤。飛彈長1.08米,彈徑127毫米,彈重11.8公斤。

技術特點

(1)世界上第一種採用焦平面陣列技術的攜帶型反坦克飛彈,成為標示輕型反裝甲武器發展方向的標桿。制導紅外感測系統由紅外感測器和多模跟蹤器組成,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和目標探測距離遠等特點。它能在濃密的煙霧和黑暗環境中發現目標,並顯示出清晰的圖像讓射手識別目標;其多模跟蹤器配有微處理機,因而能自動按搜尋程式捕捉目標,按預編程式邏輯跟蹤乃至命中目標。(2)採用可選擇攻擊模式。“標槍”採用了兩級串、聯式戰鬥部,可方便選擇頂部攻擊和正面攻擊兩種形式。(3)採用非常隱蔽的“軟發射”技術。動力系統由串聯在一起的起飛發動機和續航發動機組成。發射飛彈時,用100毫秒時間點燃起飛發動機,使飛彈低速飛出發射筒。

“標槍”初始推動的推力低,使用的又是低煙推進劑,形成了軟發射,大大減少了發射時的後坐力、後噴焰和揚塵,因此其增強了隱蔽性;待飛彈飛出3米多安全距離後,便點燃功率大些的續航發動機,推動飛彈飛向目標,最大射程兩公里。由於這種特點使“標槍”可從狹小的建築物內或掩蔽陣地上發射,因而很適合在城區作戰中使用。

性能數據

“標槍”系統是陸軍攜行式武器,重量輕、彈體小,整套系統包括制導系統及射控主件約重22.7公斤,包含被動目標識別,射控組件及整合式晝(4倍)夜間(4-9倍)放大瞄準器。彈體重11.8公斤,長108厘米,彈體直徑12.6厘米。發射管重4.1公斤,長119.8厘米,直徑142.1厘米,射程約2500米。具備雙彈頭設計,可以同時引爆目標的表層防護,另一彈頭則穿透裝甲,深入破壞。每套系統都具有兩種性能,一用以攻擊裝甲車車頂,一用以攻擊直升機和碉堡等。射手可採用站、跪、臥及坐姿發射。

系統改進

1995年“標槍”系統裝備美軍後,軍方根據使用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改進計畫。改進主要包括將飛彈的重量降至15.9千克,以及生產6.6千克重的可以多次使用的指令式發射控制裝置。此外,對飛彈的主飛行發動機也做了改動,使用新型助推裝藥和飛行推進裝藥,使射程增大至4000米。

最近軍方提出用128×128焦平面紅外成像探測器陣列替代64×64陣列,以增大導引頭探測距離、強化抗干擾能力、引入跟蹤自動決策和彈道自動選擇功能,以增加武器系統攻擊隱蔽物後的目標和裝有主動防護系統的目標的能力等等。對於瞄準控制指令裝置的改進計畫包括增加自動目標提示,也就是增加一個信息數據終端,在其顯示屏上自動顯示標記射手視野內有可能出現目標的區域,對於光學通道的改進主要是加強圖像增強與放大、自動聚焦、自動變焦、數字圖像自理及自動穩定等功能。

進行這樣的改進之後,射手就可以得到更大的範圍內的目標活動情況和預警,對於選擇作戰目標非常有利。美軍在第三階段的“標槍”改進計畫中,可能將集中改進瞄準控制指令置的現場維護性能、提高裝置自動化程度和可靠性,如就地處理和現場集成、自動電子調焦和自動穩定、聚焦、對比度和光亮度調節等等。“標槍”LRIP的可靠性論證工作迄今為止已經完成,據統計該系統的平均首發命中機率在94%以上。在1998年的試驗中總共70枚飛彈全部命中了靶車的炮塔。

裝備和出口

美軍在1995年接收了第一批“標槍”飛彈系統,最早裝備於第82空降師,1997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和裝備。目前,“標槍”反坦克飛彈正在批量生產,已裝備美國陸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澳大利亞武裝部隊,並且在近期的作戰行動中得到了廣泛使用。在伊拉克境內,美國及其盟國已經使用了1000多枚該飛彈。

