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與心愿”自閉症康復教育聯盟

“星與心愿”自閉症康復教育聯盟 是由青島以琳、上海愛好和深圳紫飛語三家自閉症康復教育機構聯合發起的公益機構。2011年9月2日,阿斯利康(中國)全力支持的 “星與心愿”自閉症康復教育聯盟成立暨康教發展論壇在青島拉開序幕。

聯盟成立

來自全國各地的主要機構負責人與康教專家、以及阿斯利康(中國)的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為期兩天的活動。阿斯利康(中國)與三家康復教育機構聯盟在啟動儀式上籤署了“星與心愿”自閉症康復教育聯盟合作備忘錄。此次論壇還安排了作為首家主辦機構以琳的課程觀摩、圓桌討論、專家報告與機構研討、以及自閉症康教機構組織發展的相關培訓,旨在提高自閉症康復教育行業的整體水平,讓更多的自閉症兒童得到具有實效性的康復訓練和服務。啟動儀式上,阿斯利康中國區總裁馬克·馬龍(Mark Mallon)先生承諾阿斯利康(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對自閉症領域給予長期的關注和幫助,同時對“星與心愿”聯盟也會給予大力的支持。希望通過聯盟這一平台的定期會議、經驗分享和專業培訓,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教師,使更多的機構能夠受益,從而提升整個自閉症康教領域的共同發展,使更多的自閉症孩子能及時接受優質、專業的康復訓練。

成立意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誕生。我國龐大的自閉症患者群體也不容忽視。 對比於巨大的發病人口,我國對自閉症兒童教育及康復的研究及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由於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不足,自閉症康復及教育問題缺乏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扶持,這些原因導致國內眾多自閉症康教機構的發展遇到了許多困難。他們面臨的兩大主要難題是:資金和技術的匱乏,以及機構之間溝通不順暢。苦於資金的匱乏,全國各康復醫療和訓練機構無法引進國外先進的治療設備和技術;相互之間缺少溝通的平台,這導致他們很難真正接觸和深入了解各種國際先進、成熟的教育訓練理念和方法。在自閉症患者發病率明顯上升的今天,康教機構所面臨的難題急需社會的關注與支持。
“星與心愿”聯盟的成立,不但是為自閉症康教機構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學習的橋樑,並希望通過此平台能使社會中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強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和關愛,並極大推動自閉症康復和教育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我們相信,在“星與心愿”聯盟的幫助下,更多星星的孩子會早日走出自閉的世界,享受美好的生活,不再孤單。

成立目的

為了幫助自閉症康教機構衝破困境,更好的幫助自閉症兒童,“星與心愿”自閉症康復教育聯盟應運而生。該聯盟由青島以琳、上海愛好和深圳紫飛語發起,阿斯利康(中國)支持,目的是搭建起一個平等、和諧、自律和共同發展的平台,為中國的自閉症康教機構提供經驗分享、資源共享和接受專業培訓的機會,為整個自閉症行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這是中國首個自閉症康教聯盟,它不僅填補了康教機構之間交流缺失的空白,並對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
青島以琳學校的創始人及校長方靜表示:“目前,以琳的訓練已經達到15%---20%的康復率,居世界領先的水平。但是,目前國內大多數自閉症康教機構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聯盟的成立能夠為我們之間架起一座互幫互助與協作共進的橋樑,在實現自身發展與壯大的同時,共同推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在未來一定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自閉症孩子。”

資金支持

作為“星與心愿”聯盟的支持機構,阿斯利康一直非常關注自閉症群體,並以實際行動兌現“攜手為生命護航”的承諾。從2008年開始,阿斯利康就開展了一系列的自閉症兒童關愛活動,幫助自閉症兒童走出那個“遙遠的星球”,和正常孩子一樣,享受溝通、相處和互動的歡樂。經過多年持續的志願者行動,阿斯利康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關愛自閉症兒童不是一個家庭或一個企業就可以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項目。而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自閉症康復及教育機構的發展,這也是阿斯利康支持“星與心愿”聯盟的初衷。
馬克·馬龍(Mark Mallon)先生還表示:“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我們鼓勵員工成為阿斯利康的志願者,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多年來我們一直十分關注自閉症這一群體,並組織志願者進行一系列自閉症關愛行動。目前,阿斯利康在全國21個地區建立了志願者小組,志願者的隊伍已經增長到近千人。我們深知自閉症帶給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是巨大的。正因為如此,推動康教機構的發展,對整個社會的意義深遠,這也是我們大力推動自閉症兒童關愛項目的感性和理性出發點。阿斯利康對‘星與心愿’聯盟的支持,會是一個長期且任重道遠的過程。我們希望在未來,通過我們大家的一起努力,可以讓國內康教機構的教育水平能與國際接軌,為更多的自閉症孩子提供優質的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