2005年5月,美國陸軍與雷聲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組建的“標槍”飛彈聯合企業又簽訂了一項價值9500萬美元的契約,增購120套指令發射裝置和1038枚飛彈。該彈除裝備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外,還有10個國家選擇了“標槍”飛彈。另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正在對其性能進行評估,以便利用它裝備地面與海上平台,對部隊的坦克、裝甲車、以及其它武器平台進行更加有效的保護。

實戰表現

標槍反坦克飛彈標槍反坦克飛彈

作戰運用

作戰中,“標槍”有3 種不同的發射方式。第一種是採用三聯裝的三腳支架發射;第二種是裝甲車載四聯裝發射架;第三種是直升機載空對空發射架發射。第4 種新的多聯裝發射架裝置在研,即帶有三腳支架和射手座位的三聯裝攜帶型發射架;帶有三腳支架的三聯裝攜帶型發射架;“流浪者”輪式汽車裝載式發射架;裝甲車裝載式發射架等。英軍計畫今後在師一級組成獨立的防空炮兵分隊,裝備一種新研製的高射炮與“標槍”飛彈組成彈炮結合的武器系統。

海灣戰爭中,英軍第 1 裝甲師除裝備攜帶型飛彈外,還裝備了 36 部三聯、四聯發射架,為師的行動進行防空掩護。

實戰效果

據,4名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標槍”反坦克飛彈系統的美軍突擊隊員和1名在本寧堡的訓練中使用過這種武器的士兵介紹,他們一致認為“標槍”反坦克飛彈實戰效果突出。 其中,美軍第75突擊團3營A旌的4名突擊隊員向“標槍”飛彈製造商的代表和官員們介紹了該系統在實戰中的性能。這銘士兵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了這種武器,使他們對這種武器的能力有了較深的了解。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認為該飛彈系統是伊拉克戰爭中他們擁有的最重要的裝備之一。

穆馬下士和他的戰鬥小組在攻占伊拉克西部的一個山頭時,發現山頂的一個U型掩體內有2輛伊軍坦克,距離約有1800米。穆馬從車上取下了“標槍”飛彈,對這些坦克發射了2枚飛彈。2枚飛彈都直接命中目標,並在瞬間將其摧毀。

每名突擊隊員在飛彈發射後都看到了相似的結果。在“標槍”發射出去後,他們對是否能摧毀目標毫不懷疑,因為爆炸效果很大,在1000米外都能看見。

他們還對該武器系統的射程和殺傷力印象深刻,並發現了指揮發射單元(cLu)的其它用途。CLU是“標槍”武器系統的“大腦”和“眼睛”,突擊隊員們還將其用於巡邏和監視任務。

穆馬說,在執行監視任務時,CLU比突擊隊員們攜帶的熱成像裝備更好。當士兵們通過熱成像雙筒望遠鏡發現一個目標但看不清到底是什麼時,他們會使用CLU。士兵們說CLU是他們擁有的最好的監視設備,尤其是在黑夜和沙塵暴中,因為它相對熱成像雙筒望遠鏡而言可以更清楚地看清目標的細節。CLU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至於士兵們甚至在沒有為該系統配備彈藥的情況下也攜帶著它。

“標槍”武器系統非常精確,一旦鎖定一個目標,可以確保摧毀它。此外,該系統的可靠性也非常高。“標槍”飛彈系統已經改變了美陸軍對坦克和其它裝甲目標的看法,該系統已經證明自己是非常有價值的,並使其成為陸軍“理想部隊”指定裝備的少數幾種武器系統之一。

優點

“標槍”發射後的飛行高度很高,最後是從坦克上方進行攻擊。“頂部攻擊”使得飛彈規避了坦克所採取的普通對抗手段,如產生煙霧以混淆飛彈及士兵的視線。更重要的是,“標槍”所攻擊的是坦克裝甲最為薄弱的敵方。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陸軍、海軍陸戰隊以及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都裝備了“標槍”,其有效射程為2500米。但是,“標槍”也可以攻擊65米遠的目標,這就使得它比較適於在狹小地區作戰,如巷戰。

"標槍"的另一個優點是它採用了"軟發射"技術,不會產生那些極易暴露方位的黑煙或碎片。

社會意義

“標槍”飛彈因其無與倫比的能力而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除英國外,目前裝備有該飛彈的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另外有多個國家也已經簽署了採購契約。另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正在對其性能進行評估,以便利用它裝備地面與海上平台,對部隊的坦克、裝甲車、以及其它武器平台進行更加有效的保護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